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2,(4):46-49
九十年代,在美国发射的高能天文卫星之中。“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简称CXO,习惯上称为Chandra)无疑是最重要的。它于1999年夏天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除了美国的“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另一个对伽玛射线天文学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空间望远镜是意大利与荷兰联合研制的“‘皮波’X射线天文卫星”(BeppoSAX,图1)。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是伽玛射线天文学由初创逐步步入成熟的时代。本文将集中介绍这一时期的代表卫生-美国的“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ma Ray O bservatory,简称CGRO) “康普顿”卫星一览 “康普顿”卫星属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大望远镜项目(Great Observatories),是其中的第二颗。除了NASA以及美国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以外,欧洲空间局也在这个项目中占有一定份额。  相似文献   

4.
宇宙画廊     
卷云 《天文爱好者》2013,(11):32-37
见过紫色的彗星吗?这是今年8月中旬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布的一幅影像,看起来好像是一颗紫色的彗星划过背景星系,而它实际展示的是一个矮星系与一个巨大的旋涡星系NGC 1232相撞的情景,其中紫色的部分来自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数据,蓝白色的部分则来自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的光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XO)成功之后,欧洲发射了“牛顿卫星”(X-ray Multi—Mirror Mission——Newton,简称XMM—Newton,题图)。这二者常被称为二十世纪末高能天文卫星中的双璧。  相似文献   

6.
新闻速递     
使用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斯皮策空间望远镜以及地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们在星团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上获得了重要的进展。结果表明,之前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肯定存在问题或者不足。  相似文献   

7.
“钱德拉”率先升空 1999年7月23日,美国“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钱德拉”)率先升空。其造价高达15.5亿美元之巨,加上航天飞机发射和在轨运行费用,项目总成本为28亿美元。它是迄今人类建造的最为先进、也最为复杂的空间望远镜之一,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小麦哲伦云中发现慢自转脉冲星 综合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的数据,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小麦哲伦云的超新星遗迹中发现了脉冲星。  相似文献   

9.
随着x射线空间天文学的开展。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几年,人类在高能天文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高新技术应用到了九十年代及其以后的x射线卫星上。这其中的第一颗卫星就是“伦琴卫星”(R?ntgen Satellite,简称ROSAT,图1)。  相似文献   

10.
硬X射线能带(20KeV-1MeV)是我们了解天体物理中高能辐射过程的一个好窗口。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来研究硬X射线天体物理学。本文介绍了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这包括:1)EXITE2,由美国哈佛-史密松林天体物理中心设计和运行的一个光电开关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2)EXIST,一个成像硬X射线全天巡天望远镜,将于2010年由ULDB(EXIST-LINE)或国际空间站(EXIST-ISS)承载;3)HERO,由NASA/MSFC建造的一个新的硬X射线光学仪器。  相似文献   

11.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0,(7):16-20
仙女星系中暗弱多变的黑洞 10年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仙女星系进行了总共约100万秒的观测,为天文学家了解其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特有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是X射线天文学空前发展的时代,自美国的“乌呼鲁”卫星成功之后。世界上的各航天大国分别发射了自己的X射线卫星,累积有十几个之多。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速递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3,(11):18-21
后发星系团成长的线索 使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的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后发星系团中发现了巨大的高温气体臂。这些结构的跨度至少有50万光年,为后发星系团是如何从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并合生长成为宇宙中由引力所维系的最大结构之一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4.
如今,天文学已经进入全波段时代。地面和空间的天文望远镜等观测设备从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射线,一直到伽玛射线,在整个电磁波段上全面地审视着天空。各种望远镜和观测设备积累的观测数据已经达到数百TB(1TB等于1000GB),很快便会超过PB(1PB等于1000TB)。如何访问和使用这些海量的信息成为了全世界天文学家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新的X射线空间望远镜是2012年6月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NuclearSpectroscopicTelescopeArray,简称NuSTAR,图1),它的参与方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加州理工大学,意大利空间局(ItalianSpaceAgency),丹麦科技大学(DanlshTechnicalUniversity)等单位。  相似文献   

16.
硬X射线能带 (2 0KeV~ 1MeV)是我们了解天体物理中高能辐射过程的一个好窗口。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来研究硬X射线天体物理学。本文介绍了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 ,这包括 :1 )EXITE2 ,由美国哈佛———史密松林天体物理中心设计和运行的一个光电开关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 ;2 )EXIST ,一个成像硬X射线全天巡天望远镜 ,将于 2 0 1 0年由ULDB (EXIST -LINE)或国际空间站 (EXIST -ISS)承载 ;3)HERO ,由NASA/MSFC建造的一个新的硬X射线光学仪器。  相似文献   

17.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拍摄的阿贝尔160的X射线图像英国和美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通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星系穿过星系团阿贝尔160时留下的热气体的瞬现余迹。宇宙中大多数星系是在星系团里的,一个星系团所包含的星系少则几个多则几千个。星系团浸在热气体中,由于星系团成员星系的合力气体保持在原位置。单个星系以每秒几千千米的速度穿过气体,并产生类  相似文献   

18.
新闻速递     
《天文爱好者》2014,(1):22-25
天文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Sgr A*会射出高能粒子喷流的证据。之前使用不同望远镜的观测研究都表明这一喷流确实存在,但对于该喷流的指向却往往有着互相矛盾的结论。现在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甚大阵射电望远镜终于给出了明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2期规划的太阳观测卫星,其针对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同时观测太阳磁场、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爆发.硬X射线成像仪(HXI)作为该卫星3个科学载荷之一,实现了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太阳硬X射线成像观测,其量能器由99套溴化镧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探测单元和读出电子学板构成,实现了30–200 keV的硬X射线光子能谱测量.针对HXI量能器的观测需求,设计了一套空间高事例率读出电子学系统,并通过实验室测试,证明了该系统单事例读出死时间小于2μs,同时验证了该系统电子学噪声小于120 fC,积分非线性小于2%,满足HXI仪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最近发现了一颗宇宙间的“炮弹”,那是迄今为止运动速度最快的恒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