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按照电接风向风速计技术要求,“风向风速计感应器的风杯及风向标应当保持平衡,其风杯的平衡套与风向标的平衡锤应固定并加封.”而我们在日常的仪器检查、维修工作中,却容易忽略风杯及风向标平衡性的检查、调整.有时一台风向风速计从出厂使用起,就很少或根本不检查、调整风杯及风向标的平衡性. 尽管风向风速计在出厂时,其风杯、风向标的平衡性都经过调整合格,并经过严格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三例不同的风向、风速仪器故障进行了分析处理,总结出在风的观测中两点建议:一是观测中要注意观察自动站数据与室外风向标及风杯转动是否相一致;二是要注意自动站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即风的显示器)进行对比,遇有仪器故障能够及时发现排除。同时要注意风仪器的定期维护,保障风杯、风标板不变形,轴承转动灵活,信号传输线路畅通。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同市所辖8个站1962—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大同市土壤开始冻结期、完全解冻期、冻结期及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51年中大同市冻土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 开始冻结期推迟,解冻期提前, 冻结持续期缩短的总体变化趋势,冻土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局地因素对最大冻土深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辽宁省1981—2009年主要河流冻结和解冻日期观测资料,分析河流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封冻期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辽宁省各流域河流平均冻结日期最早出现在11月3日,最晚在11月15日;河流平均解冻日期最早出现在3月15日,最晚在3月30日;平均封冻期为120~146 d。1981—2009年河流冻结和解冻日期分别呈显著的推迟和提前趋势,封冻期呈显著减少趋势;冻结日期的早晚受11月最低气温的影响较大,同年3月地面温度的升高对解冻日期的提前影响最大,封冻期的长短对11月至次年3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结冰期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风传感器易被雨(雪、雾淞等)冻住而无法自动观测的问题,在分析、改进现有风传感器防冻装置设计缺陷的基础上,采用面状加热和智能双温控等技术,设计了风传感器智能防冻解冻装置,将防冻解冻、智能控制等功能集成。经试验分析和业务应用表明,该装置既不影响风向风速数据采集准确性,又有热效率高、业务实用性强、防冻效果好等特点,可适用于我国多数气象观测站风传感器的防冻解冻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对青海省4个农气观测站的土壤表面开始冻结和解冻期现象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因青海地形复杂而各地气象条件不同自然物候始冻结和解冻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2)最初至最后的自然物候现象出现呈现出作物生长季延长的趋势。3)全省土壤表面平均开始冻结期的响应:3—9月平均气温升高1℃,冻结推迟2.3d;3-9月总降水量增多10mm,冻结推迟0.4d。4)全省土壤表面平均开始解除冻期的响应:上年10月至当年2月平均气温升高1℃,解冻提早2.5d左右,上年10月至当年2月总降水量增多10mm,解冻推迟2.3d。全省土壤表面开始冻结至解冻平均间隔日数:上年10月至当年2月平均气温升高1℃,冻结至解冻平均间隔日数缩短1.8d;上年10月至当年2月总降水量增多10mm,则缩短6.7d。5)各地土壤表面开始冻结和解冻期自然物候在农林牧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动气象站风杯因其结构上的特点,在气象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容易被冻住,如观测员不能及时发现,会延误故障排除时间,使记录长时间异常。分析河北保定和易县两站出现的自动站风杯冻住时的气象条件,以供其他观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EN型数据测风仪是目前部分基本观测站采用的自动记录风向风速的仪器,传统的EL型测风速是通过风杯转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来测定风速,而EN仪的风速记录是通过感应器风杯带动发动机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作为主机的风速信号,通过不同的频率来测定风速值,并自动记录;而风向的测定基本与EL型一致,是通过风向标带动的接触器与固定方位块组成的开关信号作为风向信号.  相似文献   

9.
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至零度或以下时,电接风向风速感应部份就易冻结而中断记录,要使记录完整无缺,观测人员就得随时爬上风杆排除冻结物,有时晚上也如此,才能确保夜间记录不缺测,然而却带来观测员人身安全问题,增加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是尚未爬过风杆的当班员,一旦出现凝冻天气便提心吊胆,为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防冻防潮罩”解决了因电接风向风速感应部份冻结而使记录中断的棘手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观测人员冬季爬风杆危险的烦恼。我站1996年卫月11~27日连续17天雪凝天气,如果不是加防冻…  相似文献   

10.
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速感应是利用交变电流速度测验器的原理,在风杯轴下面固定一个磁钢,磁钢外面套有一个定子线圈.当风杯轴由气流推动风杯转动的时候,带动磁钢在定子线圈中转动,这时定子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线圈中就有交流电压输出.当风杯随风速大小而转速变化时,交变磁场的输出电压也随着变化,  相似文献   

11.
解冻速率对作物霜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工霜箱研究霜冻危害.霜箱温度控制在-1—1℃,分别模拟解冻速率为0.3℃/10min和1.6℃/10min时的辐射霜夜缓慢降温过程.结果表明霜冻危害程度受作物种类、冻结温度、结冰进程和解冻速率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缓慢解冻可能使受冻组织恢复,但在另一些条件下则不能.对于不同耐霜性的作物,防霜的着眼点应该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中国季节性冻土与短时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博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08,32(3):432-443
在对中国冻土气象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冻土深度的空间变化, 以及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也分析了以上各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冻土分布广泛, 在我国东部的长江以北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均有分布; 其中季节性冻土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 冻结一般从秋季开始, 冬末春初冻结的面积和深度达到最大, 春季逐渐开始融化, 夏季冻结的面积和厚度达到最小; 冻土的冻结过程和融化过程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整个中国地区冻土的融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比冻结持续的时间长, 也更为复杂, 这与地形及土壤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中国冻土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 冻结日期推迟, 融化日期提前, 冻结持续期缩短, 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的总体退化趋势, 冻土的主要转型时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3.
翟开富 《广西气象》2007,28(A01):99-99
EN型数据测风仪是目前部分基本观测站采用的自动记录风向风速的仪器,传统的EL型测风速是通过风杯转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来测定风速,而EN仪的风速记录是通过感应器风杯带动发动机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作为主机的风速信号,通过不同的频率来测定风速值,并自动记录;而风向的测定基本与EL型一致,是通过风向标带动的接触器与固定方位块组成的开关信号作为风向信号。  相似文献   

14.
我省已建成的45个自动气象站目前已全部投入双轨业务运行,运行中发现,许多台站的自动站和人工站的风向方位仍有一定的偏差。造成偏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自动站安装过程中风向标对北时不够精确,也有部分站是因为人工站风向感应器没有对准正北.  相似文献   

15.
青岛地区8月一次海风环流实例分析和WRF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贞  高荣珍  张进  徐晓亮  盛春岩 《气象》2009,35(8):76-84
根据青岛地区2006年8月份浮标站、岸基站和陆地站观测资料及探空加密测风资料,分析了8月21日到22日一次典型的海、陆风环流过程,并进行了WRF数值模拟和检验分析.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海、陆风环流在垂直方向分别具有闭合环流,海风环流发展高度远高于陆风环流,海风环流午后发展最强盛,海风在底层最先发展并在底层最先消失,风速大小随高度减小,发生海风环流时青岛站与浮标站的海陆气温差在4℃以上,海风环流向内陆推进大约40多千米;WRF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海风环流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并揭示了海风环流与半岛北部相向风场的相互作用,在半岛中部地区存在辐合上升区.  相似文献   

16.
谨防风速失真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杯轴上部有一小轴承,在正常情况下,轴承内钢球润滑,风杯转动灵活,但使用日久,轴承内润滑油粘稠,阻力增大,造成风小时风杯不转、风大时转速变慢,致使风速失真。修复的方法是,卸下风杯,小心地取下轴承上盖,用缝纫机油或钟表...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人工增雨水滴冻结实验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绍忠  酆大雄 《气象科技》2005,33(5):451-455
介绍一个改进的水滴冻结实验装置,它由冷腔、冷腔温度控制、水滴冻结信号检测及记录、循环散热和冷环境箱等几部分构成.实验时,将被测水样分散为数十个均匀水滴,分布在涂有硅油的冷板上,温度控制系统使水滴温度线性降低.由于每个水滴中所含冰核引发水滴冻结的温度不同,群滴将会陆续发生冻结.利用水滴冻结释放的潜热和帕尔帖效应,在笔式记录仪上自动地连续给出水滴冻结事件的脉冲信号.对某种水样进行多次的冻结实验得到其水滴冻结温度谱,按Vali给出的方法可以推算该水样中冻结核含量.用该装置曾对北京地区各类降水做过冻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降水的冻结核浓度的温度谱有明显差异.如能对播云催化作业前后的雨水进行采样并在此装置中进行冻结核浓度的检测,有望为人工影响天气效果的检验提供一个新的物理判据.  相似文献   

18.
朱世恒  何晓庆  朱平 《气象科技》2016,44(6):902-906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春两季多遭受冻雨灾害,自动气象站的风向风速传感器容易因冻结而无法正常工作。针对冻结故障的实时检测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QZ-TF型风传感器的故障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检测风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实现对传感器实时状态的监控。同时,结合具体的故障诊断算法,能够快速判断风传感器是否被冻结。系统的核心硬件电路、软件算法可分别集成在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数据采集电路和嵌入式软件中,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的特点。经验证,该装置能够实时检测风传感器冻结故障,且工作稳定,检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规范规定,“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立即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部下2-3 mm处剪断……”.在冬季,中午的气温往往回升到0℃以上,湿球纱布解冻.这时是否要立即更换纱布,规范并未作明确的规定.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在湿球不结冰情况下湿球纱布剪与不剪时的湿度观测对比试验,积累了几百次观测资料,得出以下事实: 1.在湿球不结冰情况下,纱布剪与未剪时的读数总体数学期望差异不显著,其差值范围为±0.3℃. 2.不同的相对湿度时,不同的润水提前  相似文献   

20.
李宜章 《气象》1995,21(1):57-57
湿球溶冰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湿球纱布何时剪短为宜笔者下台站检查工作,曾发现某站的气温达-1.2℃,但湿球纱布仍然没有剪短。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当气温达0℃以下,虽然湿球球部的纱布不一定冻结,但水盂内的水会冻结,促使湿球纱布浸人水中的一段也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