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三十日,国家计委地质局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了“小口径钻进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地质局以及有关地质队、工厂、院校、科研单位和兄弟单位的代表共二百零四人。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及中央文件。集中批判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已复礼”的反革命纲领。批判了反动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冶金工业部和国家计委地质局分别委托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和地科院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稀有稀土元素地质科研工作交流会》,1972年12月5日至23日在贵阳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部门的149个单位,190多名代表.会议学习了马恩列斯、毛主席以及中央负责同志关于科研工作的论述,以批修整风为纲,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所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等反动谬论.贯彻毛主席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地质局矿山测绘管理工作会议于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区测、石油、物探、水文、测绘等地质队和专业队以及综合研究队、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西安地质学校、地质局有关处、室等十九个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九人。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学习了有关文件及《人民日报》社论,狠批了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6,(2):36-41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小口径钻进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人造金刚石钻头和扩孔器成批的投入了生产试验,并在使用中打出了较好的水平。为了攻克复杂地层、大力发展小口径钻进,根据原国家计委地质局的指示,我们两个单位共  相似文献   

5.
1977年2月1日至7日,在桂林召开了冶金部人造金刚石及钻头经验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冶金部有关单位及兄弟部协作单位23个、代表59名.冶金部林副部长、广西冶金局王局长接见了代表并讲了话.桂林市科技局、桂林市金相热处理攻关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人造金刚石单晶和"聚晶体"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人造金刚石的质量,受冶金部地质局委托,冶金部地质研究所于1982年5月12日至27日,在桂林主持召开了人造金刚石单品质量检测技术座谈会. 会议总结了冶金地质系统多年来检测工作的经验;提高了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统一了认识和操作方法:讨论了《JB2082人造金刚石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在全国胜利开展的大好形势下,《北祁连山地区铬铁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协作会议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青海、甘肃省地质局及有关队(所)、兰州大学、西北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四十名代表。国家地质总局生产组、科技组及青海省科委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学习了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和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以阶级斗争为纲,  相似文献   

8.
1972年12月5日至11日冶金部在锡矿山召开了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座谈会.参加的有冶金部、一机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地质局、二机部所属的25个科研、生产及教学单位共64名代表.座谈会以路线斗争为纲,结合建国后冶金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讨论了开展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试验研究工作的意义.座谈会期间,代表们总结和交流了工作经验,参观了孕镶和聚晶人造金刚石钻头及新设计的人造金刚石坑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冶金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及经验交流会议,于1983年3月10日至16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冶金地质系统找矿有功单位的代表,各公司的负责同志和主要野外队、黄金工程兵部队的代表,以及有关冶金地质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350余人.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有关专家,以及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的同志. 冶金部地质局局长朱国平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依靠科技进步,争取更大成果”的讲话.  相似文献   

10.
人造金刚石钻探,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指引下,各有关单位团结协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研制、试验成功了人造金刚石钻头,并在钻进工艺等有关技术环节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或突破.随着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的逐步推广,必将促进冶金地质钻探面貌的大改观.从而加快冶金资源勘探的速度;由于钻头用的是国产人造金刚石,作为这项新技术基础磨料的金刚石的需求,就可以完全立足于国内,所以说,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的试验成功,是有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为了逐步推广这项新技术,冶金部于一九七四年十至十一月举办了人造金刚石钻探学习班,由中南矿冶学院、长春冶金地质学校、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供教材和参加讲课.本刊辑录、整理了这一教学讲义,编入《钻探讲座》,拟于一九七五年内逐期刊登.希望广大读者阅后随时提出宝贵意见或要求,以便据以改进.使我们尽可能地作好这项新技术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加速磷矿地质工作,国家计委地质局和石油化工部化学矿山局,于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到六月四日,在武昌召开了全国磷矿地质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化工局,有关地质队、设计院、生产矿山、地质科研、有关院校,以及国家建委建材局、冶金部、二机部、中国科学院,山东荣城县、辽宁复县、福建长汀县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二百八十六人。  相似文献   

12.
受冶金部科技司、地质司的委托,由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和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联合主持,于1974年2月26日在湖北大冶金牛镇召开了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科研协作会议.到会的计有冶金部、一机部、科学院、北京市、山东省建委所属的地质勘探、矿山、院校、科研、制连部门的25个单位,79名代表.会议以批林枇孔为纲,首先传达了关于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计委地质局和省地质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勘探技术研究所以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队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于一九七○年七月因陋就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国家地质总局于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北京市密云县召开了第一次地质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处)、专业局、研究所、地质学院、地质仪器厂、探矿厂和部分地质队等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一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公议全体代表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全国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的主要文件,总结交流了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经验,研究了组织协调地质科技情报工作以及建立、健全地质科技情报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1976,(1):12-13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引下,陕西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与临潼东风电热元件厂共同研制的扩孔器,配合601厂生产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我队在11号机二个钻孔同时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低温电镀人造金刚石扩孔器效果良好,磨损正常,取得了可喜的新成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5,(2):20-26
钻探设备轻便化是广大钻探工人多年来的深切愿望。1970年,国家计委地质局下达给我厂设计、制造200/40螺杆泥浆泵的任务。几年来,我们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与鞍钢地质勘探公司、河北省地质局三队、北京宣武区橡胶三厂、河南地质三队等兄弟单位共同协作,坚持大搞内外“三结合”,四年多来四次修改设计,进行了四次野外队生产性试验,终于使螺杆泵初步达到了设计性能。1974年10月7日—12日,国家计委地质局在鞍山市召开了鉴定会议,认为该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机械事故少、安装搬迁方便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冶金工业部三月二日至八日在邯郸召开了地质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区)冶金局(厅)地质勘探单位及直属企业的勘探队,有关院校等单位的代表共三百余人。河北省地质局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地质部铬铁矿和超基性岩标准样品数据定值鉴定会,于1979年10月10至19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实验室和有关研究所的代表。中国科学院、冶金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国家标准和计量部门、商检系统和有关大专院校等单位应邀出席了会议。共61个单位,107人。会议对地质部系统第一批标准样品——两个铬铁矿和两个超基性  相似文献   

19.
由地矿部科技局主持召开的“商丘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攻关研究成果推广交流会”,于5月25至30日在商丘召开,历时5天。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局、国家计委农业区划局、中国地质报、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院校、科研单位、各省(区)地质局、水利厅、水文队、地下水工作队等单位的代表共125人。会议由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介绍了商丘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  相似文献   

20.
1972年9月11日至25日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水晶生产管理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学习毛主席有关教导,贯彻国家计委(72)32号文和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解决水晶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会议遵照毛主席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指示,认真学习了有关中央文件,并联系实际开展了革命大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