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5月11—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科研、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地震科技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2.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系统、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代表约200人参加.陈运泰、梅世蓉、马宗晋分别就“关于震源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唐山、松潘地震的  相似文献   

3.
群英荟萃话《地震》,硕果累累二十春。向导良师和益友,前哨“震苑”汇众音。地震活动亦趋繁,《地震》理论要领先。创新突破跨大步,造福人类作贡献。参加纪念《地震》创刊20周年茶话会有感@叶正中!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副州长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分析了松潘—平武地震预报的情况,认为,松潘—平武地震成功预报的主要经验还在应用,仍然有效,说明当年的预报是有科学根据的;没有一个震例的预报情况与松潘—平武地震完全一样,说明至今尚未找到必震指标,推进地震预报必须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专群结合与省内外大协作的好传统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松潘—平武地震预报成功是科学探索和行政正确决策相结合的结果。要想通过地震预报减轻地震灾害,不仅要加强科学研究,而且必须严格执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30年来地震预报艰难而稳步地前进,今后相当长时间里还须主要依靠经验性方法完成预报任务,而长远目标的突破决不能仅仅依赖经验的积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震》2015,35(2):148
<正>《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的办刊宗旨是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  相似文献   

6.
《地震》2001,(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以交流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和预报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预报实际中的应用为办刊宗旨。它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地震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条理清晰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为宜。“研究简报”类文章一般…  相似文献   

7.
2018年是梅世蓉先生诞辰9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为地震预报事业奉献一生的前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特别邀请马瑾院士为中国地震预报论坛摘要专辑撰稿"地震预测战略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愿我们继续发扬前辈光荣传统,不断推进地震预报这个世界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地震》征稿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2001,21(3):10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以交流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和预报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预报实际中的应用为办刊宗旨。它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地震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条理清晰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为宜。“研究简报”类文章一般…  相似文献   

9.
《地震》2006,(1)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0.
《地震》2007,(1)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1.
《地震》2007,27(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2.
《地震》2006,26(2)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科研处于1981年5月11日—15日在局地球物理所组织召开了地震震级问题的学术讨论会,有局系统和科学院18个单位27名代表参加。会上首先由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许绍燮同志和局科研处付处长方蔚青同志对此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意义、要求及震级问题在地震分析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讨论会期间宣读了30篇论文和工作报告。代表们就国内外震级研究工作的现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地震》2002,(3)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15.
《地震》2007,27(2)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6.
《地震》2007,27(3):124-12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17日至21日,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在承德举行了历史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时振梁,副主任吴戈、齐书勤、卢振恒,秘书曹学锋及部分委员到会。讨论会共收到各委员提交的论文搞要30余篇,在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共16篇。讨论会收到专业委员会顾问郭增建研究员的书面发言和祝贺、闵子群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上海召开了《计算机在地震综合观测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奕麟和秘书主持。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地质大队、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仪器厂,山东、河北、福建、四川、安微、黑龙江、上海等省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工程力  相似文献   

20.
《地震》2014,34(4)
正《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的办刊宗旨是交流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