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桐柏山—大别山地区为湿润半湿润中低山景观区,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该区找矿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大别山北坡秧城一带金矿预查区开展土壤测量样品采样层位、加工粒级对比试验,优选出适合该区域的加工粒级和层位为-10目、B~C层;采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开展的1∶1万土壤测量圈出清晰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地质工作提供地球化学找矿靶位。经验证,此方法行之有效,说明适应该地区的景观条件,可在同类景观区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2.
金鼎国 《甘肃地质》2015,24(2):37-43
本文系统收集分析了甘南地区诸如玛曲大水、碌曲忠曲、碌曲拉尔玛、夏河隆瓦寺院、合作早子沟、舟曲坪定等典型金矿区土壤样深度、粒度试验的基本成果,包括土壤样采样深度,野外加工粒度;简要对比分析了以上各矿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的元素组合特征、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化探在金龙山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龙山金矿是化探与地质普查相结合的方法找到的.先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异常,然后进行土壤(岩石)测量缩小靶区,最后进行地质普查,发现金矿(化)体.对岩石地球化学异常进行定量分析后,认为金龙山矿区及其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冀东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以往只把铁矿和金矿作为重点找矿目标,对钨矿等勘查重视程度不够。在亮甲峪地区进行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以及综合异常圈定,确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对Z1靶区进行土壤剖面测量,圈定了3条异常带,对异常带实施钻孔深部验证,发现金钨矿体,证明异常为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5.
为扩大夏家店金矿规模,对夏家店金矿外围刘家峡测区进行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Au及其伴生元素Ag、Cu、Pb、Zn、As、Sb、Hg、Mo及Bi等10种元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划分出F1[Au、Ag、As、Hg、Sb]、F2[Ag、Cu、Pb]、F3[Zn]、F4[Mo]及F5[Bi]共5个因子分组;并将其单元素异常及组合元素异常处理成图,分析了Au及其伴生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元素异常图及研究区地质情况,对夏家店金矿进行成矿预测,圈定出6个预测区。通过探槽及钻探工程验证,最终于3个预测区内发现了4条金矿体,成功实现金矿边部找矿突破,验证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同时发现新的赋矿层位泥盆系西河岔组,为夏家店金矿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找矿方法及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云县新村金矿土壤地球化学找矿中,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的快速、高效、经济、便捷、可靠等特点,野外现场对土壤剖面样品进行Au的伴生元素As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根据As元素异常,指导了进一步金矿的地质勘查和工程布置施工,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州晴隆县大厂矿田西部普晴锑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自然景现条件的调查研究.认为该区为中高山湿润剥蚀景观区,适合开展沟系土壤测量.通过方法实验,提出了沟系土壤测量的关键技术指标,即:采样介质为沟系两侧残坡积物、冲刷物,采样层位为B层;采样密度为30-50个/km2,样品加工粒度为20目.利用STASTIC软件对测试数据的常用对数值进行R型因子分析,得到4个F因子组合,圈定了3个异常区.根据对元素异常下限值及F因子组合异常的评价分析,筛选出3个Sb、Au找矿靶区,可作为下一步地质找矿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三道湾子金矿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在该矿床土壤中进行的金元素富集层位及粒度试验, 确定B2层为土壤测量的取样层位和-40目为样品加工粒级, 圈定Au、Ag、As、Sb异常多处, 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与已知金矿体吻合较好。经过对异常验证, 发现了新矿体, 扩大了矿床规模, 土壤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霍布仁布敦地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应用地球化学块体模型对异常内的潜在Ag资源量进行预测,结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积指数进行评价,圈出4个找矿靶区。经过野外工程验证,Ⅱ号靶区和Ⅳ号靶区发现了银矿体(矿化体),建议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对Ag M13异常进行查证。  相似文献   

10.
刁理品 《地质与勘探》2010,46(1):120-127
通过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普晴锑金矿勘查区中的实施,确定各元素异常下限值为Au7×10-9、Sb10×10-6、Cu200×10-6、As30×10-6,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岩性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圈定4个找矿靶区,确定了各靶区的主要找矿矿种,对各靶区进行了必要的山地工程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证明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法在本区是有效的,认识到在当前老矿区外围找矿中成矿元素弱异常、多元素组合弱异常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在此基础上较系统的总结了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1.
本地区是金矿一级成矿远景区,本区北、东部做过一些化探面积性工作,但由于对该区的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分析研究不够和微量金的分析手段所限,影响了化探效果。为了有效地进行金矿普查评价,使用中子活化分析微量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成  庄毓敏  付汇琪  王雁海  臧兴运  陈壮 《吉林地质》2011,30(1):104-107,118
高兴屯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土壤测量次生晕的背景值较高,但直接利用原始数据得出的异常不能有效地反映出矿致异常,结合已知矿体采用相似性原理对本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成功地图出了矿致异常,进而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3.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
文继祖 《地质与勘探》2022,58(3):619-628
湘中芭蕉冲金矿区为低山丘陵地球化学景观区,位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东北缘,区内已查明4个工业矿体,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以该矿为基础进行湖南省中低山丘陵景观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以供同行参考。在该区完成土壤地球化学测量30 km,采集土壤样品1435件,样品采集深度在30~40 cm,部分采集深度为40~50 cm,成分均为土壤B层。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Au、Ag、Pb、Zn、As、Sb、Hg七种元素进行R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地球化学参数统计,确定Au、Ag为主成矿元素,Pb、As为找矿指示元素,运用衬值异常推断了隐伏构造位置,圈定单元素异常39处,综合异常区6处。通过地质工程查证,证明了衬值异常推测的含金构造的存在,发现芭蕉冲F_(2)含金构造和工业矿体,实现该区域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5.
林乃武 《福建地质》2013,(4):296-301
尤溪山头顶矿区通过土壤测量,分析多元素衬度累加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组合特征,优选异常进行查证,经地表探槽揭露及深部钻孔验证,发现2个规模较大的银金多金属矿(化)带,新发现银金多金属矿体12个,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永春 《地质与勘探》2017,53(4):715-730
马鬃山公婆泉东金矿地球化学景观属于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通过1∶1万土壤测量,笔者利用地质和数学分析方法,对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圈定了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对成矿前景较好的3处综合异常,采用1∶1000地化剖面、1∶2000地质草测、槽探、钻探等手段进行了查证,新发现金矿(化)体多条,实现了找矿突破。充分证实土壤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为该区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延斌 《地质与勘探》2018,54(5):1001-1012
为解决格鲁其堆山外围区找矿问题,笔者本着“由已知向未知”的研究思路,在格鲁其堆山矿区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应用。选取矿区内已知剖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均显示出了明显的Cu、Pb、Zn等元素异常,验证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该地区寻找隐伏铅锌矿产是可行的。再在矿区的西南部未知区内开展隐伏矿预测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得出矿区最佳找矿元素组合,结合单元素异常图和成矿地质条件,在研究区内圈定1个Ⅰ类靶区,1个Ⅱ类靶区,1个Ⅲ类靶区。  相似文献   

18.
以铜陵矿集区Cu元素为例,开展基于深层土壤数据的多维分形成矿异常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采样密度相对较低、元素含量空间分布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多维分形克里格插值法较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于成矿异常的识别具有极大的优势。对于铜陵矿集区这类矿床开采、开发程度已较高,表层土壤元素分布主要受控于外源污染的老矿集区,基于深层土壤样品数据的多维分形克里格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成矿异常识别,服务于老矿集区的深部、外围隐伏矿床找矿。而对于空白研究区,无论是基于深层土壤数据还是表层土壤数据,多维分形克里格方法应同样有效。多维分形方法下土壤元素成矿预测的异常下限值确定尚无标准,文中采用元素含量 矿床数目累积频率的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提取的成矿异常区域较好地识别出了绝大多数已知矿床,同时识别出了值得作进一步异常查证的空白异常区域。  相似文献   

19.
靳平 《物探与化探》2008,32(4):354-357
石鸡坝地区的金地球化学特征受地层、构造和沿构造发育的岩脉的控制,其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测量的异常主元素组合为Au、Hg、As、Sb。根据不同小区的地质特征和背景,选用不同的异常下限圈定异常,尤其是Au异常,不但异常规模大,峰值高,而且具很好的浓度分带,浓集中心明显。多处异常浓集部位采用工程揭露验证,发现规模和品位较可观的金矿体,已经形成了阳山(大型)、新关(中型)、后斗湾(小型)、关牛湾(小型)等金矿床。矿体与异常的对应性相当吻合,说明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测量方法在该区的效果和结果可靠。通过对比和分析,提出了对区内其他异常和弱小异常研究和验证的必要性,找到该类金矿的前景很大。  相似文献   

20.
赵立国  常亮  张淼  尹桂堂  王立  王磊  王可勇 《世界地质》2015,34(4):993-1001
蓬勃山地区位于天山—阴山构造带东段,隶属于甜水井—乌珠尔嘎顺—雅干成矿带。研究区矿化主要表现为金矿化,矿化类型较为单一。通过对研究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单元素异常66处。根据各元素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元素异常的套合情况,进一步圈定了4处组合异常。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所在位置及异常与地质体、矿脉的关系,在研究区内圈定了三个找矿靶区并进行了工程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