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实现对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分)在西辽河平原监测区共布设了国家级地下水自动监测井117眼,其中新建监测井93眼,改建机民井24眼,安装自动监测仪器117套。监测区控制面积57 000 km2,主要监测层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监测层位最大深度为206 m。建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了地下水监测信息获取、分析、共享和服务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监测区地下水的监测频次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组织编制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标志着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全面提升国家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已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建设,将增加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密度,大幅度提升我国地下水监测水平,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吉林省部分)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动态月报是水利部门定期发布地下水情的重要平台之一,传统的地下水监测数据收集方法使得月报发布存在滞后明显的现象。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的建设为月报编制工作提供了更加及时、覆盖面更广的监测网络和数据信息。选取江苏北部平原区与辽宁中部平原区为代表,对比分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数据与传统人工上报地下水数据,定量描述了两类数据表达区域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研究表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分布和数量要优于历史人工测站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批复《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审批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组织实施方案的请示》,同意《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组织实施方案》,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至此,我国第一次针对地下水启动的大规模工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在经历了10年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之后,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前的2014年7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批复了水利部、  相似文献   

6.
10月10日,在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有关院士、专家和代表评审通过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建议书》。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共同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通过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要全面提升国家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范宏喜郭聪)记者日前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专题会议上获悉,未来3年,我国将新建(修复)地下水监测站点20135个,以形成完整统一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络,为国家层面水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支撑服务。这标志着由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开展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由于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志 《地下水》2012,34(5):71-7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地下水开发技术提高,人类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认识和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制订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措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地下水监测的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工程,开创了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两部协同建设地下水监测工程的新机制。监测站网布设是本工程项目的基础,通过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站网布设原则和要求,解决站网布设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由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立项申报,历经10余年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最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实施。项目财政投资20多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涵盖了全国7大流域和16个重要水文地质单元,共布设20401个地下水监测站点。项目的组织实施意义重大,事关地质环境、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民生问题。其中,钻探工程决定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的质量、运行效果及使用寿命。本文针对项目“地域分布广、施工战线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从组织管理、钻井结构设计、成井管材和钻进工艺选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网布设成果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宇红  周政辉 《水文》2017,37(5):74-78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建设,建设监测站20 401个,其中,水利部建设监测站10 298个,国土资源部建设监测站10 103个,有效监控面积达350×10~4km~2。站网布设遵循"满足需求、继承发展、全面布设、突出重点、方便管理、避免重复"的原则,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在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平原、盆地等基本类型区进行全面布设;在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海咸水入侵区等特殊类型区进行加密布设。通过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国监控区监测站平均布设密度达到5.8站/10~3km~2,站网布设基本满足现阶段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及地质环境保护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7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批复了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至此,我同第一次针对地下水启动的大规模工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在经历了10年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之后,已正式进人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监测工程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下水监测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监测、取样、洗井等紧迫难题,研发了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技术。该技术是在监测井管口安装一个具有多个功能组件的密封不锈钢盖板来实现自流监测井长期监测的各项需求。本文介绍了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技术原理、系统组成和安装流程及方法。通过山西忻州市地下水监测井现场示范及其他地区50余口井的工程应用,证实该技术可有效解决自流监测井井口密封、水样采集、洗井清淤和维护探头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密封效果好、不污染水质、操作便捷和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不同特征自流监测井地下水数据长期自动采集与传输,并可为类似井的封孔工作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单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设计并建设了黄淮平原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区单孔井深350m、多层(4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实现了单孔多层井孔设计、施工工艺、管材以及地下水自动监测技术集成等重大突破,为类似地区单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提供了技术示范,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章树安  卢洪健  孙龙 《水文》2023,43(1):1-5+23
概要介绍了国家标准《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标准》修订背景,对比分析了监测站与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信息监测与资料整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等主要内容。重点对标准修订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县级行政区地下水监测站网全覆盖、井口固定点设置、人工与自动监测比测误差精度、地下水动水位处理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标准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地下水站网布设、成井、信息自动监测、资料整编、信息服务和运维技术水平,为国家地下水监测二期工程实施及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林 《地下水》2014,(2):49-50
保定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不完善,监测和传输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监测工程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及优化配置职能、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及保护地质环境职能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实现对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分)在西辽河平原监测区共布设了国家级地下水自动监测井117眼,其中新建监测井93眼,改建机民井24眼,安装自动监测仪器117套。监测区控制面积57 000 km~2,主要监测层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监测层位最大深度为206 m。建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了地下水监测信息获取、分析、共享和服务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监测区地下水的监测频次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合理调度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泰安市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监测水段,加强地下水观测研究,增加水质监测等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我国地下水监测站网、监测技术、监测管理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针对目前地下水专用监测井稀少、密度低、监测技术落后、信息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就如何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提高地下水信息采集与传输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对提高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志  左强 《地下水》2018,(5):42-43
随着各有关部门对地下水监测工作重视程度提高,通过建设地下水专用监测井取代利用生产井、民井开展监测已成为趋势,地下水监测井与生产、生活等取水井工程有着相似的成井工艺,但是基于使用目的的不同,在具体建设技术要点上差异较大。通过分析监测井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具体研究监测井建设工程主要技术要点,为管理和生产部门经济、合理开展地下水监测井建设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下水监测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的地下水监测网点已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地下水开采区和主要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系统,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建立了专门从事地下水监测与研究的专业机构,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但是,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存在地下水监测点数量少、控制精度低、监测设施简陋、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落后等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