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化学与空间地质学委员会于今年5月22—26日在长沙召开了《全国第三届陨石学、空间化学与地质学学术讨论会》。在会议上宣读了65篇论文,反映了我国陨石学、空间化学与地质学的研究工作领域扩大了,研究程度加深了,研究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对当前国际上共同关注的一些重大课题,在许多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新的理论与见解。 1.我国听收集到的地外物质的研究我国已收集有近百次陨石的样品。每年能获得  相似文献   

2.
1999年9月27—29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化学与空间地质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广西北海召开“全国第六届陨石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20多篇学术报告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陨石学与空间化学领域研究的进展,这些成果渗透着我国从事陨石学与空间化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勤奋工作、刻苦探索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3.
1981年10月17日至10月24日在贵阳召开了陨石学、空间化学和空间地质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36个单位的78名代表。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陨石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纪要第五届陨石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2月19~20日在云南景洪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何泽慧和欧阳自远院士到会并作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国家地...  相似文献   

5.
《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纪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正>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1982年7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重点讨论了“震旦系”的涵义和使用范围。会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武衡同志主持,副主任尹赞勋、程裕淇、卢衍豪,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地层小组全体人员,地层分类小组和办公室部分人员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系地质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正式出席会议的共42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于1981年6月14至17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新矿物及矿物命名讨论会。会议由该委员会主任郭宗山和彭志忠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代表40余人。学会秘书长李正瑞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讨论了矿物命名和译名问题。郭宗山、丁毅、王濮教授分别作“矿物命名和译名”、“矿物中文(名称)名词整理和定名初步意见”及“系统矿物学”等报告,指出矿物命名(译名)绝非是单纯的名  相似文献   

7.
由我会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陨石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0月24—28日在贵阳举行。讨论会采取大会报告的形式,来自全国陨石学、地学、高能物理、天文学、测试与博物馆系统的55名代表济济一堂,宣读了58篇论文。会议筹办单位刊行了《论文(摘要)汇编》。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本会有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陨石学、空间化学和空间地质学术会议于1984年12月17日至23日在广州举行。全国52个单位的130名代丧参加会议。收到和交流论文95篇。本会理事长涂光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何泽慧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9.
据根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八一年一月二十六日理事扩大会议,关于今年四季度召开沉积学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决定,五月十一日在成都地质学院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除筹备单位外,省地质学会、石油学会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据根专业性质与活动内容基本相同这一特点,筹备会议提出了沉积学(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0.
1977年日本地震学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日本代表团团长、东北大学理学部教授铃木次郎及本文作者之一、东北大学理学部教授胁田宏提议在陨石研究方面进行新的合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上述二位作者,对日方提出的新建议表示欢迎,并赠送了两块中国陨石——南丹铁陨石和安龙球粒陨石给日本的陨石研究小组。本文是中日两国在宇宙化学领域进行合作的第一篇论文。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和合肥工业大学发起,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5—19日在合肥顺利召开。会议包括1天的会前野外地质考察、2天的室内学术交流和2天的会后考察。会议共收到了与会代表提交的109篇论文摘要。来自全国40个单位的135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科学》、《中国地质》、《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月球·行星·科学与探测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5日在贵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调局,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月球·行星·科学与探测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5日在贵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调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桂  相似文献   

14.
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和工作会议于1984年9月3日至8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9人,其中有两个学会的10名委员。会上由郭宗山主任委员代表委员会做了工作总结。三年来,委员会评审了我国发现的35个新矿物、向 IMA 提交25个,其中被批准的23个,参加了 IMA 新矿物的评审与表决投票工作,对内作了大量的矿物咨询工作;对《矿物种译名》一书进行了修改辅充,制定了《矿物  相似文献   

15.
后记     
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2000年11月15日—19日在北京昌平富豪宾馆召开了“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和石油大学联合发起,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持,石油大学具体筹办召开的。近80名来自全国各地学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辛亥革命和“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领导下,我国构造地质学开创之初,就坚持从  相似文献   

16.
华南变质基底构造与岩石圈──代序孙大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510640)《华南变质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1月5一8日在黄山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质学会共同发...  相似文献   

17.
《安徽地质》2008,18(2):113-113
2008年4月25日-26日,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省级地质学会和分支机构秘书长会议在贵阳召开。省级、地质学会秘书长和专职工作人员,专业委员会、研究分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80余人参加了会议。贵州省科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了讲话。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杨文志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现代学会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的专场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8.
接《上海地质》一九八○年第二期<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活动。三、会议消息 1.中国地质学会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由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参加的,中国地质学会工作会议于1980年11月17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地质学会干部出席了会议。这次工作会议的目的是传达、学习中国科协九月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本学会工作经验和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81,27(2):192-192
中国地质学会于1980年11月18—23日在上海召开曲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参加的工作会议。这是地质学会自1978年恢复活动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1980年9月在青岛召开的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的有关文件;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王泽九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学会恢复活动以来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年会于2009年4月21~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由我会与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索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同时举办第12届学术年会及我会建会30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