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井底水平地应力、钻井流体压力及地层孔隙压力,基于单齿侵入理论推导单齿侵入井底岩石的侵深公式,建立纯滚动锥形齿、楔形齿和滚动、剪切复合运动锥形齿等牙轮钻头的钻速方程.通过实验分析刃尖角、井底液柱压力对单齿侵入深度的影响,以及转速、轴向载荷对微钻头、牙轮钻头机械钻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牙齿刃尖角的增大,锥形齿和楔形齿的侵深呈指数递减趋势;随着井底液柱压力的增大,牙齿侵入深度呈指数递减趋势,其中锥形齿降低速率大.在软到中硬地层中,牙齿侵入深度大,冲击侵入、回转剪切复合破岩方式的破岩效率高;在硬度地层中,牙齿侵入深度小,纯滚动冲击侵入破岩效率高.为分析实钻时牙轮钻头的机械钻速提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化探样品中有效硼的极谱法测定,首先用1∶2盐酸分解试样,在含有0.004%铍试剂Ⅲ和1%EDTA 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硼与铍试剂Ⅲ形成电活性络合物并吸附在电极上,络合物中铍试剂Ⅲ在电极上产生吸附波。峰电位为-0.64V(对银电极)。检出限 C_(min)=0.0034μg/ml B,硼的浓度在0.0068—0.5μg/ml 的范围内与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坦比地区上古生界中正断层位移的研究,提出本区海西—印支期正断层的三种主要位移模式:锥形、梯形和锯齿形,以及两种复合类型:锥-梯形,梯-锥形。此外,笔者还对造成断裂位移模式复杂化的两种主要因素——岩性变化与剖面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美丽广西·美丽地质遗迹景观"系列游记季,喜欢享受海水的人们,我建议大家去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的火山是死火山,我们尽可放心置身于火山地质遗迹的美景中,漫步在松软的珊瑚碎屑沙滩上,品味奔涌的潮水中流淌的火山独特风情;驻足在平滑的五彩火山岩滩上,享受喧嚣的浪花中沉淀的大自然那遗世的恬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火山口应该如日本的富士山般,火山口就在锥形山体的顶端,但为什么很多慕中国最大、最年轻火山岛——涠洲岛之美名而来的人们,从西角码头上岸开始,一路上找寻,却找不出那么一点点高耸的锥形山峰呢?夏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极材料润湿性、正负电极合理间距、各电极对合理间距等问题,在电阻法检测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实验中,根据模拟油饱和过程中电阻变化规律,从导电性和润湿性角度出发,通过化学镀改性处理取得检测电极材料.在此基础上,对电极合理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由铜材料作为基质进行化学镀镍磷合金,所得电极不仅导电性好,而且表面润湿性呈现中性,减小了由电极表面亲油或亲水给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此外,电极对间距越小,电极对数量越多,测试结果精度越高;推荐正负电极间距为1~2cm,各电极对间距为1~2cm.  相似文献   

6.
前言在微量分析中,往往是把被测物预先进行浓缩,以达到能进行测定的目的。而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被测物直接预电解浓缩在指示电极上,直接测定电极上溶出的被测物,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溶出伏安法在普通极谱仪上测定痕迹量锌、镉、铅、铜的方法目前已有不少报导,应用也相当广泛,但需通入氮气除氧;否则,由于溶液中氧的存在,使阳极溶出伏安法曲线变得倾斜、畸变,重现性不好,灵敏度降低,甚至无法测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纳米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对纳米胶体和保守性示踪剂在末端的电导率穿透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胶体与保守性示踪剂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非常相似,均可用一维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对不同截面、不同电极间距、竖直方向的电阻穿透曲线的比较,说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仪监测纳米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是可行的.无论是传统示踪剂还是纳米胶体,在同一截面上不同电极间距几个测点的穿透曲线非常相似,沿着水流向前推进的溶液锋面到达同一电极截面的时间非常接近,说明多孔介质是非常均质的.同时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动态反映砂柱中纳米胶体运移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陇南汉王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受地表干扰明显,映震能力较差,为抑制干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体现深井效能,在充分利用原有井孔基础上改进电极空间分布来优化观测布极,放弃使用地面供电电极,采用中间电极替代,构建新的观测装置系统.结果表明,优化后装置的观测数据信噪比明显提升,季节性变化幅值变小,自然环境干扰及人为活动产生的离散电...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铅电极和固体不极化电极测量的地电场变化特征、地面场与区域气压及测向与附近断裂走向的关系等发现:1)2种地电场与断裂走向近垂直的测向日变幅相对较小,与断裂走向近平行的测向日变幅相对较大;2)活动断裂附近,基于铅电极测量的地电场有气压非周期变化形态,且各测向地电场和气压变化的相关性与测向和附近断裂走向的夹角有关,夹...  相似文献   

10.
对于水样中的S~(2-),过去常用碘量法进行测定。近年来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有不少文章介绍用硫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测定水样中的。S~(2-)。但由于S~(2-)在空气中极不稳定,既使是在大量抗氧化剂存在下,也很难测得满意的结果。 S~(2-)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一定PH值的条件下,S~(2-)能与I_2发生等量的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11.
空间方向关系作为空间查询的重要选取条件,在地理信息系统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锥形模型和四叉树索引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关系的空间查询算法,并在其基础上结合空间距离关系,实现了基于方向和距离关系的复合空间查询。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对不同几何类型的空间数据进行准确、高效的查询,较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磁电阻率法(MMR法),它是测量与地下无(电)感电流流动相关联的低频磁场,是一种基于弱磁(约100毫伽玛)测量之方法。其磁场分量是由一个或多个相近的地面电极所测量。 1976年Edward与Howell曾描述了方法的野外试验,包括装置,野外程序,电流电极位置的影响,观测之标准化,以及资料之解释。试验成功地圈定了在起伏地形下,不同电阻率基岩之间的一个陡断层接触,表明了MMR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溶胶的电动电位是溶胶发生电动现象的主要原因,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溶胶的稳定性。本文采用界面移动法研究了溶胶的浓度,电极的种类以及不同的辅助液和硫化锑溶胶的电动电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依据马陵山地震台台站仪器安装日志等基础资料,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综合水位、降雨及气温等辅助观测资料,对台站近10 a的视电阻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因台站地处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上,地下结构复杂,EW向观测电极存在高差,视电阻率特征清晰且复杂。综合研究认为,马陵山地震台NS向视电阻率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EW向视电阻率主要受水位变化影响,且水位影响的量级约为气温的3倍;7~8月2个方向同时受短暂快速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深孔电极中试样的蒸发机制。指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温度效应和热化学反应。但对易挥发之元素而言,温度效应起着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 作者研制了化探样中易挥发元素测定方法。适于矿区化探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质样品中Ag、Pb、Mo、Co、Sn、Mn、Ni、Cr 8个微量元素 ,有易、中、难挥发元素。本文采用饱和氯化钾溶液作载体 ,垂直电极发射光谱法 ,同时测定上述 8个元素 ,具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馏效应,以碳粉,二氧化铪等的混合物作为缓冲剂,铪为铌的内标元素,采用电弧浓缩法改变了通常方法中下电极空穴太深,浓缩时间过长的缺陷,方法检出限,精确度和准确度都能满足化探分析要求,其测定范围是10 ̄x000.00ug/g。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一次布线、连续测量、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成果可信度高等优点,通过控制测量电极的距离来提高分辨率,加大有效勘察深度,提高观测精度,可有效地解决工程勘察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相对其他物探方法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高密度电阻率反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反演计算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建立可行的电阻率反演算法的问题。在对三维点电源二维地电体电位场模型有限元法正演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QP方法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反演算法。根据勘测中测量电极间距的不同,提出按不同的电极间距分别建立优化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对模拟电阻率模型和实际观测资料的反演计算.表明该算法进行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是可行的,其具有对初始模型无特殊要求、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这一反演算法可望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的反演计算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将天然矿泉水或地下水水样蒸干浓缩后,于盐酸-碘化钾-硫氰酸钾-钒酸铵底液中,峰电位为-0.15V处(对银片电极)测定锡的导数波,结果表明,本法灵敏、快速、操作方便,重现性好,最低检出限1.2μg/l,锡的回收率为93.5%-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