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木屑不同处理袋栽平菇对比试验肖志强(陇南地区气象局武都746000)松木屑因含有特殊挥发性油质不易被平菇和大部分食用菌菌丝分解吸收,很少有人用于栽培食用菌。近年来,各种栽培料价格猛涨,而本地松木屑堆积如山。如何使用恰当配方,使其成为平菇高产优质原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秋季香菇袋栽技术和其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3.
陇南食用菌栽培与气候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的陇南山地,林木资源和农业“下脚料”丰富,气候资源优越,发展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对香菇、平菇、凤尾菇从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培养,块栽、袋栽、瓶栽的室内外栽培以及塑料棚内河谷、山坡地的代料栽培,最后到产品上市销售等一整套试验分析,探讨了当地食用菌生产中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食用菌高产稳产服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秋季香菇袋栽技术和其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县食用菌生产发展较快,1995年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已发展到1700万袋。我县香菇重点基地苏庄镇,1994年袋栽香菇210万袋,1995年发展到420万袋。与1993年和1994年比,我县香菇栽培的成品率和产量都很低,影响多数菇农的经济收入,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菇农的种菇积极性,导致1996年的香菇生产跌入低谷。为了发展我县香菇生产,使广大山农增加经济收入。笔者通过调研,着重从气候影响上分析其原因与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
单勇  郑良武 《气象》1993,19(8):49-49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平菇的室内袋栽大都在春、秋季进行,一般以秋季栽培的产量高、质量好。栽培料按要求装袋后,菌丝在自然温、湿、光条件下都能正常发育。重要的是出菇期的管理,即通过调节、控制平菇的子实体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达到平菇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袋料香菇是以木屑或农作物下脚料为主配料栽培方法,又称香菇露地栽培,是现阶段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及适应性强、技术容易掌握,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袋料香菇栽培需经两个阶段,首先是人造菇木的生产阶段,即把木屑农作物下脚料按比例配一定量的辅料经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而成人造菇木。再次是人造菇木大田栽培出菇阶段,即人造菇木在大田脱袋、管理出菇。由于代料香菇需在大田栽培出菇,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季节的气候变化对袋料香菇栽培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香菇属低温和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的…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是我国重要食用菌之一,我国已有几千年栽种历史。黑木耳是一种木材腐生菌,“吃”掉大量木材,近年推广代料栽培,既节省了木材,又缩短了生产周期,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不过代料栽培也带来对小气候条件的更加苛求,温、光、水条件的好坏,往往决定着黑木耳产量。我县于1986年、1987年瓶(袋)栽初试成功,现就光、温、水指标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香菇是食用菌,含大量的维生素D、B_2、C等,其蛋白有18种氨基酸。香菇“多糖”,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激发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木耳补气止血,是群众喜爱食品,有广泛市场。在南疆干旱气候条件下,能否栽培香菇、木耳?怎样进行小气候调控,才能创造适合香菇、木耳生育的生态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以探讨南疆香菇、木耳的生育规律和小气候调控技术,为因时因地制宜地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和方法 (一)香菇供试品种香菇供试品种为7402和7404,木耳供试品种由新疆农科院提供。用聚丙稀袋带料栽  相似文献   

10.
第三讲食用菌代料栽培(下)林日暖所谓代料栽培,即是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作物秸杆等工农业有机废物为原料,就象种植作物一样,用人工栽培食用菌。它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大的优点。本讲简要介绍适合甘肃栽培的平菇、蘑菇、香菇三种低温型食用菌的栽...  相似文献   

11.
过去西峡县生产香菇主要是段木栽培,多产于县北部深山区。近年来由于需求不断增加,香菇袋料生产逐渐发展起来。截止1997年底,全县已发展袋料香菇6000万袋。但西峡县低海拔地区有些乡村袋料生产香菇的产量不高,质量欠佳。从气象条件方面来看,原因有两个:一是高温,二是低湿。1 高 温香菇菌丝体生长阶段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6℃,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高于35℃,菌丝体就会受到伤害,若温度在40℃以上超过1小时,菌丝体就不能存活。据西峡县气象局资料(海拔高度为250m),平均每年有20天最高气温高于35…  相似文献   

12.
红薯是我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省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采用了红薯堆栽法,一般比平栽增产五成多,比埂栽增产二成多。但是,也有些社队产量不够稳定,有的甚至减产。因此,对推广红薯堆栽有不少社队是怀疑的。 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试验研究,着重从农业气象角度摸索堆栽红薯增产规律和减产原因,以便在我省推广红薯堆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猴头除与品种、栽培技术等因素有关外,其产量高低还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人在这方面通过猴头栽培试验作了简浅的分析,以供参考.试验地点:井冈山市食用菌推广中心.料样:选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培养基配方:棉籽壳98%、石膏粉1%、蔗糖1%.PH值5.0.含水量55~60%.实验菌株:采用农科院菌种站提供猴头菌株.场地:据猴头喜阴怕阳的特点,选在通气良好较潮湿的地方为宜.  相似文献   

14.
袁应泽  李润发 《气象》2003,29(10):51-53
对杂交籼稻旱育抛栽适期分析表明 :3月下旬连续 5天平均气温在 8 6℃以上或4月上旬气温在 8 0℃以上时 ,可作为该时段保温旱育秧适宜播期的起点温度 ;适宜抛栽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 6℃的保证率 >80 %为起点 ,考虑高产秧龄和安全齐穗因素 ,依当年天气预报、苗情和茬口确定。  相似文献   

15.
香菇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它的肉质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又有一定的食疗效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县经过十几年的栽培推广,目前已发展到全县。香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因此如何调节好气象条件是香菇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栽培技术配套的半经验半理论诊断方法是在给定条件下,播栽期采用半理论方法确定,基本苗、施肥量等因素则根据栽培措施与水稻高产稳产的关系,结合农业生产科研部门的高产栽培经验和最新试验结果,将一些定性结论通过参数化作定量处理,再在四川水稻生态类型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生产水平分区建立配套栽培技术的基本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地域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迟栽大苗不同栽期的热量分配、冠层内部光强分布、通风状况以及产量结构因素和最终产量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确定营口地区适用于迟栽的水稻品种和迟栽晚限。采用品种:辽粳5号、D56;本田移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8-2002年油菜茬杂交籼稻晚熟种软盘育秧不同叶龄抛栽的大田产量和2a软盘育秧试验与气象条件分析,实验证明:油菜茬5月中下旬晚熟杂交籼稻软盘育秧的适宜抛栽叶龄为4.5~7.5叶,苗期>12oC有效积温139.2~236.0oC·d,候平均气温在19.1oC以上;以5月中旬叶龄4.5~5.5叶,苗期>12oC有效积温139.2~173.1oC·d抛栽,有效穗较多,产量较高。栽培上应以培育适龄壮秧为前提,适时播种,双膜覆盖,控制苗床温湿度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结合试验资料,对旱育抛秧水稻进行了研究人为旱育抛秧水稻子物重增长和千粒重的增加均符合Logistic曲线;相对生长速率随生育期逐渐减小,且光、温对相对生长连串的作用是互补的;灌浆速度也受温、光的限制,水稻的发育速度通过温、光模式来反映快慢。为了实现抛栽高产的目的,必须掌握适宜的栽培秧龄、密度和基本苗数。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多年试验与栽培实践,将我国北方一季粳稻种植区归纳、划分成稀栽稳长、密植稳长两大生育表现类型,并由此研制出一整套生育模式,用于指导水稻生产(见本刊1990年3期).本文继续描述两型栽培水稻生育特点及田间小气候变化规律,以便改进栽培工艺,调整冠层结构,取得高效、低耗和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