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华南金矿二元混合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华南六个有代表性金矿的成矿时代、断裂构造、围岩、侵入岩、中基性岩墙、成矿类型、成矿阶段,矿石组成、成矿温度、包裹体成分以及稳定同位素等多方面研究,发现华南大部分金矿具有共同特征;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远落后于围岩时代;是沿地壳级大断裂形成的后生矿床,六个金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可分出高值区(组)和低值区(组),表明成矿物质有深浅两个不同来源;不同金矿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热液水为深源岩浆水与古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2.
关于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代表性金矿床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He-Ar组成表明,胶东金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为0.43-2.36R/Ra。该值可分为两组:一组如蓬家夼金矿和发云夼金矿^3He/^4He比值<1.0R/Ra;另一组如邓格庄和焦家金矿^3He/^4He比值>1.0R/Ra。蓬家夼-发云夼金矿成矿流体的^40Ar/^36Ar比值为393-310,比较接近于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36Ar=295.5),而焦家金矿成矿流体的^40Ar/^36Ar比值为500-1148。He-Ar同位素系统显示了蓬家夼-发云夼金矿成矿流体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邓格庄、焦家金矿成矿流体来源以地幔流体为主。进一步研究表明,胶东金矿成矿流体H-O和He-Ar同位素系统对流体来源的示踪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辽宁四道沟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魏俊浩  刘丛强 《岩石学报》2000,16(4):591-594
辽宁四道的沟金矿定位于鸭绿江断裂西侧。其容矿围岩为辽河群盖县组的变质岩系,成矿流体中富含Na^+、Ca^2+、Cl^离子和还原性所体(CO、N2、CH4、H2)。成矿温度为160~280℃,成矿压力为45~55MPa。Eh,pH,fo2和氢氧同位素值表明,成矿为相对弱还原环境,成矿流体为一种近中性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4.
粤北大沟谷碎裂钠长石岩型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5个矿化阶段(D3^1-D3^5),金矿化主要发生在D3^2和D3^4阶段。对该矿床及其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D3^1-D3^2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是钠质热液与其交代震旦纪地层所产生的分异热液的混合物,震旦纪地层中的Au等成矿元素可能是在钠质蚀变、淋滤过程中进入流体的;(2)D3^3-D3^5阶段的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是富CO2的深源流体,REE和  相似文献   

5.
团结沟金矿氧氢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成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团结沟金矿成矿热液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成矿W/R值较小(0.05~0.15)。通过对东露采区蚀变岩石的系统采样和氧同位素分析,获得氧同位素平面等值线趋势图,指示出矿体与高18O蚀变花岗斑岩有密切关系。利用大气降水二阶段理想演化定性解释了高18O蚀变岩石成因。一个浅钻岩心的氧同位素组成向深部具明显升高趋势,指示金矿主矿体还在深部。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  相似文献   

7.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西南天山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赋存于中-上石炭统浊积岩系地层中,矿化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以含矿的石英细(网)脉和含矿的石英-碳酸盐细(网)脉形式产出。矿体呈假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的矿物组成和矿石类型复杂,矿石中金与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硫化物密切共生,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成矿具多阶段性,据发现的生物化石和铷-锶同位素,控矿地层时代为中-上石炭统,铅和硫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较老的地层和岩石;硅同位素组成显示,硅质由地层和岩石提供;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作用乃通过大气降水补 给的地下水渗入深部,经加热循环并溶滤围岩中的矿质,随后迁移到减压空间和有利岩性层中而成矿,钾-氩法测定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中-晚期,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众多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的特征极具可比性,是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阳山金矿成矿流体的He-Ar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阳山金矿的成因类型及成矿流体来源多年来颇受关注,本文利用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该矿床黄铁矿和石英样品中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3 He/4 He值为0.03~0.08Ra,指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壳源,不含幔源He;40 Ar/36 Ar值为434.1~863.0,稍高于大气饱和水(295.5),流体中除地壳放射成因Ar外,还有大气Ar,表明大气降水曾参与成矿。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阳山金矿成矿流体是以造山作用产生的变质水与经断裂下渗的大气饱和水为主,下渗的大气饱和水与高U、Th含量的花岗岩发生水-岩交换,导致了成矿流体中极低的40 Ar*/4 He(0.0227~0.0539)。  相似文献   

9.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西南天山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赋存于中-上石炭统浊积岩系中.矿化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以含矿的石英细(网)脉和含矿的石英-碳酸盐细(网)脉形式产出.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的矿物组成和矿石类型复杂,矿石中金与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硫化物密切共生,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铅、硅、硫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较老的地层和岩石.氢、氧、碳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作用乃通过大气降水补给的地下水渗入深部,经加热循环并溶滤围岩中的矿质,迁移到减压空间和有利岩性层中而成矿.成矿时代属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石家铺子金矿床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层控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其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成矿温度180~300℃。岩石中元素丰度及其演化资料表明,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层,部分来自岩浆岩。断裂构造严格控制金矿体的产出,并决定了工业矿体的规模及空间定位。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硫源以深源同熔岩浆热液为主,部分来自地层。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少量变质水和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Metallogenicchronologyisthebasefromwhich weunderstandtheevolutionarypatternandorderofa metallogenicprovince(PeiandWu,1993).Research intometallogenicepochsisanindispensableareaof studyonmineraldeposits,regionalgeologyandtec tonics,andalsoaprer…  相似文献   

12.
从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西南相同地质背景下出现的纳哥金矿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出露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巨大石英脉体,脉体中CO2含量很高,成矿温度与区域矿床类似,H、O同位素组成在岩浆水附近,认为该矿床是深部岩浆源成因。通过区域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控矿构造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和对比讨论,认为黔西南金矿床应有统一的成因,为深部岩浆源(少量地层中物质混杂)-深大断裂导矿-表层断裂、背斜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脆-韧性剪切带中,矿床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脆-韧性剪切带控。选择马鞍桥金矿床矿石、地层岩石和二长花岗斑岩的代表性样品,针对性地开展碳-氧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证明:成矿早阶段和主阶段成矿流体以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为主,而晚阶段则主要为大气降水。马鞍桥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为广义的类卡林型金矿床或属介于造山型和卡林型金矿床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4.
辽宁王家崴子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崴子金矿床赋存于辽南古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中。矿床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天空表明,成矿元素和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盖县组地层和岩浆水分别是主要的矿源层和成矿流体;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金的多次富集;成矿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王家崴子金矿床是具有多来源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吉林海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守忠 《地质与勘探》1999,35(1):10-13,25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等方面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双重性,即有来源于地层,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于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铜锡山金矿产于牟乳断裂带的南部,为一含金石英脉型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成矿受NNE向断裂控制,与金矿体同时空产出的煌斑岩对成矿亦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成矿物质为壳源和幔源的混合来源,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矿床属于与燕山晚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氧、氢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认为马家窑金矿属再平衡岩浆热液矿床,金青顶和十里铺金矿属大气降水热液矿床。马家窑金矿石英的δD、δ18O值高,变化小,比较稳定;蚀变岩石的δ18O在磺向上由围岩向矿脉逐渐升高。金青顶和十里铺金矿石英的δD、δ18O值低、变化大;蚀变岩石的δ18O值由地表向深部逐渐降低。开展金矿的氮稳定同泣素研究,在国内尚数首次。马家窑金矿36Ar在温度300℃以下相对含量不到10%,金青顶和十里铺金矿36Ar则达90%以上,表明前者以岩浆成因40Ar为代表,后者则以大气氩36Ar为代表,进而表明马家窑金矿是再平衡岩浆热液成因,金青顶和十里辅金矿是大气降水热液成因。示踪结果与H、O同位素一致,表明氩同位素在示踪成矿热液、矿床成因研究方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耿海清 《黄金地质》1999,5(2):27-31
石板沟金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通过矿物共生分析和石英中氢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认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变质水;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控制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该矿为中高温变质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刘桂香 《地质与资源》2012,21(5):425-431
南龙王庙金矿位于抚顺-清原太古宙绿岩带内.金矿赋存于太古宇鞍山群红透山岩组上部的火山岩-碎屑岩建造中,容矿围岩为磁铁角闪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及浅粒岩.矿体产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沿韧性剪切带分布,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矿体规模一般较小.矿体为浸染-细脉含金黄铁矿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金以自然金形式产出.硫同位素源自深部,铅同位素表明矿质来自绿岩,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是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研究认为南龙王庙金矿为具层控性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大气降水混合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杨柳 《地质与勘探》2012,48(2):217-226
[摘 要] 通过对埃子王家-原疃矿区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测温学及铅、硫同位素等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探讨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①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K+、Na+、Ca2+、Mg2+为主,阴离子以SO24、Cl-、F-为主;气相成分以H2O、CO2、CH4为主;②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120~350℃,4. 26%~8. 66%,为中低温(200℃以下为70%)、低盐度的流体;③206Pb/204Pb 范围为16. 217~18. 034;207Pb/204Pb 范围为15.180~16.889;208Pb/204Pb 范围为36. 586~39. 987。分析认为,本区铅同位素来源应为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