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光如梭,往事历历在目,转眼30年过去了。记得刚毕业来到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时,才20出头,所学找矿专业想在这里大干一番事业,为祖国地质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据我所知,这是一支转战南北,为祖国铀矿地质事业从华东、中南等地调入青海组建的队伍,父辈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祖国的铀矿地质事业奋斗终身。踏进单位的大门,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地质单位已于1984年开始转向民品生产,地质工作暂时进入滞缓阶段,单位的经济发展全面转向民品发展,我的心也随之衰落下来,没有了心爱的地质事业我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地质工作会议,各省辖市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地勘主管单位以及省内知名地质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我省地质事业发展大计,这是我省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刚才,大会对"十五"期间的地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李春昱--写在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父亲李春昱是一位地质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从事地质工作达64年之久。在他就要走到人生尽头,处于弥留之际的最后几天里,还念念不忘地牵挂着他那终生热爱的地质事业的发展,他那无法割舍的板块构造学说的未来。在即将到来的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深深沉浸在对父亲无限追怀的思绪中。父亲已离开我们  相似文献   

4.
我19岁到原河南省地质局物探队参加工作,现在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地震三院的院长.至今我已在野外干了整整40年.40年来,我和我的地质队兄弟姐妹们,南征北战,风餐露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煤田地震勘探项目.这其中,有成功时的喜悦,有困难时的痛苦,也有对家庭的愧疚.但是作为一名地勘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为国家能源建设、为河南煤田地质事业的发展做点贡献,我觉得,值!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地质队员,我有幸学习了《温家宝地址笔记》,并联想到自己地质工作的经历,感受到了国家地质工作发展历程。战略转移我属60后,自1982年走进地质系统,在地质系统工作已30多年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发矿业"成为地质工作的代名词,找铁找铜铸就工业的骨骼,找油找气延续工业的血脉,矿业为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青藏专项"实施以来,大量省外地勘单位积极进驻我省,广泛参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及矿产勘查工作,使我省地勘工作逐步呈现"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态势。据统计,今年在青工作的省外地勘单位80家(含合作、协作单位33家),从业人员达到6000人。外省地勘单位进入青海从事地质勘查,缓解了全省地勘技术人员紧张局面,为青海"358地质勘查工程"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做好对省外地勘单位的服务和监管工作,了解省外地勘单位对我省地勘项目管理及激励政策等的意见建议,我局按照省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幸接触了人与地球丛书,是由中国地质协会和沈阳出版社共同策划的科普丛书,单位一共发了四本有《走近沙漠》、《解读森林》、《触摸山脉》、《凝望海洋》。说实话,单位刚刚发下来的时候,一直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偶尔翻开其中一本《走近沙漠》,书中内容却给我带来很大震撼,也直接影响了我对所从事的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地质工作会议,各省辖市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地勘主管单位以及省内知名地质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我省地质事业发展大计,这是我省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刚才,我们对“十五”期间的地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总结过去的地质工作、研究今后地质工作的这一刻,我代表省政府,向地勘单位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向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所经历的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人生长河冲刷中渐渐淡忘、远去。可是野外的那些故事,却是我不曾忘记的。大场那片一望无际的蓝天,还有那空中飞翔的雄鹰,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去年是我野外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也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常年与大山为伍,面对艰苦寂寞及繁重的工作任务,真正使我体验到了地质工作的不易,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指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对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还指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按照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根据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特别要突出一个地位,加快两个分离,促进三个发展,实现四个突破,强化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停的轮回,而他们的工作也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对于他们来说,刚过完年天气寒冷,不适合野外工作,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当别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时,地质郎出发了。他们背上行囊,走出家门,走向远方,开始新一年的征程和远行。每当食堂吃饭的人少了、办公楼人少了、篮球场打球的人少了,说明地质郎都已经出野外了;每当食堂吃饭的排起长队、办公楼人多了、篮球场打球的人多了,那是他们回来了,见到他们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是那么黑、那么憔悴沧桑、那么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很少有人注意他们,他们那么平凡,那么默默无闻,想起大学古生物老师说过这么  相似文献   

12.
正厅党组下发《意见》后,我局提出以"五个国土"为中心,着力构建"四个机制",确保"五个国土"在王屋山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构建全市上下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共同责任机制。我局积极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融入地方中心工作,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并争取支持。例如,成立济源市土地管理委员会,专题研究土地出让工作;成立济源市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整改落实济南局反馈情况;由市政府牵头,各单位迎接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四年一次  相似文献   

13.
我的地质梦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是每个人的梦,要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地质队,虽然分工不同,不能和地质人员一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国找矿,但我依然为自己身为一名地质人而自豪。刚来单位的时候,老师傅就告诉我们,地质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份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的工作,地质人为了给国找矿,舍小家为大家,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地质人  相似文献   

14.
我的地质梦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是每个人的梦,要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地质队,虽然分工不同,不能和地质人员一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国找矿,但我依然为自己身为一名地质人而自豪。刚来单位的时候,老师傅就告诉我们,地质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份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的工作,地质人为了给国找矿,舍小家为大家,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地质人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地质工作和地勘队伍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改革与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2000年以来,我省各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积极探索不同的地勘队伍管理体制和机制,追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在基础性地质调查、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等方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但是,地勘队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和体制创新工程,如何理性分析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使新的地质勘查生产关系适应新的地质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是我们在推进地勘队伍改革中急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群众路线是党执政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于地质战线来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弘扬地质工作的优良传统,促进找矿实现新突破.多年的实践证明,"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作为地质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培养敢打硬仗的地质队伍、推动地质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秋叶     
我是一名地质绘图员,从事地质事业已经18年了,但说来惭愧,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我却从来没出过野外,每到五月份,就看着野外分队的同志忙碌地准备行李物品,出野外,几个月后再见到他们有的黑了,有的瘦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有时看到他们收队回来显得很疲倦,就问他们在外面是不是很苦,他们总是淡淡的一笑说:“还行”。我不禁有些向往,想象着那山高、树绿、鸟鸣画一般的野外生活。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因工作需要我被分到了第四分队,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野外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三月的颜色     
正三月,我走在阳光下。路边的草丛露出了青翠的笑脸,一阵风吹过,闭目伫立,尽是春天的气息。披翠裹香,我缓缓前行。这是初春的季节,到处开始燃烧解封的激情。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忘了开怀大笑,忘了看路边的风景。也许,什么都从未改变过,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态,以至忘记收获快乐和满足。就像三月,带给  相似文献   

19.
时空穿越到50年前: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让我回到1968年10月的一天,刚满6岁的我和从事地质工作的父母一起,跟随地质队搬迁到淳安县梓桐镇下坑坞村,一行人来到一户农家的羊圈前,我看到一头山羊还在里面向外张望,但经过一番清理打扫,这个羊圈就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住处。第二天,刚背上书包才两个月的我,转学到五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的小学里上课,开始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那山的谷风、是那山谷中的羊圈,让我感受到父辈寻找矿产资源的艰辛,让我感受到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我19岁到原河南省地质局物探队参加工作,现在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地震三院的院长。至今我已在野外干了整整40年。40年来,我和我的地质队兄弟姐妹们,南征北战,风餐露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煤田地震勘探项目。这其中,有成功时的喜悦,有困难时的痛苦,也有对家庭的愧疚。但是作为一名地勘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为国家能源建设、为河南煤田地质事业的发展做点贡献,我觉得,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