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铼-锇(Re-Os)同位素体系以其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为确定岩石的形成时间、演化过程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重要参数。随着测试技术和超净化实验室的发展,Re-Os同位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测试对象种类也随之扩展。然而,不同测试对象的Re-Os同位素赋存形式、活动特征及其体系封闭性有所差异。文章总结了以辉钼矿、普通硫化物、地幔橄榄岩包体、富有机质沉积岩以及灰岩作为Re-Os同位素体系定年对象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地评述,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推动Re-Os同位素体系在地质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熊永良  翟裕生 《地球科学》1994,19(4):519-528
本文对铼-饿同位素体系的基础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铂-饿同位素体系及其与铼-饿同位素体系进行联合应用的设想。在铼-饿和铂-饿的联合体系中,地幔作用过程及地壳-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由^187Os/^188Os及^186Os/^188Os比值及其相应的γ^TUMR(^187Os)和γ^TUMR(^186Os)参数来进行描述,这一对比值和参数对地幔作用过程及壳-地幔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将会比目前所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铼—锇同位素体系的基础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铂—锇同位素体系及其与铼—锇同位素体系进行联合应用的设想,在铼—锇和铂—锇的联合体系中,地幔作用过程及地壳—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由~(187)Os/~(188)Os/~(186)Os/~(188)Os比值及其相应的γ_(UMR)~T(~(187)Os)和γ_(UMR)~T(~(186)Os)参数来进行描述。这一对比值和参数对地幔作用过程及地壳—地幔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将会比目前所采用的单一~(187)Os/~(188)Os比值所作的描述更为深刻和准确。同时,在这两种同位素的联合体系中,由于铂及锇都聚集于地幔中,不易受地壳物质的污染,因而即使在铼—锇同位素体系受到地壳物质污染的情况下,我们仍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合谐年龄值,通过与联合体系的合谐年龄曲线相交,而得到合谐年龄值。  相似文献   

4.
铼是地壳中极少见的稀有元素.它在自然界中的赋存状态至今尚未完全查清.本文就铼矿物和含铼矿物研究的新进展报道如下. 铼具高电负性.晶体属六方晶系,单位晶胞棱长a_0为2.760 A,c_0为4.458 A,以4价阳离子最稳定(可成Re~+到Re~(7+)价态). 铼的地球化学特征人们还知之甚少,仅了解基性岩浆岩含铼比酸性岩浆岩高,伟晶岩比其母岩岩浆含铼多,伟晶岩脉中的铌铁矿、硅铍钇矿、钽铁矿也含有一定的铼,但以岩浆期后热液阶段最富集.一般认为铼主要富集在铜钼矿床和铜矿床中.  相似文献   

5.
铼-锇同位素体系对揭示矿质来源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几年以来,由于铼-锇同位素体系逐渐应用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中,对这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许多过去被认为是由幔源物质形成的岩浆型矿床(例如Bushveld、Sudbury等),其实地壳物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由于铼-锇同位素体系揭示了源于地壳之放射性成因锇的存在,新的成矿观点也就应运而生。例如,一些学者用热液成矿作用来解释Bushveld矿床中地壳成因的锇同位素特征;陨石撞击成因被再次用来解释Sudbury的成因,因为陨石撞击能有效提供形成Sudbury复式岩体所必须的地壳物质(地壳物质所占比例大于60%)。  相似文献   

6.
川北硅质岩型铼多金属矿是国内首次发现的铼矿床新类型,矿石中具有Re、Se、V、Mo等多种有价元素富集,综合利用价值较好.本次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种手段开展矿石工艺矿物学及铼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 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包括石英、伊利石、黄铁矿等,并含有大量碳质,Re、Se富集与S紧密相关,V富集与Si、A1紧密相关.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测点含硒平均值0.021%、铼含量平均值为0.024%,表明铼、硒主要以类质同象形态赋存于黄铁矿中.钒主要赋存于含钒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  相似文献   

7.
从铼的地球化学性质看我国铼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铼是生产涡轮发动机耐高温超级合金的核心元素,被誉为改变航空业的金属。斑岩铜矿伴生的辉钼矿和还原性沉积岩中的硫化物是铼的主要赋存矿物。从目前铼的产量来看,全球近一半的铼产出于智利的斑岩铜钼矿床。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智利的铼探明储量在1300吨。其他国家依次是美国、俄罗斯、秘鲁等国,均在300吨左右。从现有的数据估算我国目前的铼储量约为250吨,以辉钼矿伴生为主。从地球化学的角度来看,铼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之一;作为中度不相容的亲铜、亲铁元素,铼倾向于在岩浆中富集;铼对硫逸度、氧逸度敏感,在表生过程中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过程富集于黑色页岩等还原性沉积物中。封闭、半封闭的海湾是其常见的富集位置。在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大幅度上升,是表生过程中铼迁移、富集的最佳时期。我国华南广泛分布形成于近海环境的埃迪卡拉纪-寒武纪黑色页岩,仅鄂西分布范围就有数千平方千米,厚度可以达到200m,其中铼的含量达到0. 1×10~(-6)~0. 6×10~(-6),远景资源量在万吨以上,是寻找铼矿的最佳选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铼-锇同位素体系介绍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 Os同位素体系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对矿石矿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 )进行测年的同位素方法 ,利用 1 87Os/ 1 88Os比值还可以示踪成岩物质与流体的来源及其随后的演化历史 ,因此在矿床学研究及矿床勘探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 Re Os同位素测年方法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镁铁-超镁铁岩铼-锇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试验建立了镁铁-超镁铁岩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包括Re-Os的化学分离纯化流程,Re同位素比值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和Os同位素比值的负离子热电离质谱测量方法。化学流程包括Carius管溶样,小型蒸馏分离Os,微蒸馏纯化Os,阴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Re。用该流程测定了汉诺坝幔源橄榄岩、辉石岩捕虏体和大别山饶拔寨超镁铁岩样品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11.
铼的光度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乡珍 《地质实验室》1998,14(1):33-35,43
  相似文献   

12.
铼-锇同位素定年法中丙酮萃取铼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0,他引:26  
文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铼-锇定年法中丙酮萃取铼的实验条件,对萃取介质的碱度和萃取剂的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振荡萃取时间以及碱洗进行了选择。优化后的实验条件对铼有较高的回收率,对其他杂质元素也有较高的分离系数,不仅简化了实验流程,而且节约了化学试剂。  相似文献   

13.
金属铼(Re)是支撑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具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Re都赋存在斑岩型矿床的辉钼矿之中,且Re含量在矿床、矿石、矿物颗粒等不同尺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学术界对导致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全球斑岩型Cu(Mo)、Mo(Cu)矿床中Mo品位、辉钼矿的微量元素组成和Re-Os年龄、成矿岩体的化学组成、Sr-Nd同位素等数据的汇总,深入探讨了影响该类矿床辉钼矿中Re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Re含量与矿床中钼的平均品位呈负相关,地幔物质的加入可能是形成高Re辉钼矿的基础。本研究证实,辉钼矿Re含量与其成矿时代不具耦合关系,并且Re的含量与辉钼矿沉淀的位置、以及辉钼矿多型之间亦无明显相关性,而可能与成矿岩体的成分、岩浆分异程度、成矿流体的性质、热液蚀变及表生作用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该同位素体系晚侏罗世以来,尤其是现代地幔岩石的研究成表明,地幔在晚侏罗世以来在187Os/186Os比值方面显示出非均一性,其比值从0.90~1.26,但此类岩石的187Os/186Os比值分别与各个不同研究者所确定的地幔演化线相一致;来自较古老正常地幔或贫化地幔的岩石,在锇同位素方面体现为187Os/186Os初始比值接近或低于Re-Os同位素体系地幔演化线值。在此类岩石中,Re-Os同位素体系与Sm-Nd同位素体系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③无相关关系。据认为,第一种关系是由羽状地幔端元和富集亲石元素而且贫铼之次大陆型岩石圈地幔端元混合而成;第二种关系则是由羽状地幔端元与地壳物质混合而成;第三种关系则是锇同位素成分相同但钕同位素成分明显不同的两端元物质混合而成。在第三方面,有古老俯冲大洋壳物质参与之基性-超基性岩石具有高于地幔演化线的初始187Os/186Os比值。具有此种锇同位素成分特征的岩石包括大洋岛弧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以及榴辉岩。①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该同位素体系晚侏罗世以来,尤其是现代地幔岩石的研究成果表明,地幔在晚侏罗世以来在187Os/187Os比值方面显示出非均一性,其比值从0.90-1.26,但此类岩石的187Os/186Os比值分别与各个不同研究者所确定的地幔演化线相到致;来自较古老正常地幔或贫化地幔的岩石,在锇同位素方面体现为187Os/186Os初始比值接或低于Re-Os同位素体系地幔演化线值。在此类岩石中,Re-Os同位  相似文献   

16.
17.
铼-锇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e和Os是强亲铁元素。Re同位素有:^185Re(37.07%)和^187Re(62.93%)。Os有7个同位素:^184Os(0.018%)、^186Os(1.59%)、^187Os(1.64%)、^188Os(13.20%)、^189Os(16.10%)、^180Os(26.40%)和^192Os(41.0%)。^186Os和^187Os为放射性衰变产物。^186Os由^190Pt通过α衰变而成,^187Os由^187Re通过β衰变而成。  相似文献   

18.
核取证分析中需要实施纳克级(ng)铅的同位素全谱分析,质谱测量中要求铅的电离效率较高(大于10-3)。传统硅胶-磷酸技术多用于微克级(μg)铅分析,电离效率一般为10-4~10-3;尽管后来发展的硅胶-硼酸技术可以得到10-3以上的发射效率,但是由于铅在电离过程中存在离子流反复升高-衰减的过程,导致离子流发射不稳定,质谱测量条件难以掌握。本文改进了传统的硅胶发射剂,建立了一种新型硅胶加载体系——硅胶-高铼酸体系。与硅胶-硼酸技术相比,采用硅胶-高铼酸体系可显著提高铅的发射效率并获得稳定的离子流。对于1 ng铅的同位素质谱全谱测量,204Pb/206Pb、207Pb/206Pb、208Pb/206Pb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0.2%和0.1%,测试精度优于采用其他硅胶技术。通过实验比较了硅胶-高铼酸体系与多种传统硅胶发射剂体系对铅离子流的发射效果,优化了硅胶试剂用量为0.5~3.0 μL,采用“夹心饼干”的涂样顺序,对1~100 ng铅样品的发射效率达到6.0×10-3~4.6×10-2,比传统硅胶-磷酸体系的发射效率(10-4~10-3)高了近10倍,与硅胶-硼酸技术的发射效率相当(10-3~10-2),但铅离子发射更为稳定。本文建立的硅胶-高铼酸体系在测量精度上可满足核取证研究中铅作为地域指示剂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介质酸度对R-519树脂吸附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铼的过程基本符合Boud液膜扩散模型,吸附速率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分配比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反应的表观热效应值△H为-5.884kJ/mol。  相似文献   

20.
木龙沟—黄龙铺地区已探明小型—大型钼—铼—稀土矿床20多处。矿床成因类型有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化爆破角砾岩型和碳酸岩脉型四种。钼潜在资源量298万吨,已探明约76.24万吨;伴生铼潜在资源量644 t,已知约367.37 t;稀土潜在资源量为872万吨,已探明约95.31万吨。有钼就有铼。矽卡岩型和碳酸岩脉型钼矿较斑岩型钼矿富铼。2H1+3R型辉钼矿较2H1辉钼矿富铼。稀土主要产于碳酸岩脉型钼矿中,或为独立脉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