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漂移扫描CCD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观测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银盾  唐正宏  陶隽  于涌 《天文学报》2007,48(4):475-487
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两种观测手段,即小光电望远镜短曝光观测和天文望远镜跟踪恒星(或卫星)观测.事实上,这两种手段都各自存在不足,尤其对于暗弱目标问题更加显著.利用CCD漂移扫描模式和凝视模式相结合观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具有明显的优势,小口径望远镜(口径约25cm)就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目标和恒星圆星像与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本文重点阐述了获得高精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光学位置与星等的原理、方法及步骤;最后,利用实测资料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了所获得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内部精度及其误差源.  相似文献   

2.
彭青玉  刘威卫 《天文学报》1998,39(3):320-323,T001
天然卫星的位置测量在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中都有重要意义。国外有人对天王星卫星位置测量应用新的图象处理方法得到了高精度的卫星观测资料。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上获得的两颗卫星的SRT的CCD观测资料进行了新老图象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当用两颗卫星直接作定标测量CCD的比例尺和指向时表明:主星晕的处理对卫星位置的测量非常重要。去晕处理后,测得的比例尺和指向的弥散将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卫星跟踪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卫星轨道分类方法、几种观测方法和它们的精度,卫星轨道测定和运动微分方程积分方法、几个著名的应用卫星系统、卫星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卫星跟踪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卫星钟差长期可靠预报是实现卫星自主导航定轨所要解决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多项式模型(PM)、灰色模型(GM)等常用的钟差预报方法存在的预报误差较大的情况,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变化特性,将ARMA(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模型引入到卫星钟差预报中,利用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卫星钟差观测数据进行90 d的长期预报,根据各个卫星钟差的变化特性,对其进行模式识别、建模和预报,并与其它3种模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ARMA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钟差的长期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5.
天王星卫星的CCD观测与分析解的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处理天王星卫星CCD图象位置资料的新方法,并将我们在1995年取得的重要资料与两种理论模型位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天王星五颗主要卫星CCD观测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卫星导航接收机中的锁频环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锁频环的鉴别器算法、环路调节的两种方式,并对这两种实现方式作了仿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卫星跟踪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卫星轨道分类方法、几种观测方法和它们的精度、卫星轨道测定和运动微分方程积分方法、几个著名的应用卫星系统、卫星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卫星跟踪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进行GPS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除了考虑卫星原子钟频移、频漂和频漂率等物理性质外,还应考虑到卫星钟差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在二次多项式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周期项因素,构造了新的预报模型.选取部分GPS卫星铯钟(Cs.clock)和铷钟(Rb.clock)钟差资料,根据钟差变化趋势分3种情况,按不同时间长度进行钟差预报分析,并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预报结果比较分析,大量数据分析表明:附有周期项的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报精度优于二次多项式模型,铷钟预报精度略优于铯钟.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危险目标再入的有关问题,通过22870和25100两个卫星陨落期预报的实践,我们形成了一种计算卫星落点的方法,方法的基本要点是:1算准卫星的面质比;2在180公里以下,考虑阻尼系数随高度(大气密度)的变化;3在计算落点时,使用两组根数,调整面质比使两组根数计算的落点基本相同,并验证面质比调整的合理性;4对于MSIS-1990模式,我们发现调整后的面质比要比理论的面质比大1.09倍,也许这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发表的高精度、高密度天体测量星表UCAC2,对天王星的五颗主要卫星的CCD观测图像重新进行量测,采用不同方法作定标归算,并使用两种理论模型(GUST86和GUST06模型)计算卫星的理论位置。对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卫星位置的O-C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表明,本文获得的卫星位置精度,除天卫五(Miranda)有显著提高,其他4颗卫星的位置精度基本相同。本文中天卫一和天卫三的结果与"亮卫星定标法"的结果在精度上相当,天卫二的位置精度与其他天王星卫星的位置精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我们的"亮卫星定标法"的可靠性。此外我们还获得了天卫四的位置与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导航系统中卫星的形状、材料、轨道设计和姿态控制模式等都不相同,在进行多系统数据联合处理时,要获得高精度的卫星轨道,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卫星的姿态模型和光压模型。作为导航卫星所受量级最大的非保守力,国内外许多研究是围绕光压模型的建立与精化等方面来开展,以便建立最合适的模型,从而获取更高的定轨精度。目前的研究表明,新的Galileo以及北斗卫星采用与之前不同的姿态控制模式,适用的光压模型也不同。总结了目前比较通用的导航卫星姿态模型,尤其是官方最新公布的北斗卫星的姿态模型,详细介绍了卫星光压模型研究进展和近几年来新发射卫星光压模型以及其先验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分析了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性。通过对目前导航卫星姿态以及光压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更高精度的定轨任务中有待改进的问题,为导航卫星尤其是新发射导航卫星精密定轨中的光压和姿态模型的选择和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将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欧洲也将发射两颗“伽利略”导航试验卫星。中国导航卫星在近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2月3日,中国战功发射第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同年4月14日,又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导航卫星[又明北斗导航卫星--M1(COMPASS—M1)]。这次发射的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据悉,2008年中国还将把“北斗”导航卫星送上太空,另外。2005年7月28日,中国与欧盟就“伽利略“计划签署了3份应用项目合同.成为首个加入“伽利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拥有这一系统的部分所有权和全部使用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工程需求,充分利用观测资料信息,快速提供较好的卫星位置预报精度是必要的。在精密定轨的基础上,结合某G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连续3天的测距观测资料,研究了使用GEO卫星的不同弧长的观测资料进行定轨和轨道预报的精度。结果表明,每天间隔11小时选取该段观测开始30分钟后的5分钟资料进行定轨,可以得到一个为期2天、精度好于15 m的预报轨道。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光学初轨计算的精度较低,特别是卫星周期的计算精度不能满足空间目标的捕获的要求,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两种大偏心率卫星的捕获方法,并讨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较详细讨论了巡天观测法中常出现的整圈不确定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并给出于空间目标捕获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大气一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英 《天文学报》1995,36(2):200-207
引起《大气一号》两颗气球卫星(DQ-1A和DQ-1B)轨道倾角变化的摄动因素主要是太阳光压摄动、大气旋转和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引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增大,平均每天变化约0.0017,大气旋转引起轨道倾角减小,平均每天变化不到0.0001,但随着高度下降,变化量亦增大,陨落前达0.002。本文根据卫星轨道摄动理论,给出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为:(1)由太阳光压摄动  相似文献   

16.
模拟研究卫-卫跟踪中星间隔的选择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两要从两个方面讨论了低轨卫星在做卫-卫跟踪(SST)观测时,星间隔的选择问题.1)用地球重力位系数作为扰动量,比较该扰动引起的不同间隔的SST星间距离和速度变化大小.2)用随机误差为1μm/s的星间速度变化作为模拟观测量,恢复不同间隔的地球重力位系数,并做精度评估.两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SST间隔对求解重力场有利,但无限制增大无实际意义,对于选定高度为420km卫星,在作SST观测时,星间隔不宜超过690km,此模拟方法及结果对我国确定重力卫星指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球同步轨道上的GEO卫星接近寿命末期时,星上的有效载荷和电子元器件等仍能正常应用,此时如果只做东西方向的位置保持,可以大幅度延长卫星的在轨工作寿命。简要介绍了引起GEO卫星轨道变化的主要摄动力,利用STK软件分析寿命末期GEO卫星的运动规律,并给出这类GEO卫星轨道演化的仿真分析流程,用以指导寿命末期GEO卫星的开发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高轨空间碎片进行了观测模拟。在观测模拟中,分别选取南京和云南两个观测站;采用2种跟踪方式:跟踪恒星和跟踪卫星;对于同一地理经度上的同步卫星进行了观测;提供了发现新目标的方法;并给出了新目标的初轨。这为我国空间碎片的数据库的建立作了有益的尝试,对于卫星和航天器的飞行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Geosat卫星定轨中的大气阻力摄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定轨的过程中,大气阻力摄动的影响较大。本文在比较几种常用大气密度模型误差对定轨影响的基础上,将密度改正公式引入到Geosat卫星的精密定轨中。结果显示,该公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的径向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20.
SLR新星历及其在卫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LR)中所采用的IRV星历已经使用了近20年,近几年来随着对高轨卫星的测距和卫星白天测距的开展以及考虑到今后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需要对SLR所采用的星历进行改进,以适应SLR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8月起国际激光测距网(ILRS)将使用一种新的可用于多种目标测距的星历——CPF星历,该星历不仅可用于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而且还可用于月球及其转发器等目标的激光测距。该文介绍了这种SLR新星历和应用它进行卫星位置台站预报的情况,分析了其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