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特别是伴随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工程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并使其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强化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01,(Z1):56-58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特别是伴随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工程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并使其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强化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只反映在设计图纸上,而是在项目策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筑师的创作不只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建筑师的能量在难得的建筑历史机遇下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挥。伴随着西方建筑思潮的引入,外国建筑师大量参与到中国的设计实践当中,这对中国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30年中,中国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师学习,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时代的史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的集中反映。建筑师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创造者和魔术师,建筑师要当人类的仆人,不可做人类的罪人。优秀的建筑创作来自建筑师的灵感、激情、苦思、奉献、博学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平庸建筑师容易,做有成就大师很难。建筑作品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个人不可贪天之功。本人作品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一、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施是建筑设计行业中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改革措施 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人事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过去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技术职称,而注册建筑师则是一种执业资格,这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评价和行业执业准人手段,它是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并通过考试评定具有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进入行业  相似文献   

6.
胡越大师简介胡越,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江苏宜兴人。1986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现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二所主任工程师、院副总建筑师、院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任、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建筑师分会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土木学会理事,《世界建筑》、《建筑创作》杂志编委,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8-49
胡越大师简介 胡越,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江苏宜兴人。1986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现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二所主任工程师、院副总建筑师、院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任、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建筑师分会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土木学会理事,《世界建筑》、《建筑创作》杂志编委,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5,(6):113-113
“建筑师要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市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创作中要精益求精,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同时要有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紧跟时代潮流。只有创作出满足社会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的好作品,才能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以上既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柴裴义对建筑创作的点滴看法,更是对自己事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本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个以建筑工程设计为主,设计、科研紧密结合的甲级综合设计研究单位。院内下设5个设计研究所及建筑创作室、计算机中心等机构,现有职工23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1人,其中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45名,建筑师、工程师96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04,(4):12-14
时匡,1946年生,上海人,196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历任苏州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并兼任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成员,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省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主持过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