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挪庄村崩塌地质灾害点高差大、坡度陡,危害对象多,自1998—2021年多次发生局部崩塌,造成道路破坏及房屋受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地质测绘及工程勘察等技术手段,查清了崩塌体失稳机理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现状稳定性,通过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计算,计算出边坡稳定性系数为0.761,边坡属不稳定状态。通过边坡修整、砌筑挡土墙及截(排)水沟、防护和绿化工程等工程治理措施后,对坡面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治理后的边坡满足规范要求的稳定安全系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泰安市地处鲁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是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在强降雨条件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现状、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地貌特征、岩土体特征、地质构造、降水、植被、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地质环境条...  相似文献   

3.
目前,日照市因废弃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崩塌、滑坡等方面,对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不但能有效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又能绿化生态环境,消除视觉污染。通过对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西赵村崩塌体的基本特征及现状进行影响评估,并就西赵村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为日照市因废弃矿山普遍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以实际调查、监测资料为依据,在分析云步桥景区崩塌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崩塌灾害治理方案,并依据治理方案对可能继续发生崩塌的悬空区进行了治理。治理方案针对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综合方法,实施成本较低,方法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旅游主线大平岚附近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导致崂山风景区南线道路全线封闭,崩落巨石上方的残留危岩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急需治理。为使原有景观石得以保护,又不致于形成新的视觉污染,利用人造景观石在崂山风景区大平岚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该方案投资少、工期短、效果好,既消除了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使原有景观石得到了保护,又未形成新的视觉污染,为人造景观石在风景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了大宁县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黄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黄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及严重性,进行黄土崩滑灾害防治势在必行。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踏勘并辅以钻探等技术手段,对枞阳县高峰村同咀崩塌的边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进行调查,并在进行变形位移监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崩塌灾害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处崩塌灾害规模等级均属小型,破坏方式均为滑移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工切坡,钾长花岗岩强烈风化,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和强降雨等; 2处崩塌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需采取相关治理措施。依据分析评价结果对崩塌灾害治理提出了防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山区交通事业的发展 ,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剧 ,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其中突发性的山体崩塌往往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作者通过对今春发生在“丽浦公路”和“金温铁路”线上的两起山体崩塌实地考察和背景资料分析 ,初步得出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多组断层交汇和刚性的地层岩性 ,是山体崩塌的地质基础 ;建设施工破坏边坡和降雨 ,是山体崩塌的诱发因子。最后提出 ,在交通设计、施工和验收中必须加强防患地质灾害 ,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济南地区的中基性岩体,大面积隐伏分布于济南市北部地带,零星出露为孤峰或丘陵,构成济南地区著名的"齐烟九点"地貌景观。药山为"齐烟九点"之一,地处济南杂岩体的中西部,岩性主要为闪长岩、辉长岩等,块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易球状风化形成临空状危岩体,构成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结合济南药山危岩体组合特征,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以及具体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以期达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目的,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类似地区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莱阳市沐浴店镇簸箕港村东南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勘查,探讨分析了该处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形成条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简要的分析评价,并就治理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簸箕港村东南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降雨、地形和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娄底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成因特点,指出了强降雨、陡峻的丘陵山区地形、特殊的斜坡岩土结构、不良工程性能的岩土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斜坡稳定性主要自然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崩塌与滑坡.是耒阳市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通过对其发育特征及成生因素的初步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该市崩塌与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针对具体事例论证了以暴雨为主要诱发因素导致的崩滑现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活性,提出了今后有效治理崩滑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可供地方防灾减灾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位危岩崩塌极具隐蔽性、突发性和灾难性,传统的接触式调查方法在安全性方面无法完全保障并且也难以彻底查清边坡上各危岩块体的空间分布及发育特征,因此如何安全快速准确地获取边坡面上关键地质信息,一直是崩塌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研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防灾减灾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以连云港市某矿区高陡岩质边坡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崩塌隐患早期识别及影响区划分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通过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影像及构建三维高精度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测线法提取并统计边坡优势结构面空间展布特征及相关参数,利用赤平投影法对矿区高边坡关键危岩块体失稳模式进行判别,在完成关键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并划分稳定等级的前提下使用Rocfall模拟最不利工况下崩落体失稳后的滚落运动特征,从而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崩塌影响区,为最终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崩塌隐患早期识别、破坏模式分析、稳定性评价以及崩落体威胁范围划定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所提出的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崩塌隐患早期识别及影响区划分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野外勘察黄土崩塌变形破坏特征及总结地质现象,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得出黑方台地区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并且发现凸型和阶梯型坡面更容易发生崩塌灾害。崩塌发育因素可分为2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天然条件下,斜坡在自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后缘黄土垂直节理或裂隙受拉张作用力开始破裂,并向深部扩展,随着水流下渗,逐渐形成贯通面,潜在崩塌体中心外移,最终形成崩塌。黑方台地区崩塌灾害按崩塌物质成分分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2类,按崩塌发生的主控因素分为自然型崩塌、人为型崩塌和人为—自然复合型崩塌3类,而大量的节理裂隙发育是发生崩塌灾害的内在因素。通过野外调查,根据动力形成机制分析,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将黑方台地区崩塌形成方式分为4种,并阐述其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   

15.
泰安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33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本文介绍了泰安市地质背景,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泰安市剖分为2381个单元格,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泰安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同时依据泰安市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泰安市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将泰安市全域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依据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和方法,将全市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同时针对各防治区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黄土崩塌是临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高频发的黄土崩塌给当地人民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在国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治崩塌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从地下水的渗流模式方面揭示了黄土崩塌发生的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工程建设及村镇建设时防治崩塌地质灾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章丘市黄露泉崩塌体是一岩性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的灰岩体,为一典型的危岩体。危岩体相对高度大于60 m,体积约0.6×104m3,坡度近90°,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现东侧已发育成较明显的裂缝,存在岩体崩塌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该危岩体的西南侧,因自然因素曾发生过一次岩体崩塌事件,造成一户民房毁坏。调查表明,该危岩体是由于地质构造作用而使山体隆起,又经多年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一个崩塌隐患点。对这样一个危岩体,应当积极开展防治,以使当地居民免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崩塌灾害具有高隐蔽性、强突发性、重危害性等特点, 其预警监测是各类重大基础工程准备阶段以及施工期间的重要研究工作, 同时也是崩塌临灾监测救援现场指挥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结合地基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技术(GB-InSAR)和最新的MIMO技术, 将应急边坡救援雷达S-SARⅡ的系统量程扩大了60倍, 并通过监测内蒙古某矿场主矿坑西南帮崩塌隐患点生成雷达形变图, 结合三维高程模型DEM以及多种预测模型预测崩塌发生时间。结果表明, S-SARⅡ精准地确定了形变区域及形变量, 并预测崩塌发生时间为8月29日9∶32-10∶27之间, 最终崩塌发生时间为8月29日10点26分。因此, S-SARⅡ准确预测了崩塌灾害的发生时间,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矿区的生产安全, 并通过实际应用分析证明, 优化后的S-SARⅡ的系统量程得到了数量级提升, 满足崩塌监测的需要, 且以S-SARⅡ为代表的遥测预警技术在地质灾害险情处置和应急救援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9.
1月21日17时许,龙羊峡库区南岸老滑坡体后壁上部发生崩塌,崩塌体向北崩落,崩塌体长约20米、宽约10米、厚约5米,体积约1000立方米。崩塌体落入库区,产生高约2米的涌浪,造成库区北岸共和县龙羊峡镇停靠的部分船只被掀翻,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左右,无人员伤亡。根据龙羊发电公司提供的龙羊库区高水位回落时间段及回落参数期间的灾情分析,今年2至6月份为库区南岸地质灾害高发期。为切实做好龙羊峡南岸库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海南州局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平南县地质环境脆弱,以山区、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地质构造及岩溶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较大,易产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文章通过对该区主要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的野外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总结了各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和分布特征,提出了减灾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