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今年的8月1日,我随怀柔区学管中心星时天文组一行8人到新疆哈密的伊吾(94.65E,43.28N,食分:1.035)观测日全食。甭提我有多高兴了,头一个礼拜我就睡不着觉,憧憬着日全食的壮观美丽……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1日,是廿一世纪我国首次出现的日全食。广东、广西部分天文爱好者组团到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观察日全食,有来自广东广州、佛山、顺德、江门和广西容县等地,年龄最大60岁,最少13岁,职业有中学生、大学生,地理老师、公务员、警察、个体户、摄影证者,退休干部和工人等,性别有男有女,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观察日全食,走到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1999年8月10日欧洲夏令时16时多,北京天文馆赴欧洲观测队随同中国日全食观测团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观测现场。现场设在慕尼黑以北约10公里的施莱斯海姆航空港,是德意志航空博物馆所在地,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8度14.34分,东经11度33.35分。可能是欢迎我们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华夏人,连续的阴雨天气一扫而空,蔚蓝色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令人心情为之一振。接待方已经用红白长绳圈起数个几十平方米的区域供各国观测人员使用。中国日全食观测团的场地设在东面,且有交流电源可以使用,当地工作人员又增设了长桌等平台…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11日上午9点中国赴欧日全食观测团60余人来到事先选定的观测地点———慕尼黑北郊的航空俱乐部,该地位于48°145′N、11°335′E,海拔484米。在近2个小时准备过程中下过一场雨,天空乌云翻滚,风很大,外国天文爱好者有千余人。11点16分初亏时刻到了,仍不见太阳踪...  相似文献   

5.
组织“杭高天文社日全食远征队”赴西部观测日全食,已经给N届的杭高天文社队员带来期盼和激动。从杭州去西部观测日全食,行程非常遥远,往返7000多千米。为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卖点,天文社的队员早早就开始在地图上搜索,试图寻找合适的观测点。这次的日全食时间比较短,我们希望选择尽量往西,尽可能接近日全食中心线的地方。除此之外,那里人烟稀少,沙漠戈壁广布,交通和是否有居民点就是十分重要的事了。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1日,我成功观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日全食,然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今年日全食观测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7.
1999年8月11日,我随中国日全食观测团来到了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观测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这次日全食带从大西洋西部开始,经过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在印度洋北部结束。慕尼黑位于日食带内,日食全过程长达2小时40分左右,全食时间在2分钟以上。8月11日这天的天气是多云、小雨,但是我们还是按计划来到了预先选好的观测地点:慕尼黑航空博物馆的操场上。8点30分左右我们架起照像机、望远镜紧张地进行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天空浓云密布,偶尔露出小片蓝天,但又很快被乌云遮盖。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越阴越重,井下起了阵阵小雨。我怀着…  相似文献   

8.
15年才圆全食梦.上海市格致中学是有122年悠久历史的市重点中学,1979年成立了天文小组,第二年有一组员参加国家少年观测团赴云南看日全食,因乌云遮挡而未果。十多年来我们观测过九星联珠、月偏食、月全食、日伯食、日环食、火星大冲、水星凌日、哈雷音星、月...  相似文献   

9.
何玉囡 《天文学报》1998,39(4):370-380
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是本世纪中国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对这次日食概况和中国,特别是漠河地区见食的情况作一介绍。这次观测结果基本上与预报一致,文中所列各表供观测者处理资料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3月9日漠河日全食和彗星观测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队伍庞大规模空前1997年3月9日日全食和彗星同现,本来就是数百处一遇的罕见天象,加之这次日全食是我国在本世纪可以看到的最后一次日全食,而又有人估计海尔一波普彗星是本世纪最亮了“世纪...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期,太阳表面的活动区磁场处于相对不活动状态。但暗条和冕洞等活动形式仍有存在。特别是极区冕洞,其性质仍有许多疑团不被人所知。例如磁场对冕洞的影响。在中低太阳纬度,冕洞出现在大块的磁场单极区。然而在高纬区情况如何呢?冕洞在极区经常存在(极区冕洞),但并不总是存在。我们曾看到美国高山天文台(HAO)于1973观测的一幅日全食照片,其南极有明显的极区冕洞,而北极区存在有纤细而美丽的冕羽。我国1968年和1980年两次日全食所观测的资料只有中内冕(R⊙—1.5R⊙以内),R⊙大于1.5R⊙的外日冕平时还只有在空间才能得到。1997年3月9日日全食是本世纪我国国土上观测日冕的良好机会,但条件限制我们不能携带专门用于日全食观测的大型设备,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普通摄像机拍摄日冕像而再进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以获得R⊙大于等于2范围的日冕观测方案。另外在日全食观测前后,需要用同一台摄像机在同盘磁带上对黑暗进行拍摄以备暗场处理之用。再用同台摄像机和GG11滤光片在同盘磁带上对均匀天空进行拍摄以作黄光,白光平场背景之用。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在资料处理时,应作相应的绝对定标,大气消光及位移的改正。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1日,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内蒙、甘肃等地区可以观测到一次日全食的天象,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射电团组在甘肃省金塔用两架太阳射电望远镜对这次日全食进行了观测,并成功地取得了观测资料.为了科学分析观测资料,在日全食的前两天,实测了当地的大气吸收.着重分析这些观测数据,结合太阳射电方法,测得在λ=2.4 cm和λ=8....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期,太阳表面的活动区磁场处于相对不活动状态,但暗条和冕洞等活动形式仍有存在,特别是极区冕洞,其性质仍多疑团不被人所知,例旭磁场对冕洞的影响,在中低太阳纬度,冕洞出现大块的磁场单极区,然而在高纬区情况如何呢?冕洞在极区经常存在(极区冕洞),但并不总是存在。我们曾看到美国高山天文台(HAO)于1973观测一幅日全食照片,其南极有明显的极区冕洞,而北极区存在有纤细而美丽的冕羽,我国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供了八○年二月十六日在昆明观测到的太阳色球层的日全食掩食过程。文中给出太阳可见面上各活动对象(包括黑子、谱斑、暗条、日珥等)的月掩时间,它们是射电观测、电离层观测以及日全食各项光学观测资料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简讯《壮丽的日全食》展览在北京天文馆揭幕1996年1月30日,在北京天文馆召开了(壮丽的日全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观测成果大联展)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新闻界记者和天文工作者以及参加赴泰国日全食观测团的成员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在听取了中...  相似文献   

16.
观测日食     
自从1997年打了个擦边球之后,整整11年,日全食没有光临过中国了。日全食可以说是发生在地球上的最壮观的天象,被认为是人一生必看的瑰丽景致之一。幸运的是,在今年的8月1日和明年的7月22日,将接连有两次日全食在我国发生,其中今年的那次已经近在眼前了。还等什么,赶紧整理器材,制定计划,准备观测吧!如果你是刚入门的爱好者,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好器材或者没多少观测经验,日全食观测是非常容易的!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以及省科协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厂,深圳实验学校赴欧洲日全食观测队得以成行。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唯一的代表,以校为单位组队的全国可能仅此一家。深圳实验学校观测队主要由初中部和高中部学生所组成,有许多小学学生要求去欧洲进行日食观测,由于办护照等方面的问题而未能同去,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遗憾,最后共有22人得到去欧洲进行日全食观测的机会。由笔者带队,赴欧洲日全食观测队于8月8日在香港新机场起飞,在台北转机,前后经过近16个小时的飞行,于9日早晨到法兰克福。其时欧洲的天气可不能让…  相似文献   

18.
收听漠河日全食——首次业余电台日全食通信试验追记·钱汝虎·把业余电台带上“观星之旅”1997年3月9日,我同来自各地的数百位“天文发烧友”一起,在边陲小城漠河观测了本世纪中国大地上最后一次日全食。不过我没有带望远镜去,而是带了一套短波电台。作为一个业...  相似文献   

19.
7月28日,我们日食观测队一行30多人从青岛火车站出发,踏上了追逐日全食的旅程。因为火车一路上途径的地点都比较偏僻,所以晚上我们不约而同的会聚在一起,在车厢内欣赏星空,看到头顶淡淡的薄云,璀璨的星空,不禁让人想起李清照在数百年前对这同一片星空挥笔写道:  相似文献   

20.
勿失明年日全食观测良机张元东引言明年3月9日将发生一次日全食。中心食带经过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在边城漠河附近将可见到日全食。这是本世纪内我国境内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下一次要看见日全食要到公元2008年8月1日,距今尚有12年之久。日全食是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