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极谱分析文献始于1922年。捷克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Heyrovsk在这一年发表了第一篇极谱分析论文“使用滴汞阴极的电分析方法”。1925年Heyrovsk与日本极谱学家志方益三一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极谱仪。1934年Ilkovi对极谱的反应过程给出了数学解释,导出了Ilkovi方程。1943年Brdika与Wiesner开始了电  相似文献   

2.
张立群 《岩矿测试》1985,(2):169-173
有机试剂在极谱分析中的应用使得极谱方法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这不仅使某些在氢之后放电的金属元素(如稀土元素)能够用极谱法进行测定,同时使分析的  相似文献   

3.
在极谱分析中,判断所产生的极谱电流的性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之一。前人为研究极谱基本理论已提出一系列的实验方法,人们从介质pH、缓冲溶液性质,电活性物质浓度、表面活性物质、温度及(经典极谱上)汞柱高度等因素对极谱电流的影响以及由电毛细管曲线和i—t曲线形状的变化来判断极谱电流的性质。 示波极谱技术的出现使极谱分析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已全面普及示波极谱分析方法。许多新的极谱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催化极谱、络合物吸附波)均在示波极谱仪上进行。示波极谱有不同于经典极谱的特点(如外加电压的快速扫描,单汞滴的电极过程等),因此在应用前人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电极过程时应注意所采用的极谱技术。 应用示波极谱来判断所研究的极谱电流性质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亚提出相应的实验方法,如从示波极谱波形状的差异,阴阳极化曲线的峰电流及峰电位的不同,lgi—lgv(v为  相似文献   

4.
有机试剂在极谱分析中的应用使得极谱方法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这不仅使某些在氢之后放电的金属元素(如稀土元素)能够用极谱法进行测定,同时使分析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在国产示波极谱仪上可测  相似文献   

5.
杨静勤 《江苏地质》1998,22(3):141-143
回顾了极谱分析工作的创始阶段,叙述了近50年来,极谱分析工作在有色金属、稀有元素矿石分析中的应用成果,介绍了极谱分析技术用于选矿、区域化探、标样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治良 《地质实验室》1992,8(4):226-227
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1-5]系催化动力学分析的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金属元素的催化反应一示波极谱法已有研究报道^[1-7],但非金属元素(碘)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法还少见。  相似文献   

7.
张立群 《岩矿测试》1983,(2):158-160
1922年创立极谱学以来,极谱工作者从仪器上作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为了克服溶液的内阻产生的电位降和电容电流,消除电解时间对电解电流的影响,Oldham于72年提出了半积分极谱法。75年由Goto在半积分极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微分极谱法。随后又发展了1.5次和2.5次微分极谱法。这类极谱方法被统称为新极谱法,新极谱法实质上是在电解池输出电流的处理上作了改进。 新极谱理论 Oldham等首先讨论了电流的半积分值,导出半积分值m与去极剂浓度C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Goto等又讨论了电流的半微分值并导出了1.5次2.5次微分值与去极剂浓度C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1922年创立极谱学以来,极谱工作者从仪器上作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为了克服溶液的内阻产生的电位降和电容电流,消除电解时间对电解电流的影响,Oldham于72年提出了半积分极谱法。75年由Goto在半积分极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微分极谱法,随后又发展了1.5次和2.5次微分极谱法。这类极谱方法被统称为新极谱法,新极谱法实质上是在电解池输出电流的处理上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9.
大地电磁法正演中多重网格法求解的广义傅里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测和分析多重网格法用于大地电磁法正演计算的收敛效果,对多重网格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广义傅里叶谱分析。通常情况下,系数矩阵的傅里叶谱是复数,为了直观地判断、提取收敛信息,将谱转换到实数域。在实数域内,特征向量谱定量解释了二重网格法收敛慢的原因(最粗网格用Gauss-Seidel法求解)。传统的局部傅里叶谱分析没有考虑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的变化,在分析二重网格法求解收敛性时得出的渐进收敛估计与数值解偏差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广义傅里叶谱分析,其结果与数值解接近(比如2-V(0,1)的广义傅里叶谱分析为0.706,真实值为0.710)。对五重网格法求解的高重广义傅里叶谱分析结果表明,随广义傅里叶谱分析分析重数的增加, 所求渐近收敛估计趋于收敛的数值结果。基于此得出高重广义傅里叶谱分析的经验公式。求得低重广义傅里叶谱分析,通过矫正近似得到高重广义傅里叶谱分析,其结果在本文2个例子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反射波法地震频谱分析中,目前无法将激发和接收条件非一致性造成的畸变从频率谱中分离出来,这无疑动摇了频谱资料利用的可靠性,甚至会使解释出现错误的结论。本文根据共深度点观测的特点,介绍了谱分析中提取震源、接收和反射点处真实谱的综合校正方法。这一方法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岩性地震学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铀与PMBP形成络合物的极谱行为,并建立了痕量铀的极谱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用于地质样品分析可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桩基检测中的最大熵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法的原理对桩基检测信号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与付氏谱相比,最大熵谱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波谱分析方法在水文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以长江宜昌站105年水文系列(1877~1981)为对象,通过分析其年最高水位变化的规律,来探讨波谱分析在水文上的应用。经实际计算,发现长江上游洪水周期性很明显,目前正处于洪水位的多发期。时间序列波谱分析是自回归髓机模式中常用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其适用性较广,在水文气象学中一般用来分析数据系统的物理属性(如频率结构)、识别周期成分或过滤噪声等。波谱分析大体经历了调和分析(富里叶级数展开,也称谐波分析)、功率谱分析(自相关函数的富里叶变换)和最大熵谱分析(简称MEM)等发展过程。由这些方法与其他数学方法相结合又形成一些所谓二次谱方法,如球面谐波分析、时—空谱分析和车贝雪夫—富里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报导微量锆的极谱测定法的文献尚不多见。文献[1—3]报导过锆的极谱测定法。文献[1]报导的方法灵敏度较低,文献[2]报导的方法在应用中需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干扰元素。对于锆这种电活性特殊的元素,寻找一些灵敏度及选择性都较好的极谱测定法,这在理论上及实际应用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文献[4]曾提出,含胂羧基的偶氮化合物与锆形成的络合物,能产生较灵敏的导数示波极谱波,无肿羧基的偶氮化合物则无此特性。我们发现,在一定浓度的硝酸介质中,在安替比林存在下,许多不含胂羧基的偶氮化合物,例如硝基磺酚M、硝基磺酚C、硝基磺酚K、氯代磺酚C、偶氮硝羧、偶氮氯膦Ⅲ、偶氮氯膦mk等与锆形成的络合物,也能产生较灵敏的导数示波极谱波,而且波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熵谱估计的年径流周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识别年径流量序列的隐含周期,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熵谱估计算法,与传统的方差谱和Burg谱相比,该方法由熵谱分析的4个等价条件构建多目标函数,并以加速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谱估计结果不依赖于初始值的选取,对数据长度、信噪比和初相位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三川河流域后大成站1956-2000年径流量序列周期识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检验水平下,序列中存在着12.29年和2.67年的显著隐含周期,为三川河流域年径流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的阶段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定量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用极谱法测定硼是比较困难的,多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报道很少。文献介绍有碘化四甲基铵法和甘露醇一亚硫酸钠法等,前者的E_(1/2)为-1.9伏;后者E_(1/2)-0.56和-1.04伏有两个波,用示波极谱可测定0.1微克/毫升,但在实际分析中均未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受铍试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硼和示波极谱法测定铍的启发,研究了铍试剂Ⅲ极谱络合吸附波测定的体系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铍试剂Ⅲ与硼的络合物吸附在电极上,其中配位体铍试剂Ⅲ产生的还原波。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025—5微克/10毫升的硼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能简便地测定岩石土壤中的微量硼并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计算极谱法同时测定镉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振宝  梁中 《岩矿测试》1993,12(1):46-49
采用普通极谱仪与计算机联机技术,用卡尔曼滤波处理以KSCN为支持电解质的Cd~(2+)和Ni~(2+)混合溶液的示波极谱重叠波。实验表明,极谱可逆波具有较好的加和性,可采用计算极谱方法对多组分(尤其是难以分开的重叠波)进行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新的现场测量天然γ放射性的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高效率的BGO闪烁体探测器与全谱数据处理方法(FSA)构成的,这项技术用(几乎)全部的谱形和所谓的标准谱来计算地质体中(沉积岩,其他岩石等)的^40K,^238U,232Th的比活度,同时也介绍了全谱分析方法及如何确定标准谱,构建了在不同几何体上的标准谱,并比较它们的强度与谱形,将该系统的性能与传统的探测系统,即由NaI探测器与窗口分析方法构成的系统进行了对比,野外实验中对具有代表性的计数率在获得相同的精度情况下,应用新的测量系统要快10-20倍。这就缩短了积分时间,即测量时间短或者说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通过一次航测试验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其应用结果与传统的笨重测量系统进行了对比。本文将讨论该系统目前的状况及其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赵秋梅  温佩琳  肖兵 《物探与化探》1996,20(5):365-368,373
在物探测井工作中,一般的测量参数是电阻率、激化率、磁化率等。测量参数少是造成反演解释多解性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新的测井方法──极谱测井,从而提供一个新的测井参数──井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本文在阐述了极谱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证实了极谱测并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奇异谱分析在地磁数据中的拟合效果,笔者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吉林省长春地磁台FHDZ-M15仪采集的Z、H、D、F 4个分量进行奇异谱分析。通过构造轨迹矩阵、分解奇异值和重构序列等步骤提取信号的趋势项和噪声等成分,得出原始序列奇异谱分析拟合值。构建原始序列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作为对比模型并计算拟合值,运用RMSE (均方根误差)、MAE (平均绝对误差)和MSPE (均方百分比误差) 3项误差评价指标对奇异谱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拟合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奇异谱分析拟合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构建ARMA模型并对奇异谱拟合后的序列进行数值预测,给出置信区间并分析预测性能。ARMA预测模型显示,预测值序列与原始序列的变化趋势一致,且预测值均未超出置信区间的范围,表明在预测期内将无地磁异常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