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紫木凼金矿床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氧化矿石中,金呈显微粒状自然金-显微金嵌布于褐铁矿,石英水云母,方解石的颗粒间或孔隙中,原生矿石中,金主要呈次显微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体,其次是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  相似文献   

2.
论变质岩区断裂构造对脉状金矿床的控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秋斌  范永香 《地球科学》1995,20(2):209-214
系统阐述了断裂构造对金矿床分布的多级控制规律,以及断裂构造对金矿化分带,工业矿体定位和金矿化局部富集的控制规律,详细论证了断裂构造活动地金成矿的继承性及金成矿多阶段定向演化的控制规律,并探讨了断裂构造控矿机制。  相似文献   

3.
Chry.  SJ 杨玉波 《世界地质》1992,11(4):125-136
本文研讨了在详细地设计冶炼实验和处理难选金矿石的最佳条件中,金矿物学平衡的意义。通过对32个金矿石和含金矿石的实验而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定量化的矿物学平衡程序。这个平衡程序是以特殊的氧化作用用鉴定可见金的百分比和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测定金矿物的特征为基础提出的。不可见金即胶体粒级金和固体中的金,这两者直接用氧化作用选剔测定效果不佳,用定量的离子探针微区分析(SIMS)可直接测定。这样就直接测定了所有的载金矿物,鉴定结果准确无误。本文选择五个例子作了介绍。目的之一是提供一个体系——通过鉴定金的赋存形式来研究金的矿物学程序,并有助于设计和优化选矿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4.
涂怀奎 《西北地质》1992,13(4):30-32
当前找金工作广泛开展,从区调到普查都发现了大量金晕圈、金异常。找金的主要问题是找到了金晕与金异常,特别是含金偏低的有利地质体,但没有很好结合地质观察进行地表槽、并揭露。这样很容易丢矿。有时虽作了少量揭露,但区调时单一按网格采样,没有结合有利地质体合理取样。找矿与取样的矛盾也很突出,在二沟地区普查时,由于在构造角砾岩中合理取了几个样发现了881、882号金矿化。分析与找金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没有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单一找金,缺乏利用其他副样分析金的手段,这也是当前找金的重要问题。现就找金时揭露、取样与分析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板金矿床属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平均成色930,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连生金和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铅矿及方解石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石英、方解石中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异,粒度以中细粒为主。  相似文献   

6.
豫西主要岩石建造的金丰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简述了豫西不同构造单元的岩石建造划分及性质。根据作者和其他学者1982年后获得较精确的金分析数据,计算了不同岩石建造的金丰度。据不同岩性或岩石建造的金丰度不同,探讨了金丰度的分布规律和部分金矿化机制。揭示出绝大多数岩石建造金丰度低于4.3×10~(-9)的维氏克拉克值。  相似文献   

7.
陕西金矿查勘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陕西省金矿资源作了简要介绍和评论,就控金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明了开发北、中、南三大金矿带的查勘方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金矿化探遇到了一个特殊的难题,即地球化学样品中颗粒金的存在造成的取子样代表性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金分析的重视性,而且还影响到对金异常的解释与评价。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为了探索解决这一问题长期努力的一部分。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了金颗粒分布与取子样误差的关系。发现金分析误差(主要由取子样引起的误差)在低含量和高含量的样品中小,而在中等含量的作品中分析误差大。这是由于(1)低含量(<10ppb)的样品中金的颗粒非常小,都是显微和越显微金,分布就均匀,故取子样误差小,分析的重现性好。(2)中等含量的作品,不仅有小颗粒的金,而且还有大颗粒金的存在,但由于金的含量不是很高,所以大颗粒金数目并不多,分布也就极不均匀,取子样代表性就差,分析误差也就大。(3)高含量的作品,由于金含量高,大颗粒金相对数目也较多,金颗粒在样品中分布就必较均匀,取子样误差小。通过几个实例的研究证明尽管单个样品金分析的重现性可能很差,但异常的整体可比性还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银洞坡金矿区天然介质中不同价态金的分布,不同价态金(Au^0、Au^+、Au^3+)的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与金的矿化特征及金矿床(体)剥蚀程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讨论了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中金的活化转移过程,将金的活化转移划分为初始期、主期和后期三个重要阶段。在金的主活化阶段中,主要表现为体活化和面活化两种形式。对金的活化作用类型、活化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查明金矿床形成的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指导金矿床预测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我国胶东、小秦岭等主要金矿带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金矿床成矿演化规律:1)金矿床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矿演化;2)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的成矿演化;3)成矿过程中不同矿化阶段的定向演化。这些规律对优选金矿床勘查靶区和矿床(点)评价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哀牢山墨江金矿与南乌拉尔山明加克金矿地质特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于两个不同造山带中金矿化特征的对比,认为墨江金矿与明加克金矿均具有造山带型金矿的一些特征,形成于造山晚期主构造带的逆冲走滑阶段,产于一级构造带的上盘,金矿化受二级和三级剪切张裂隙的控制。与明加克金矿不同的是墨江金矿的形成经历了更长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3.
胶东地区重要金矿床是以硫化物石英脉为主的和以硫化物蚀变岩为主的两类,对它们的成矿流体组分和温压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含矿流体均起源于下地壳,为玄武岩浆底热提供热( 部分流体)作用形成;其含矿流体上升演化成矿过程表现:以硫化物石英脉为主的金矿床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含矿流体降温降压结晶分异成矿,而以硫化物蚀变岩为主的金矿床则是流体发生沸腾作用成矿;成矿过程的温-压(能量)演化轨迹显示,大型矿床具有完整的P-T演化轨迹或具有沸腾特征,相对小的矿床一般不具完整的P-T轨迹.这项研究对深入认识胶东金矿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综合研究表明,W-Sb-Au型金矿床的赋矿层位形成于地壳强烈活动期(地槽期、地洼期)。富含钙泥质,凝灰质的砂板岩系是该类金矿床的有利控矿围岩。层间断层在其成矿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断层作用过程中发生的构造地球化学反应导致金的聚集成矿,伴随地壳演化而发生的构造成矿演化促使金等矿化元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牛翠祎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66-1273
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不均一,金矿主要产于稳定陆块边缘或稳定陆块内的活动带,形成了金的矿集区,成矿时代主要以中生代为主,其次为晚古生代及新生代,而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金矿床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从地质构造演化的角度探讨金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认为金矿的形成及分布受控于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不连续。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金矿控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克尧 《福建地质》2003,22(1):21-32
金矿系地质历史演化到一定阶段和特殊部位的产物,各类型金矿必然与特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在空间上形影相随,时间上相近,成因上密切相关。因此,系统地总结了地层、构造、侵入岩、火山岩等地质条件对金矿的控制特点,对福建省内在找金矿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Pb-Pb isochron data of more than 40 Precambrian polymetallic deposits,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re are four mineralization periods for the Precambrian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and the major copper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about 1800 Ma; there are three mineralization periods for gold deposits formed from Archaean to Proterozoic. By studying hundreds of lead isotope data from some Mesozoic continental subvolcanic Cu and Ag polymetallic deposits and fine-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lead single-stage evolution model or two-stage evolution model cannot give the true ore-forming ages but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ineralization and material sources of the deposits.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建之 《现代地质》2010,24(1):11-17
根据小秦岭地区太华群花岗-绿岩地体的形成和演化,通过太华群主要地层及岩浆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析,对金的演化和成矿地球化学、物理化学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本区太华群是金的矿源层,与金矿空间关系密切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体是太华群及其以下壳幔物质重熔形成的,它控制本区金异常及金矿的分布,但是岩体仅作为驱动金富集成矿的热动力,而没有提供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小秦岭金矿床为热液型矿床,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混合天水成矿。成矿热液属于弱酸-弱碱性,成矿温度为中偏高温。  相似文献   

19.
现代金成矿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揭示了矿床及其组合与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一样,是地壳变革的一个事件,因此从成矿环境地质方面可反演矿床及其组合的形成史,正确划分出与区域地壳演化阶段相适应的矿化类型;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的形成与右江幔隆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借用金成矿地球动力学的一些思想,用地幔隆起的观点分析了本区卡林型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辽南地区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区内产出大、中,小型金矿20余处。简要叙述了猫岭,五龙,四道沟,岫岩,新房5个金矿床的地质概况。讨论了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具有正常铅的同位素组成,其成矿年龄与辽河群变质年龄相当;第二类具有异常铅的同位素组成。在铅构造模式图上,上述5个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