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地质入手,分析了铁矿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区内铁矿床受地层、褶皱构造和同生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等因素制约.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因素控制了整个矿带的晨布和矿床的分布,褶皱构造和同生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规模.锆石LA-ICP- MS U-Pb同位素测年及矿石和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
湖南宝山多金属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宝山多金属矿田由四个大型矿床组成。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矿床的空间分布范围、规模与构造有关。褶皱与断裂的组合构造体系控制了矿床的空间定位,构造型式及其构造作用方式控制了矿体的产状与形态。  相似文献   

3.
从成矿背景出发,在分析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取该区控矿条件和找矿标志,进行矿体预测和工程布置.研究表明该区内矿化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东西向断裂(带)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的火山机构控制着岩体的空间展布,火山机构成为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圈出Ⅰ级和Ⅱ级靶区各3处,并进行了工程验证,在Ⅰ级靶区内发现矿体1条、Ⅱ级靶区内矿化体2处.  相似文献   

4.
宝昌火山盆地骆驼山地区781矿点位于燕辽构造岩浆活动带西段,是著名燕辽铀成矿带内新近勘查发现的重要矿化区之一。通过对矿区73个钻孔、地形、地层及剖面资料的综合研究,利用Surpac三维软件首次建立了781矿点铀矿化的可视化三维模型,直观地显示了地形、地层、构造、矿体的空间变化特征。地层、构造及矿体三维模型联合研究表明,新识别出的Fa隐伏断裂是最直接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地层为重要含矿层和铀源层。掌握781矿点关键控矿因素,结合矿体空间赋存、分布规律等研究结果,利用Surpac软件在深部定位预测找矿靶区Ⅰ区和Ⅱ区,其具有较精确的空间三维坐标,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铜山铜矿F1断裂带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矿产与地质》2003,17(4):530-532
铜山铜矿主要控矿构造为F1断裂,主矿体的产出部位及产状形态严格受其制约,构造扩容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空间,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对矿区周边部进行了构造预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本厘清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岩浆岩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分布特征、矿石组合及可能的成矿过程,认为道伦达坝二道沟矿区铜多金属矿为中高温热液脉型,受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板岩层内北东向断裂及褶皱构造的控制,前进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及其集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而围岩地层提供的金属元素保证了矿体的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拉么锌铜矿床是大厂锡矿田中矿带的主要矿床。本文通过对矿山工作以及前人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床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因素在控矿、成矿上的规律,认为矿体具有一定空间分布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在研究区范围内对于寻找新的矽卡岩型矿体与陡倾斜脉状矿有着较大找矿潜力,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海沟金矿断裂地球化学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海沟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几何形态学,动力学,运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应用数学模拟和GIS图层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和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初步建立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定位预测模型。并对矿区主要赋矿构造-28号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打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天井湖铅金矿是中型铅金共生矿床,处于近EW向蚌埠隆起和NNE向郯庐断裂带交叉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及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为了分析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并建立成矿模式,在调研近期勘查成果并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天井湖铅金矿区及五河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天井湖铅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是NNE—NE向、SN向断裂;西堌堆岩组沉积-变质岩系是该矿床的赋矿地层;中酸性脉岩和规模较大的岩体对含矿热液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活化和运移具有重要意义;西堌堆岩组及五河岩群为断裂活动提供了空间,并为金矿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该成果完善了五河地区金矿成矿模式,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南款金多金属矿田位于太行山北段野狐-连巴岭-东团堡多金属成矿带上;控矿因素主要是阜平幔枝构造逐级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断裂构造和岩浆岩,地层仅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基础和物理化学环境;燕山期侵入的中酸性岩体、岩株、岩脉及隐伏和半隐伏的岩枝、岩株的空间展布规律决定了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成矿元素的组合规律;断裂构造的类型和性质更是直接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形态、矿化类型等矿床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