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北石煤地质及煤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北石煤层主要分布于古丈复背斜两翼,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下部,埋藏量丰富。石煤平均发热量884卡/克,属高灰分、高熔点、高硫、中磷、低热值石煤。与产于同层位的镍、钼、钒等矿层大体呈带状分布,形成于浅水盆地。  相似文献   

2.
叶溪育石煤是湖南省境内一种比较特殊的煤种,其赋矿层位属"下寒武统黑色含矿岩系",主要分布于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下段,一般含石煤层3层,个别地段为4-5层。叶溪育石煤矿可采石煤主要为第二层,厚度4.98~9.18m,平均7.49m。该矿石煤分布面积大,层位稳定,连续性较好;原煤发热量3.52~10.23MJ/kg,灰分产率52.12%~74.32%,全硫平均含量1.56%,为中硫、高灰分、低发热量的劣质煤;煤系地层中同时含钒矿体Z1、Z2、Z3,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其中Z1矿体已达中型规模;根据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含煤岩系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矿床成因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3.
栾川石煤是河南省境内一种比较特殊的煤种,主要分布于栾川群煤窑沟组上段,一般含石煤层2层,个别地段为3层或4层。可采石煤为第一层,厚度1.40~13.10m,一般为4-6m,分布面积大,层位稳定,连续性较好;原煤发热量4.08~12.41MJ/kg,平均7.26MJ/kg,灰分产率58.08%~82.09%,全硫平均含量1.72%,为中硫、高灰分、低发热量的劣质煤。栾川含石煤地层及煤层的分布与黄背岭一石宝沟背斜关系密切,呈环带状分布于背斜四周,变辉长岩与石煤的出露形影相依,为找矿标志层。  相似文献   

4.
石煤自燃治理是我国地质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衢州市玳堰石煤矿区石煤自燃已造成严重的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有效治理矿区石煤自燃,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采用密闭采矿硐口、石煤自燃点削坡以及黄泥密闭的"隔氧灭燃"治理方法。治理效果表明,白坑5号、3号矿和煤山底矿石煤自燃已得到控制;矿区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小于0.03mg/m3,地表水SO42-含量从7045.6mg/L降低到399mg/L,治理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废弃矿山石煤自燃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康石煤资源特征及勘查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煤是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煤炭,它是由菌藻类等低等生物在浅海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安康石煤以高灰、高硫、低发热量为特点,规模小,伴生有益组分多,是安康重要的民用燃料。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研究湖南宁乡天井冲石煤矿区温冲石煤钒矿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区真厚度、发热量和钒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并总结控矿条件,确定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地质局七二三地质队三分队通过到兄弟单位学习,又参考一九七六年“勘探技术”第三辑刊登的“孔内爆破法处理卡钻事故”一文,结合本队情况,于一九七六年七月起采用我队自行设计的爆破装置,对卡、埋、烧钻及其它等方面事故进行处理,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效果较好。一、采用爆破法处理事故类型(一)处理卡、埋、烧事故:用爆破法处理卡、埋、烧事故,三年来共处理七十余次。爆破的孔深在100米~820米范围内,爆破成  相似文献   

8.
SATUI矿区属第三系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为SM1、SM2、SL煤层,属于低灰、低硫和高发热量优质长焰煤,通过研究Tanjung一组属河流环境;二组为过渡的三角洲含煤沉积,可采煤层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三组及其以上地层为浅海相环境。SATUI一号矿井的地质勘探工作参照了中国规范,选择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方法,勘探工程量的布置不拘泥于规范的限制,比较灵活,集中初期采区,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跨越勘探阶段,一步达到精查程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别对某公司磁性硫酸烧渣的化学和物相组成进行了鉴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微形貌和微结构特征,测定了烧渣的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结果表明,硫精矿粉沸腾炉焙烧所得磁性硫酸烧渣,铁品位达到64.78%,杂质组分主要是硅、铝和硫;主要物相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含少量石英;比表面积为2.83 m2/g,磁化率为18 000×10-8 m3/kg;原始微米粒径的黄铁矿粉体在脱硫、氧化相变为磁赤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过程中多晶化、纳米化,转变为纳米亚微米晶体,颗粒表现为多孔特征。这种较高比表面积、强磁性的磁性烧渣有望在吸附和磁分离领域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也为利用铁硫化物热分解相变进行矿物纳米材料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林骥 《地质论评》1983,29(3):234-244
一、概述早古生代高变质藻煤,系指主要赋存在我国南秦岭区(陕南、鄂西北)和雪峰隆起区(湘西淑浦~洞口一带)部分早古生代浅、中变质浅海相岩系中的一种灰份多在20—40%、发热量一般为4000~6000卡/克的腐泥无烟煤。近年来考察工作证实,其储量初具规模,资源前景颇有希望。各主要含煤区含煤岩系地质时代、岩性和含煤特征参见附表1。  相似文献   

11.
湖北杨家堡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石煤是一种低热值能源,同时它伴生有品位较高的钒。含钒石煤已列为我国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近年来我国从石煤中提取生产高纯五氧化二钒(V_2O_3>98%)已出口西德、日本等国,国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2.
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三正辛胺从石煤酸浸液中的萃取钒的工艺过程,从萃取和反萃的pH值、相比、有机组组成、澄清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表明:用三正辛胺萃取钒时,其萃取率可达98%以上;而且易反萃,用0.5M Na2CO3反萃时,反萃率为99.9%。经萃取后。浸出液中的钒可由每升几克富集到每升数十克以上,有利于后续的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13.
江西玉山石煤烧结包裹与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国镇  张秀荣 《现代地质》1993,7(1):109-117
江西玉山含钒石煤既是低热值能源,又是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在600~1150℃下进行了氧化培烧和钠化焙烧,测定了煤灰的松装密度d和钒转化率η,研究厂烧结包裹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煤灰烧结严重,对钒包裹几率加大,钒转化率降低。石煤作为能源利用时,燃烧温度不宜超过950℃,石煤钠化焙烧提钒最佳温度775℃。在两种焙烧条件下的石煤烧结机理作了探讨,并进一步得出玉山石煤烧结与包裹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石煤是浙江能源构成中不可忽视的部分.20多年来,在利用石煤发电、废渣烧制水泥与砖瓦、提取钒及其他有用金属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只有充分利用石煤,浙江的经济发展才有保证。建立石煤综合利用的联合企业,时机已经成熟.石煤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围绕石煤综合利用研究与石煤的近期开发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新疆铜矿点多、面广,类型齐全,但规模较小,已探明储量十分有限。解放以来,进行了各种手段的普查与勘探工作,先后发现了哈拉通沟、东杜镇、巴勒特、可可乃克、达坂城、滴水、卡拉玛、库木库里等铜矿产地或矿床。初步揭示了新疆铜矿的部分情况和成矿地质条件,为今后普查、勘探和开发利用铜矿资源打下了基础。本文系作者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构造体系与铜矿分部规律图说明书》部分内容拟写而成。  相似文献   

16.
张岱  李旻廷 《云南地质》2014,33(3):401-408
石煤是一种可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提取石煤中钒、钼、镍等金属是其综合利用之一.石煤在发电燃烧过程中钒的物相发生显著变化,而钒物相的变化对钒的可浸出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采用选择性连续提取方法对四川某地石煤原矿和石煤飞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石煤原矿中钒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相和有机质相中,部分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及吸附态中,极少部分存在于碳酸盐相中.而石煤发电飞灰中钒主要存在于有机质相、硅铝酸盐相和铁锰氧化物相中,少量的钒以吸附态形式赋存.燃烧过程中石煤的各种含钒矿物发生离解,其中的钒得到释放并被氧化成高价态.高价钒一部分与Na、Cl等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形成吸附态的钒;另一部分与Fe、Na、Ca等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并以一定形式富集在飞灰的有机质相、硅铝酸盐相和铁锰氧化物相中.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收集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剖析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成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石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但均高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稀土元素的背景值,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石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多样,但以无机结合态或残渣态为主,部分石煤中稀土元素与有机质有关,部分兼具有机态和无机态。石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包括海相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区供给、热液流体(酸性、碱性、高温岩浆热液和海底喷流等)的侵入和地下水淋滤作用等。L/H、LaN/YbN、δCe、δEu等地球化学参数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推断石煤形成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条件等信息,具重要的地学示踪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东营凹陷沙四段盐下层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含油气区中最重要的含油气凹陷之一,历经40多年的勘探开发,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及其以上层系已达到较高勘探程度。为确保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有利的勘探接替领域已成为该凹陷勘探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应用地化指标、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盐下层暗色泥岩埋藏生烃史,结合沉积相、成岩相和高压封存箱等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盐下层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指出北部陡坡带盐膏层之间及盐膏层之下的暗色泥岩已进入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高成熟期,可生产大量的油气;同时,盐膏层具有良好的封隔性,使盐下层形成了单独的含油气系统,以发育自生自储型的岩性油气藏为主。油气成藏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及高压封存箱等因素所控制,尤其是盐下高压封存箱的存在,既可延缓烃类和成岩演化,同时又为原生孔隙和裂缝的保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十分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  相似文献   

19.
陕北三叠纪煤田勘探中油页岩的地球物理测井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能源,储量巨大,若折算成发热量,它的储量在化石燃料中仅次于煤而列第二位;若折算成页岩油,世界上油页岩储量约为4750亿t,相当于目前世界天然原油探明可采储量的5.4倍,因此油页岩的勘探与开发已成为世界性新能源开发的课题。本文针对综合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在油页岩上具体的反映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对以后的勘探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栾川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华熊台缘成矿带的洛南—栾川台缘凹陷带内,成矿地理环境优越。目前,该地区已勘探开发了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等多个斑岩、斑岩‐硅卡岩型钼矿床,银洞沟、百炉沟、赤土店、冷水北沟等十余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又陆续发现了上百条含矿断裂带。从斑岩型钼矿,到硅卡岩型钼钨矿和铅锌矿,再到脉状铅锌银矿,本区矿化类型构成了一个很好的与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