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宇宙信息     
“哈勃”关键任务遇到麻烦   1 990年发射的哈勃空间望远镜 (HST)的最重要的关键任务是观测遥远星系中的造父变星 ,测定宇宙距离。从本世纪 2 0年代起 ,造父变星就已经是测量星系距离和宇宙膨胀速率 ,称为哈勃常数 (Ho)的一根标准量天尺。但是HST造父变星研究测定的哈勃常数比由其他新方法测的偏高。波兰哥白尼天文中心的Mochejska、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Stanek和他们的同事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他们说 ,天文学家经常受骗 ,把遥远星系里的造父变星看得比它们实际要亮。什么原因呢 ?造父变星与别的…  相似文献   

2.
依巴谷星表给出了223颗经典造父变星的天体测量和光度观测资料。根据近年来的光谱和光度观测成果,从不同渠道收集了有关视向速度和光度等资料。基于Feast和Catchpole建立的PL关系,给出造父变星的距离估计。  相似文献   

3.
在1981年2月至1984年4月间,我们对矮造父变星HD94033进行了4个观测期的观测。综合考察跨度为10年的观测资料,我们发现了它的O-C随周数的规律性变化。在研究了这种变化后,我们得到HD94033可能是一个双星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热超短周期造父变星的周期≤0.~d1、变幅≥0.~m2、光谱型为A.在银河系中呈延仲球状分布;在银晕星族的球状星团和年老盘族的运动星群中都有.在色星等图上,处于造父不稳定带的左外侧而温度较高,故简称热造父变星.球状星团中超短周期造父变星现知五颗.三颗是热造父变星:半人马ω的V65星(M_v= 0.~m82),M56的V11星(M_v= 0.~m10)和M15的K1082星(M_v=0.~m09)。它们在色星等图上的位置紧邻,亮度和天琴RR型星相近,但色均较蓝.它们都处在银河系中呈延伸球状分布的贫金属星团中.银河系中已知超短周期造父变星的周期变幅图上,有可用0.~m2简示的变幅分布隙,和两条周期分布隙.其中变幅≥0.~m2、周期≤ 0.~d1的-群共九颗,是银河系一般星场的热造父变星.其银纬分布除一颗是b= 10°44′外,余均为|h|>20°.这九颗中的两颗是年老盘族的运动星群的成员,-颗具有空间速度高和金属线强度ΔS≥2的星族Ⅱ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星系世界的景观 为了解决宇宙中天体的距离测定问题,天文学家首先寻求的自然是恒星级的标距天体,如造父变星、天琴RR型变星、亮星、新星、超新星、行星状星云系统等;或者是恒星集团,如星团和球状星团系统等。对标距天体的基本要求是,除了能用来测定它们的距离外,这类天体应该具有很高的光度,在很远的距离上都能观测到——观测不到一切免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紫金山天文台直流积分型光度计。数据用模拟/数字转换器变换成数字量。经接口装置记录于穿孔纸带上,然后送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系统还备有二种监视装置。文末给出用本仪器观测小行星(39)Leatitia和短周期造父变星DYPeg所得到的光变曲线。  相似文献   

7.
在第一节引言里,说明了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性;叙述了沙泊莱周光关系以及周光关系零点问题发生疑难的经过和对待这问题本题作者的看法.第二节里胪列了自1939年以来关于造父变星零点的31个结果,包括本文的3个结果.按照结果的性质和所用的方法分6表列出.对每个结果进行了扼要的说明或讨论,对其中不能采用的11个结果有较详的评论.沙泊莱周光关系的另点暗了1星等多是根据威尔逊的结果,后者所以有这项大的差异,在本文里完全得到解释.第三节里推导出了同时对星的视星等和绝对星等瀰散的改正式和对于造父变星的应用法,也给出了平均距离和平均视差之积,的正确公式.最后,在第四节里,把所有可用的结果总起来求出3个权重平均值;1个是差值,即观测星等和根据周光关系以及天琴座 RR 型星绝对星等所算得的星等,两者的差,1个是周光关系零点改正值;最后1个是天琴座 RR 型星的绝对星等值.把这3项结果统一考虑,对第1项结果给以2倍的权重,最后得到对沙泊莱周光关系的零点政正是-1~m.28,天琴座 RR 型星的绝对星等是 0~m.34.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太阳5分钟振荡是上世纪1个重要的发现[1],它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观测太阳表面的振动来探测其内部的结构,日震学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我们至今仍不了解其脉动的激发机制,它依然是1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太阳位于造父变星脉动不稳定区之外,所以大多数人都相信,由于对流的阻尼,太阳是脉动稳定的,太阳和太阳型恒星的振荡都是由所谓的湍流随机激发机制所激发[2-8].  相似文献   

9.
银河系自转曲线研究有着重要的天体物理意义.自转曲线可以利用多种星族Ⅰ示踪天体来加以测定,如经典造父变星、行星状星云、碳星、疏散星团、OB型星,以及中性氢巡天等.相关研究表明,在太阳圈之外,银河系自转曲线大致保持为平坦状,甚至略有抬高,从而为大质量暗晕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观测证据.  相似文献   

10.
用紫金山天文台的60厘米反光望远镜和1P21光电倍增管所构成的光电光度计,我们在1959年底和1960年初,对 CY Aqr 及 BE Mon 进行了测光观测.得到 CY Aqr 的五条完整的光变曲线.我们采用了从1934年到现在的29个观测所得的极大历元来和公式计算的相比较.若不承认历元有跃迁的可能,那末任何线性公式,都难以满足这些观测数据的要求.我们按周期随时缩短的假设,得出下列比较满意的公式:Max⊙=I.D.2427658.4079十0~d.061038576E—(0~d.742×10~(-12))E~2.用前后将近两个月观测 BE Mon 所获得的数据,我们得到了这颗造父变星的光变曲线.变星总表引用所定0~d.421的周期是不正确的.根据我们观测所得到的周期是2~d.704.按这周期来整理于1935年所完成的目视观测,我们也得出了一个很象样的光变曲线.  相似文献   

11.
球状星团M15里的K1082星,是一颗新型的变星。这颗变星的周期是0~d.087004,变幅约为0.2等。它的光变曲线具有缓长的上升段和快陡的下降段。它的B-V色指数约为 0.10.其在颜色星等图上的位置,处在盾牌座δ型星的热边界的左外。它可能属于人们正在探寻讨论中的星族Ⅱ超短周期造父变星的一个次型,我们暂称之为热超短周期造父变星。  相似文献   

12.
造父变星周光(PL)关系对于宇宙距离尺度研究和哈勃常数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可包括两类不同星族造父变星的PL关系,PL关系的绝对定标,周光色(PLC)关系,PL关系的金属度效应,多波段PL关系,极大光度PL关系和多相PL关系,以及非线性形式的PL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i)利用克拉夫特和施密特列出的造父变星资料中146个星的资料,用加姆方法计算了Δω(R)随 R 的变化.结果同根据莱顿天文台得到的21厘米氢线发射的观测资料计算出的Δω(R)镶合,定出太阳离银心的距离 R_0=11.0千秒差距.(ii)利用伯劳乌和摩根给出的17个造父变星(W Gem 除外)的自行资料,算得太阳邻近的银河系自转角速度ω(R_0)=23公里/秒/千秒差距,因而得自转速度 V(R_0)=250公里/秒.(iii)利用Δω(R)曲线计算了在R=5至14千秒差距区域内,ω(R)、V(R)、F(R)、A(R)和 B(R)的数值.最后,将 V(R)的数值同稳定星系动力学理论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天体距离的多途径测定 从前面对天体距离测定一些主要方法的简要介绍,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就某一类天体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确定它们的距离。例如,对于像仙女星系M31这样的近距离河外星系,能利用的标距天体(或标距关系)有天琴RR型变星、造父变星、新星、球状星团光度函数以及行星状星云光度函数,等等。这就为比较各种方法的测距结果,并进而为论证这些结果以及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了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年轻的宇宙、老龄的恒星?弗里德曼是美国卡内基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以她为首的国际天文小组对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室女星系团中M100星系内20颗造父变星的光变数据(光变周期从20天到65天,光变幅度从25垦等到27星等)的研究得出M100距离我们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总结了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日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射电望远镜上进行的水脉泽源的观测,观测结果汇集为表1和图1。在所有435个观测对象中共观测到195个水脉泽源,其中108个为新探测到的 本文对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亦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银河系自转理论,由视向速度观测得到的较差自转效应曾用 O 型星及 B 型星、银河星团、造父变星等类天体详尽研究过.这方面的研究,不但显著证实银河系自转理论,而且可以决定自转参数,而自转参数又可以用来研究银河系的自转周期,系内力学定律及质量分布等问题.假定系内恒星的运动在稳定状态,且都绕核心作圆周运动.某恒星和银河系中心(简称银心)的距离为 R,银径为 l,银纬为 b,则因银河系自转而产生的视向速度较差效应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海军科研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已使观测到的银河系中心的纤维状结构的数量增至3倍。他们用甚大天线阵望远镜,穿过阻拦可见光的电离氢,在1米和4米射电波段观测到银河系中心。 纤维结构是超高速电子和一磁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但由于它们仅能在银河系中心被观测到,所以天文学家对它们还知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1日,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内蒙、甘肃等地区可以观测到一次日全食的天象,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射电团组在甘肃省金塔用两架太阳射电望远镜对这次日全食进行了观测,并成功地取得了观测资料.为了科学分析观测资料,在日全食的前两天,实测了当地的大气吸收.着重分析这些观测数据,结合太阳射电方法,测得在λ=2.4 cm和λ=8....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卡林顿(R.C.Carrington)在1859年观测到第一个白光耀斑以来,至今只记录到四十多个白光耀斑。五十年代以后,有人在边缘耀斑中观测到一些很弱的连续发射(小于光球连续背景的1%);也有人在日面耀斑中观测到一些窄的连续发射丝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