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媒体形势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地震科普、地震速报数据等地震信息已经成为地震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建立地震微直播信息发布平台窗口,可以及时发布地震速报信息、震情灾情、应急救援和地震产品,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地震信息服务。本文意在充分发挥地震微直播媒体资源服务多元化优势,多渠道获取地震信息,谋划专业栏目,科学梳理地震应急信息,研究可操作性强,具有实用意义的地震微直播信息服务平台,配合地震应急启动响应,实时提供最新的震情灾情和地震信息服务,完善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地震应急信息服务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震速报是地震部门一项重要地震信息服务职能,地震速报信息传播效率影响着地震系统的社会服务能力。本文结合当前地震速报概况和地震速报信息内容特点,对地震速报在各类平台的信息内容形式、技术服务特点进行分析,提供不同层次的地震速报信息服务需求,实现地震速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服务价值,为提高地震行业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的汇集和共享,国家测震台网开发了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该系统利用简易信息聚合(RSS)技术实现了全球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的汇集,速报过程、地震参数综合展示及地震速报信息的共享与发布。可利用这些数据开展进一步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地震自动速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灾备中心作为我国地震速报业务功能备份中心,主要承担我国地震速报业务的功能备份和全国测震数据实时转发服务。本文介绍了国家地震速报灾备中心平台的技术构成、业务数据库系统、承载业务功能及流程等情况,对平台的技术特点和功能特性进行总结,通过对平台应用成效的初步统计分析,提出了平台的下一步完善计划。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地震速报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地震速报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是把EQIM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地震信息自动发布平台、发布子平台等实现一体化集成。系统建成后,实时获取各类地震速报结果、自动规范生成多种类型的地震信息,实现地震速报信息的规范、实时、多手段智能发布。通过扩展发布服务、对接地震信息数据,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预警工程”)紧急地震信息对外服务要求,针对国家预警工程建设多算法多中心融合决策的主要技术难题,结合地震监测学科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学科管理需求,地震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迫切需要一个用于地震预警、参数速报和烈度速报分系统产出一套全国统一结果的融合决策平台。在国家预警工程定制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融合决策平台,其作为国家预警工程数据处理系统与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关键信息通道,负责汇集融合国、省两级多中心地震预警和速报分系统的多套处理算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多个处理结果的同一地震事件判断及其可靠性判定,基于多个策略的信息优选和融合决策处理,产出融合决策后唯一、可靠、及时和准确的预警和速报信息结果。该结果经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布平台对外发布,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和特定专业用户可以基于收到的地震预警和速报信息进行防灾避险或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实际工作需求,针对国家台网在全球地震速报中缺乏专门的地名查询系统,通过对国家台网实时、人机交互处理子系统和全国速报信息交换平台(EQIM系统)的相关协议和数据接口进行研究,并结合地震速报相关规定中对地名的要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提供的Arc GIS Engine(AE)组件技术,采用Visual.Net开发平台和COM组件技术,来实现获取地震地名信息的功能,开发设计一套用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地名查询辅助系统,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安徽省地震台网速报工作的基本流程,并对影响地震速报工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为排除这些影响因素,开发了安徽省地震速报平台.文中对软件功能及操作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搭建该平台的意义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新疆测震台网地震速报现状,基于新疆地震信息互联网门户网站,使用网站脚本、EQIM地震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库和软件编程技术,通过扫描和采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测震台网中心测算的最新地震速报数据,实现在网站上自动发布新疆行政地区的震情速报信息。  相似文献   

10.
震后快速获取发震信息和灾区受灾情况,对于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后灾害评估和救援决策至关重要。得益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实施,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立了国家中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汇集并交换全国预警实时波形,分析、判断、加工实时波形数据,及时产出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基本参数和震源参数等信息产品,并将其推送到紧急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分钟级参数速报和烈度速报,在泸定 MS6.8 等强震袭来时均成功发布预警信息,为防震减灾及应急救援等提供有力保障。本文详细介绍该平台的整体情况及其所包含的分系统功能,并讨论目前平台的技术特性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综合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the seismic network has been changing rapidly, in that the capability of instruments, technological systems and network density are approaching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observation data has been accumulated. How to apply these resources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saf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orth studying. In order to improve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extracting valuable precursor information, improving earthquake rapid reporting ability and extending rapid intensity reporting function are key issues. Integrating network resources, building unified standards and a multifunction seismic monitoring network are preconditions of establishing a public safety service platform and earthquake observation resources w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fields of engineering, ocean,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us,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ismic network are exploring monitoring resources, enhanc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nstructing a technological platform and enlarging the service field.  相似文献   

13.
展望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设备性能、技术系统、台网密度正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如何利用这些监测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提取有用的地震前兆信息、提升地震速报能力、扩展烈度速报功能是地震监测台网为地震预报和地震应急服务的重点;整合台网资源,构筑统一标准、多用途的地震监测网络是建设公共安全服务技术平台的前提;工程、海洋、气象、环保等是地震监测资源的主要服务领域。因此,开发监测资源,加强自主创新,构筑技术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是未来地震监测台网为社会和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接口技术和第三方代码托管技术,设计湖北省震情速报微信公众平台。该系统对EQIM数据库时时监听,产出权威地震信息;实现地震查询、科普宣传等功能,为地震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提供交互平台;地震自救、灾情上报等功能可为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信息传播已进入实时、全面、多维的公共服务时代,单一媒体地震信息服务已无法满足政府、社会公众和地震行业需求,地震信息向融媒体公共服务模式发展。本文对地震信息内容服务需求及特点、地震媒体平台功能特色、融合式媒体信息服务模式等进行分析,对地震信息融媒体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地震信息服务效率与用户满意度,促进地震信息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情,着眼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地震安全信息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探讨把防震减灾工作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救灾的创新和转变。以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为目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国家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提供先进的关键技术支撑,不断提高地震行业应对地震灾害的基础信息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地震行业中各个业务技术系统的功能,使防震减灾成果更好、持续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7.
政务新媒体是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应对舆情和提升服务能力的一把金钥匙,建立媒体矩阵是提升地震系统新媒体整体覆盖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益尝试,是解决地震事件应对过程中信息快速发布、快速辟谣的有效方式。作者通过对地震事件新媒体矩阵现状、发展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趋势判断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震事件新媒体矩阵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新媒体是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应对舆情和提升服务能力的一把金钥匙,建立媒体矩阵是提升地震系统新媒体整体覆盖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益尝试,是解决地震事件应对过程中信息快速发布、快速辟谣的有效方式。作者通过对地震事件新媒体矩阵现状、发展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趋势判断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5G技术高速发展带来了一场数字技术革命,这对防震减灾信息的传播与服务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防震减灾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工作,既关系到现实民生,又影响到社会秩序稳定,其科普宣传活动和知识内容需要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公众对科普工作、科普知识的关注也呈现出一种指数级的增长趋向。本文通过对已有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形式的分析,对5G技术如何助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内容、形式、媒介和理念等进行思考,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注入活力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