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钱善皆  Britz.  S 《天体物理学报》1998,19(2):179-186
利用作者1996年提出的爆发主入模型,分析了1991-1993年期间观测到的PKS0528+134的两个毫米波-射电大爆发,把理论的流量变化线性和12个频率(从230GHz到2.3GHz)上的预测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当好地解释了在相当宽阔的频率范围( ̄50:1)内观测到的流量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最近从Xray 观测得到的关于宽吸收线类星体一些新结果, 我们和人家的结果都表明吸收物质的柱密度比原来从紫外估计的高三个量级, 在PG1411 + 442 中, 我们发现Xray 除了吸收成分外, 还有散射成分, 其量级和UV 吸收的剩余流量一致, 从而说明以前从UV 推断的结论是有问题的。此外, 对PG1126041 的研究表明从宽吸收线类星体到Seyfert 星系的窄本征吸收线其物理性质是连续过渡的。  相似文献   

3.
戴子高  彭秋和 《天文学报》1994,35(4):337-347
最近Gentile等研究了超新星核区从核物质到夸克物质的一级相变,沿着他们的工作,本文研究从两味夸克物质到三味夸克物质的相变过程,我们发现相变时标小于10^-7秒,超新星的中心温度和核区的中微子总能量明显增大,这不仅会增加超新星爆发的成功机会,而且会提高复活激波的能量,同时会影响新生中子星的冷却,核区存在Schwarzschild对流。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从1996年4月开始到1995年5月1日结束,在138个观测夜,共拍摄Hale-Bopp彗星底片508张。发现:Hale-Bopp彗星在1996年9月24日的一次爆发,1996年10月26日,11月13日的两次可能爆发。在1996年9月23日的底片上,Hale-Bopp呈现巨大的喷流。在1997年2月8日至5月1日期间,Hale-Bopp彗星彗头内存在大量壳层结构。  相似文献   

5.
实验原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夜空中的明月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星球。月球是一颗布满环形山的岩石球,大小相当于地球的1/4。它绕地球转动,同时又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转动。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看到月相的盈亏变化。月相的变化周期:从新月再到新月的时间被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天狼星畔觅星团—M41@朱悫天狼星畔觅星团—M41·朱悫从天狼星向南4度再向东半度可以看到M41星团。在星团的东南边缘有一颗6等星,即大犬座12。最先观测到这个星团的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乔万尼·巴梯斯塔·霍迪纳(1597~1660)。霍迪纳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上...  相似文献   

7.
按照惯例,一颗恒星的名称包含两部分:首先是一个小写希腊字母,然后是它所在的星座的简称(一般按亮度顺序编号,如αSco就表示天蝎座最亮的星,但也有例外,如αUMa到ηUMa就仅仅是按照北斗七星的位置顺序编排的)。  相似文献   

8.
用数字测高仪DGS—256在海南地区进行了夜间距离扩展Spread—F的观测。充分利用DGS—256的多参数测量能力,我们从振幅频高图和Doppler频高图中看到了Spread—F的多描迹结构,即由一条从正常电离层反射的主描迹和几条在主描迹之上的辅描迹组成的Spread—F描迹。从时间顺序上,我们又观测到:在整个Spread—F期  相似文献   

9.
AR5060是No.Ⅳ联测期中的第二个目标活动区。它从1988年6月25日东边缘初现到7月8日转出西边缘消失的14天中,黑子群一直保持最复杂的FKC、EKC型和最复杂的BGD磁型。6月29日黑子群面积发展到3000面积单位,是第22周以来第一群最大的黑子(更大的是1989年3月的AR5395,面积达3600单位)。该活动区的黑子群发生过强烈的运动和磁性重联。似乎具备发生强烈大耀斑的位形特征和动力学条件,可是在这期间,全球耀斑监测所观测到的120多个耀斑(据SGD)中,亚耀斑占81%,1级耀斑占15%,2级耀斑只有3个占4%,而且这3个2级耀斑的X射线级别只达到M6.5,M9.2,M3.9,没有一个达到X级。 在AR5060活动区耀斑活动高峰期的6月28日,29日,30日和7月1日这四天中,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观测到其中一个2B/M6.5耀斑(1988年6月29日0737UT)、几个1级耀斑和其它许多亚耀斑。从黑子群和色球单色照片上作耀斑发生点同黑子相对位置的比较,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在结构复杂、运动剧烈的黑子群内部发生的都是小耀斑,而3个2B/M级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以外只有卫星黑子浮现和消失的时期和地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傅里叶谱分析、数字滤波器、小波变换分析对重新处理的1899.7至1992.0年相对于H37参老系的最新均匀极坐标序列Pole37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Chandler摆动的谱结构在不同的历元处是不同的,在1930年前后的时段确实存在“双峰”结构。在1930年以后Chandler摆动为稳定的单峰,其振幅是随时间变化的。从“双峰”到单峰是一个平衡的“演化”过程。(2)极移的财年振荡的周期、振幅是较稳定的;(3)从资料是到极移的Markowitz项不像一个随机运动,而是一个周期为近30年、振幅为25mas左右的天平动。(4)极移的线性漂移速率在Y分量上比较明显。其X分量为1.6mas/a,Y分量为.4mas/a,速度方向为西经64°.8,速度大小为3.75mas/a。  相似文献   

11.
在室女星系团中 ,巨椭圆星系M87无疑是最著名的 ,它既是最大的椭圆星系 ,又是光度最为明亮的 ,而且它还带有一个奇特而壮观的“喷流”。最早观测到M87的是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 ,他于1 781年 3月 1 8日观测时这样记载 :“室女座中一个无星的星云 ,距一颗 8等的恒星非常近 ,该恒星与星云的赤经相同 ,其赤经为 1 4°4 2′2 1″。这个星云与另外两个星云 ( 84号和 86号 )有相同的亮度”。在他的星表中 ,这个星云排序为 87号。英国著名的业余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者罗斯于1 861年 4月 3日也观测到M87,他指出这个星云非常明亮 ,圆形 ,亮度从内向…  相似文献   

12.
运行在地球轨道外面的行星称为外行星,在外行星中, 离地球最近的是火星。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火星。它和别的行星不同,发出红色的光,而且亮度变幻,有时比天狼星还亮三四倍,有时仅比北极星稍亮。同时,它在恒星背景中的视位置也在变化,时而顺行时而逆行,古人称它为“荧惑”,意思是说它荧荧如火又令人大惑不解。西方人由红色联想到流血、创伤、危险和死亡,从而将火星冠以罗马神话中战神玛尔斯的名字。但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太阳活动峰年期间,云南天文台观测到80—575号活动区,日面坐标S12L97,过中经日期11月11.7日,从11月5日到17日连续观测13天。 该活动区在日面通过期间,频繁地爆发耀斑,其中有一部分耀斑有强烈的x-线和短波突然中断事件相伴生。11月6日0542UT.,发生的一个X9/3B级耀斑伴生的X级x-线事件,强烈程度仅次于1978年7月11日的那次。 该活动区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它的黑子群为第21太阳活动周以来面积最大的一群。它是云台80—529老活动的回归黑子群,许多新黑子在老黑子的周围浮现,从而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FKC型黑子群,面积大,磁场梯度大,具有δ-结构。全群的平均磁场强度约为2000高斯,在几个主黑子中测量到最大磁场为3300高斯。 这个复杂的黑子群中,观测到了强烈的运动、旋转,分离,合并和黑子间的相互作用。老黑子中发现一个反常光桥,它是在两个本影合并起来时形成,而不象通常在黑子将分裂时出现。  相似文献   

14.
2007/2008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将中国首架南极望远镜阵CSTAR和自动天文观测站到运送到Dome A进行天文选址和天文观测,这是中国天文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天文办期待与注目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中国天文界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风对于测时的影响,早就为人们所注意,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风对中星仪测时结果的影响,我们对陕西天文台10cm蔡司折轴式光电中星仪1972—1976年5年的2091组观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陕西天文台观测时的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占60%),西风较少,而从东南到西南的  相似文献   

16.
海尔—波普彗星的球状喷出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6年9月观测到海尔-波普彗星的一次喷发,这次喷发持续了几天,在9月10日和11日分别观测到慧星的二个球状喷出物,并测得其投影喷出速度约为100m/s,其后喷出物演变为巨大的喷流。  相似文献   

17.
进入七月,我们北半球的盛夏时节也就到来了。夏夜观星从气温上来说是最舒服的,闷热了一天,晚上观星正好纳凉,也不会太冷。建议大家穿长袖衣裤观星,一来防止深夜太冷而着凉,二朱防止蚊虫叮咬。在这个七月里,我们又迎来了观测太阳系行星之王——木星的好机会。下面,就让我们准备好望远镜,再一次置身于璀璨的星空下吧!  相似文献   

18.
在1996年8月5日——1997年5月15日对Hale-Bopp彗星进行了照相观测,多次观测到Hale-Bopp彗星彗核的小规模分裂,喷流,壳层结构及彗发的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9.
X射线源天鹅座X-1是可见星BD34°3815(即HD226868)的不可见伴星。因为它的质量超过中子星的上限以及它的X射线辐射的准周期性变化,很多人(例如[1-5])认为它是从可见星吸积物质而发出X射线的黑洞。这个天体作为黑洞的主要候选对象而引起了天文学家极大的兴趣。现在,我们从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中发现它可能是一个历史超新星爆发的遗迹,从而增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AAVSO)(图1)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变星观测组织,不仅有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热心的观测者会员,而且有成熟的变星资料库,其中包含变星的基本信息、观测数据和我们观测所需的证认星图。AAVSO也热心天文普及,并积极为入门观测者提供帮助。因此,AAVSO资料库是等待我们发掘的资源宝库,我们首先要先学会如何从AAVSO各种资料库中获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