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羧,一次脱羧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1300℃。  相似文献   

2.
黑云母的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羟,一次脱羟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 ̄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 ̄1300℃。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地膨润土的热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地膨润土的热性质进行了考察,讨论了膨润土差热曲线和热失重的形态特征,以及膨润土热性质与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供试膨润土均可观察到三组吸热效应,部分样品可观察到一组放热效应。其中第一组吸热谷因层间所含有阳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单谷或复谷两种不同的形态;根据第三吸热谷与放热峰这两个效应的峰间隔差和形态变化对供试膨润土进行属型划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藏南聂拉木亚来地区早石炭世纳兴组沉积层序及深切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南带聂拉木亚来剖面下石炭统纳兴组中下部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首次识别划分出三个Ⅱ型、三个含深切谷充填的Ⅰ型层序,对各层序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深切谷特征,还讨论了沉积层序的时代格架、区域性和全球性对比,以及全球性冰川海退事件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学园地     
地质舍家对像五分谷 本刊曾经介绍过的“中国百慕大”—一黑竹谷最近又有新说。据4月 22日《参考消息;报导,我国地质学家认为,瘴气弥漫和磁场异常似乎是造成四川省黑竹谷地区人兽失踪与飞机失事的罪魁祸首。 黑竹谷海拔4000米,是进入西藏的一个门户。50年来那里屡屡发生神秘的失踪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发生在1950年。当时100名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士兵逃到黑竹谷后,便古无音信。此后不久,一名美国银行家租乘的一架私人飞机在该区域坠毁,所以似乎是被一种巨大而神奇的磁力所吸引,机上仪器全部失灵。 为了解开黑竹谷之谜,我国科学家们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1962年五名科学家、一名向导和一名猎手从石门关进入黑竹谷考察。据唯一的一名幸存者回忆说,当时他们被浓雾包围,同时听到滚滚雷声,不久大家便失散了。我国地质学家们认为,常年云雾级绕、雷声轰鸣在这种高山地区属正常现象。但是,黑竹谷地形极其复杂,往往会导致人员迷失方向,跌入暗河之中。 一支庞大的探险队对黑竹谷进行考察之后透露了其中一些秘密。他们认为,该地区大量植物腐烂时所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是造成人员失踪的主要原因。 乌云密布,寒冷潮湿导致瘴气弥漫,令人兽窒息而死或跌入悬崖峭壁身亡。 黑竹谷的另一个特  相似文献   

6.
四川的地热水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川的地热水资源丰富,大多数热水出露于构造断裂带和洒谷地区,主要储集在三叠纪地层中的碳酸盐岩里。根据温(热)泉的分布状况、热水的类型和物理化学特征,对地热田进行了预测分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建成的特高拱坝如溪洛渡、锦屏一级等,在初期蓄水过程中均表现出了谷幅收缩的异常现象,然而均没有对开挖卸荷期间谷幅变形情况进行观测研究。通过对白鹤滩水电站开挖期间谷幅变形监测进行分析,为同类型高拱坝变形监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同时为后续蓄水初期谷幅变形监测分析提供相关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与花岗闪长质侵入体有关的金矿床勘查的经验地质模型。该模型是 Fairmile金矿公司在美国内华达州北部布法罗山谷(Buffalo Valley)地区进行金矿勘查过程中提出的 ,其建立模型的基础是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表多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及钻探资料。该模型在布法罗山谷金矿床勘查项目的几个靶区评价中得以成功应用 ,此外 ,也可作为其他地区类似矿床的勘查评价工具之一 ,特别是在覆盖区的靶区评价中尤为有用。  相似文献   

9.
下切谷是陆地上一种常见的侵蚀地貌,古今均十分发育,但是不同盆地、不同时代发育的下切谷,无论是在沉积充填特征还是平面展布形态等多个方面都大相径庭。为此,作者依据曼宁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再结合分析北海盆地维京地堑发育的典型下切谷实例以及前人进行的相关水槽实验结果总结认为:地形坡度、基准面下降速率及幅度与下切谷所侵蚀地层的岩性是影响下切谷发育模式的最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控制了:(1)下切谷的弯度指数及宽深比,(2)下切谷平面上发育密度及其规模,(3)与下切谷伴生的陆棚三角洲、陆棚边缘三角洲沉积厚度及展布范围。海侵过程中下切谷的沉积充填类型及岩性,受平均基准面上升速率及沉积物供应量的共同控制,根据沉积充填类型及岩性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富砂型陆棚三角洲充填及富泥型河口湾充填两类。  相似文献   

10.
下切谷是陆地上一种常见的侵蚀地貌,古今均十分发育,但是不同盆地、不同时代发育的下切谷,无论是在沉积充填特征还是平面展布形态等多个方面都大相径庭。为此,作者依据曼宁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再结合分析北海盆地维京地堑发育的典型下切谷实例以及前人进行的相关水槽实验结果总结认为: 地形坡度、基准面下降速率及幅度与下切谷所侵蚀地层的岩性是影响下切谷发育模式的最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控制了: (1)下切谷的弯度指数及宽深比,(2)下切谷平面上发育密度及其规模,(3)与下切谷伴生的陆棚三角洲、陆棚边缘三角洲沉积厚度及展布范围。海侵过程中下切谷的沉积充填类型及岩性,受平均基准面上升速率及沉积物供应量的共同控制,根据沉积充填类型及岩性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富砂型陆棚三角洲充填及富泥型河口湾充填两类。  相似文献   

11.
华北陆台北缘中晚元古代坳拉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梁运动铸成的华北陆台地壳厚度增大,在地幔热柱上涌作用下陆台拉开,出现地堑盆地,发展演化为坳拉谷,自西至东为:①白云鄂博 化德坳拉谷,②渣尔泰 尚义 隆化坳拉谷,③燕山 汛河坳拉谷,④复州 太子河 浑江坳拉谷。每个坳拉谷内均为稳定-次稳定型的中上元古界。各地拉张幅度不同,岩相建造略有差异,均具有燕山型中上元古界特点,可以对比,显示各坳拉谷同步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2.
对川西雅江—道孚地区三叠系西康群含义及层序重新作了厘定;对杂谷脑组解体,重新定义认识的分歧,如年各组碳酸盐岩块砾混积层在西康群地层柱中的位置,进行了探讨命名地罗空松多组和新都桥组层位关系的新认识,双壳类(Pergamidia)在西康群中的分布及意义等若干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总结与评述。  相似文献   

13.
胡海平  冯金良  刘金花  陈锋 《冰川冻土》2022,44(4):1298-1305
雅鲁藏布江中游堵江事件多发,探索堵江事件之间的关系对理解河流地貌演化有着重要作用。在中游宽谷地区,众多河流堆积阶地中保存着古堰塞湖相沉积物。前人对林芝地区、泽当宽谷和日喀则宽谷的古湖相沉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三个宽谷在晚更新世均发育过古堰塞湖,但三个地区古堰塞湖之间的时空关系仍未可知。在上述基础上,对雅鲁藏布江中游不同河段古堰塞湖的坝体位置、成因、海拔及发育年代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河段分别发育着3个独立的古堰塞湖,成因多为冰川/冰碛物堵江。晚更新世不同河段降水和地貌条件差异,冰川规模变化速率不同,可能导致冰川前进壅塞河道时间不一致;但3个古堰塞湖的消亡时间较为接近,其溃决过程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2)
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区块代家坪地区延安组底部侵蚀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得到侵蚀谷在构造图。三叠系末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长4+5到长1地层遭受了强烈剥蚀,形成起伏较大的侵蚀地貌。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期,盆地接收沉积,填平补齐,延安组延10与下伏长4+5或残留的长3地层不整合接触,延10不完全充填侵蚀谷。下弯的侵蚀谷可能会在长8形成假的下弯的透镜体似河道反射。本文在解释延安组顶底地层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制作出延安组顶底面的构造图,通过延安组地层的厚度对延10底部侵蚀谷进行了追踪,将追踪出的侵蚀谷叠合到长8透镜体平面图上时,发现两者叠合度较差,说明延10侵蚀谷对长8透镜体的形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三维遥感影像解译提出一种定量的泥石流土石量计算方法。在泥石流汇水区内对地形进行0次谷与1次谷划分,按可搬运的物质总量和一次降雨所能搬运的物质总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细化;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与降雨所搬运的土石总量作为影响范围模拟的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泥石流汇水区的横截面面积及区域平面面积等地形参数,判别土石产出量与地形参数关系,实现泥石流影响范围的模拟。分析结果可为潜在泥石流危险区域评价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学杰  晏鄂川  高旭 《中国岩溶》2018,37(3):330-335
鄂西南地区广泛出露碳酸盐岩,形成了丰富的岩溶现象,特别是在鹤峰县及周边地区发育了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坡立谷群以及典型的地下暗河系统,研究其发育特征和结构关系对阐明该地区岩溶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鹤峰县燕子乡92.53 km2范围内的岩溶现象进行调查。调查共发现坡立谷9处,坡立谷的规模差别较大,形态不一,且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但坡立谷的展布方向大致相同,并与区内的构造线方向接近一致。强烈的岩溶化不仅形成了坡立谷,也形成了区内复杂的地下暗河系统,其入口和出口的发育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7.
龙羊峡谷为黄河上游水电富矿河谷段,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龙羊峡谷出口地段,研究龙羊峡谷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变特征对于探讨拉西瓦水电站坝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工程岩体地质过程浅表生改造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述了龙羊峡谷形成史之后,通过分析树木年轮法、植物孢粉法、同位素法等所获取的资料,总结了更新世以来龙羊峡地区气候演变特征。分析认为龙羊峡地区更新世以来气候以旱寒为主,这种气候特征对于拉西瓦水电站坝区花岗岩风化作用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温度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冰劈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雅砻江某水电站坝址左岸江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某水电站左岸坝肩地表无泉水出露,勘探揭露地下水露头也极为有限,多为尚未充水的干燥岩体。通过对江水水化学分析.运用聚类分析和水化学组分对比的方法,发现该电站左岸岸边有地下水隐伏排泄.并导致江水水化学异常,而且岸边排泄地下水按其水化学特征可分为两类。相当于赋存在左岸谷坡大理岩中的岩溶裂隙水和砂板岩中的风化裂隙水,为左岸谷坡水文地质以及地下水系划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谷-丘互相对称(下伏地层的谷与丘分别对应上覆地层的丘与谷)的地震反射很少引起关注,但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类地震反射发现得越来越多,其成因也各不相同。总结了5类谷-丘互相对称的地震反射,其成因类型有蛋白石-A转变成蛋白石-CT、泥岩密度反转、底流侵蚀沉积、在深水环境中以砂岩充填为主的水道(富砂水道)的差异压实、侵入岩岩床。南海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谷-丘互相对应的地震反射与这5类反射的对比表明,北礁凹陷谷-丘互相对称的地震反射属于这5类中的底流侵蚀沉积成因类型,同时揭示了北礁凹陷中中新统谷-丘为晚中新世早期等深流(底流)剥蚀的结果,之后底流减弱以沉积为主,在中中新统谷-丘的上方形成各自对应的丘-谷,上中新统的谷具有明显的迁移削截现象且伴有浊流沉积,这是与其他4类(无迁移无浊流)谷-丘互相对称地震反射特征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墨西哥西南部的Grant县产有斑岩铜矿、脉状铜矿和银矿,为了在325平方公里的研究区内寻找新的找矿目标,以岩石和干旱谷中的水系沉积物为采样介质进行了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样品分为一般样和重矿物富集样两种.在所研究的采样介质中,重矿物的找矿指示意义最佳,它以高强的地球化学异常和较长的异常分散距离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