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面向区域”的GIS控件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正江 《地理研究》2003,22(2):227-236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区域”GIS控件的概念———即以特定的地理区域为对象,将基础地理信息连同有关的GIS功能操作融合为一个可重用的程序模块,以Microsoft的COM(即“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基础,组织为“GIS化”的ActiveX控件。这种GIS控件,将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其核心思想是不仅封装了GIS的数据模型,必要的功能操作,而且封装了所有的基础地理信息。由于省去了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因而这种GIS控件可被广大非GIS专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者灵活、简便地用于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GIS功能扩充,也可用于构建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因而有利于GIS技术应用的普及。文章最后给出了有关陕西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樊风雷  王云鹏 《热带地理》2004,24(2):155-159
从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和普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几种成功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Map Objects控件和VB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中国矿情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图像叠加、空间分析、地图打印等基本的GIS功能,而且还实现了矿产资源的评价分析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旨在为研究中国的矿产资源提供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手段,同时在中国铜矿的地质分布、成矿条件、成矿机理、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使用ArcGIS做为软件开发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软件不具有报表制作和管理功能,而是借助第三方的专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来实现业务报表的开发与管理,即在ArcGIS中捆绑CrystalReports水晶报表进行报表开发,但此种模式具有很多缺点,不适合表头风格多变的具有中国特色报表的设计。在ArcGIS系统引入水晶报表的Corn控件,对在Crystal Reports9.0中设计好的.RPT文件进行操作来实现基于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报表管理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4.
GIS支持的土壤盆瘠化区域分异研究—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分异研究是区域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GIS在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中的应用是GI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应用的重要方面。以福建为例,在GIS技术支撑下,利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一个反映土壤养分贫瘠化状况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并输出福建土壤贫瘠化等级图,据此分析了土壤贫瘠化的区域分异特征,表明,GIS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具有先进性、区域分异研究工作的高效性和成果的实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旅游信息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平  陈同庆  黄耀丽  何素芳 《热带地理》2002,22(2):181-184,19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可以融合GIS软件和多媒体软件二者的优点,在实践应用中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文中从理论上探讨了GIS库中多媒体信息的链接和表达问题,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信息系统属库,依靠多媒体字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不依赖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一般利用地理信息控件实现地理信息功能,专业应用功能则直接在通用平台上开发或是插入其它的专业模型分析控件来实现。目前,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主要模式,该文阐述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详细介绍了ESRI公司推出的MapObjects控件,结合实例论述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地下水资源空间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的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区域分异研究是区域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 ,GIS在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中的应用是GI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应用的重要方面。以福建为例 ,在GIS技术支撑下 ,利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 ,提出了一个反映土壤养分贫瘠化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并输出福建土壤贫瘠化等级图 ,据此分析了土壤贫瘠化的区域分异特征 ,表明 ,GIS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具有先进性、区域分异研究工作的高效性和成果的实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当前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的两种主要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制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多媒体制作系统缺乏旅游地图的有效管理,空间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则缺乏旅游信息的多媒体表达能力。从实用性和普及性出发,集合二者优点开发模式具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因此,论文提出在同一界面下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1)在GIS中增加多媒体信息表达能力,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属性库,依靠多媒休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2)在多媒体系统中开发部分GIS空间查询功能。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技术在GIS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何新东  陈曦 《干旱区地理》2001,24(4):371-37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GIS的地理数据库是这些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的空间数据模型在表现地理对象方面的优缺点,提出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来解决地理对象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表示和存储,最后,对GIS数据库开发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面向GIS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空间信息分层组织与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法,该文从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概念角度,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简要分析大多数商品化GIS软件中属性数据的表达方式,指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实质上是从GIS数据组织的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提出地理信息分类粒度概念,并建立地理信息分类模型。列举了在不同视图下的粗粒地理信息分类方案和代码用途;提出并讨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国内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地理信息分类标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ArcView是美国ESRI公司研制的基于窗口的集成GIS系统,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为GIS应用提供了一个有伸缩性的软件平台和二次开发环境。Avenue正是基于这一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多种用途。文章介绍了基于ArcView平台的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NRSDIS)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探讨了系统界面设计和系统功能开发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在ArcView环境下建立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希望其在自然保护现代化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王学军 《地理研究》1997,16(3):70-74
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有效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展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使得迅速发展的空间分析得到GIS的有力支持,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Java环境下基于Hibernate的GIS数据库访问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关系型数据存储模式将GIS数据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于关系数据库中,分析Java应用程序通过JDBC和SQL语言访问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的GIS数据的不足,提出基于。Hibernate的解决方案,并给出地理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14.
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旅游地开发过程中,文化事项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即旅游文化开发是一个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并且缺少成熟的研究方法,具体到实践中可操作性还比较弱。在查阅了国内近20年中的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应用理论、开发实践、方法探索3个方面对国内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兴起代表了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它属于技术地理学的范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工具。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又依赖于地理学理论和实用模型的发展。进一步勾通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Optimal location search is frequently required in many urban applications for siting one or more facilities. However, the search may become very complex when it involves multiple sites, various constraints and multiple‐objectives. The exhaustive blind (brute‐force) search with high‐dimensional spatial data is infeasible in solv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because of a huge combinatorial solution space. Intelligent search algorithm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search. This study will demonstrate that genetic algorithms can be used with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spatial decision problems for optimally sitting n sites of a facility. Detailed popu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ata from GIS are used to facilitate the calculation of fitness functions. Multiple planning objectives are also incorporated in the GA program.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GIS neighborhood search methods. The GA method is very convenient in finding the solution with the highest utility value.  相似文献   

17.
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最  汤国安  闾国年 《地理学报》2012,67(7):867-877
地理学语言是人类理解、研究、表达与传播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本文根据地理学语言在结构、功能及其特征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结合地理信息本体论、认知论和语言学理论, 总结了GIS 语言的定义与基本属性, 阐述了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内容体系, 明确了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GIS语言实现了地理对象的语义定义、特征抽象、行为表达和时空运算处理过程的高度统一, 是地理学语言的高级形态;通过分析GIS 语言所具有的抽象性、系统性、严密性、确切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认为GIS语言的概念与体系结构的形成, 将推动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文中从数字技术的影响、学科范式的转变、发展导向和地理表达能力四个方面对GIS语言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ssue of link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into a GIS database structure to investigate the land-use changes in a rural-urban region over a thirty-five-year period. More specifically, it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a programming package developed to build temporal topology in an historical land-use GIS database to efficiently perform spatiotemporal queries. The program was created within the MapInfo environment using MapBasic language.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rate of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land use and zoning regulations, and land-use succession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was also developed to easily address spatiotemporal queries to the database. This approach represents a flexible and performing tool for scientists and planners who need to efficiently capture essential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geographical inquiry and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rational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ask-oriented hypertext GIS interface (HyperArc) are described. HyperArc is a fully functional interface on an Apple Macintosh computer acting as a client to a host computer running the ARC/INFO GIS. The package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the HyperCard package, and makes full use of the Apple Macintosh WIMP interface, enabling the user to perform a range of standard ARC/INFO tasks, including a variety of map displays and data queries. The key advantage of this kind of interface is that it permits the creation of tasks or sets of spatial procedures which can be easily customised and executed by the end user without any knowledge of the system command langu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