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结合实例,讨论了在象素坐标变换中,如何建立纠正变换函数式,即建立影象坐标与地面(或地图)坐标间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数值模拟中节点地面标高的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地质数值模拟中,地面标高对潜水蒸发量、边坡出溢点标高及其渗漏量等计算、地下水开采或人工补给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分析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字高程模型可为水文地质数值模型提供所需的节点地面标高,提出了用人工查点法、半自动查点法、数字化地形图提取法等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并给出了通过数字高程模型计算节点地面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解决钦州市1954年北京坐标与1980西安坐标系之间的新旧坐标成果转换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新的坐标转换数学模型,通过工程实例来验证了该模型的精度,并编制计算程序实现自动化坐标转换计算.  相似文献   

4.
坐标转换模型在盾构姿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用归一化大角度坐标转换模型计算盾构机姿态,并从其原理、方法以及精度上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坐标转换法计算盾构机姿态,与常规解方程法相比较更能有效利用参考点的所有信息,计算过程简明,且便于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将线性随机约束地下水规划模型转化为与之等价的确定性约束地下水规划模型的方法,并以地下水优化疏干规划模型为例,推导了转化后的非线性约束地下水管理模型的Taylor展开解法,并通过对一假设模型的计算分析,证实了该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力异常场计算中存在的处理流程繁琐、参数和坐标系统不统一等问题,开发一种跨平台的重力异常场云计算软件系统OnGra。该软件按照区域重力调查规范和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设计、重构、集成现有重力异常场处理算法和自适应提取计算区域数字地形模型算法,可依据野外重力/GNSS观测,批量、自动计算自由空气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也可依据卫星重力场模型,提取和计算特定区域的重力异常场。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海上打桩过程中用全站仪进行圆桩放样问题,通过观测圆桩同一水平面上桩身一点三维坐标和桩侧面切线一个方向,建立切线坐标系统以及椭圆坐标系统模型,并根据观测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实现圆桩中心坐标的解算.对现场实测数据的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所能达到的精度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华北地区GP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络2008-08~2013-04观测数据,分析36个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征。利用区域堆栈滤波方法对GPS单日解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共性误差剔除,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准则定量估计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并分析有色噪声对测站计算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共性误差在N、E和U方向分别约为1 mm、1 mm和3 mm,且共性误差具有类似闪烁噪声的特性;共性误差剔除前,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可以用可变白噪声加闪烁噪声模型或可变白噪声加幂律噪声模型来描述;共性误差剔除后降低了坐标时间序列噪声中闪烁噪声的成分,突出了本地效应部分噪声,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可以用可变白噪声加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模型或可变白噪声加幂律噪声模型来描述;最优噪声模型计算的速度误差比仅考虑可变白噪声所计算的速度误差增大5~8倍;剔除共性误差,可使测站速度的精度获得40%左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坐标系统和空间基准的转换已经被广泛研究,为了将不同的坐标变换方法联系起来,引用设计矩阵的概念,基于最小二乘法推导了坐标变换统一的参数估计表达式,给出了二维和三维空间坐标系统下常用变换方法的设计矩阵。随后通过北京1954和西安1980、西安1980和CGCS 2000的坐标转换实例,计算了相似变换、仿射变换和七参数相似变换的参数值,并将这些参数应用于其他控制点,比较计算值与真实值的均方根误差,有效验证了引用设计矩阵的合理性,简化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安装在飞机上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通过高频率的激光束测量地面的三维坐标,得到地面物体的点云数据,生成激光雷达数据影像,经过相关软件处理后,可以生成地面数字地表模型(DS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  相似文献   

11.
Jacket-type offshore platforms are widely used for oil, gas field, and energy development in shallow water. The design of a jacket structure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arge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a strategy to estimate design loads for offshore jacket structures based on an environmental contour approach. In addition to the popular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model, various classes of bivariate copulas are adopted to construct joint distributions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alytical formu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ontours based on various model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The design loads are examined by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jacket platform.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ditional model is not recommended for use in estimating design loads in sampling locations due to poor fitting results. Independent copula produces conservative design loads and the extreme response obtained using the conditional model are smaller than those determined by copulas. The suitability of a model for contour construction varies with the origin of wave data.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load estimation of jacket structures and offers 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offshor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Return periods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key parameters for ocean platform design.Many codes for offshore structure design give no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correlativity among multi-loads and over-estimate design values.This frequently leads to not only higher investment but also distortion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The definition of design return period in existing codes and industry criteria in China are summarized.Then joint return periods of different ocea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view of service term and danger risk.Based on a bivariate equivalent maximum entropy distribution,joint design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for the concomitant wave height and wind speed at a site in the Bohai Sea.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even if the return period of each environmental factor,such as wave height or wind speed,is small,their combinations can lead to larger joint return periods.Proper design criteria for joint return period associated with concomita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ll reduce structural size and lead to lower investment of ocean platform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marginal oil field.  相似文献   

13.
城市设计作为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地的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基于对济南市城市设计编制及管理情况的回顾,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对济南中心城范围内2003—2020年编制的46项主要城市设计项目进行了汇总和梳理,剖析了济南市城市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济南城市设计管控体系搭建,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设计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层住宅设计矛盾较多,难度较大,对城市景观影响突出,提高高层住宅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高层住宅设计的个性和创意,同时对岩土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可用性问题是制约WebGIS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WebGIS的可用性,需要给予用户提供有用的图形表示和操作,以使用户无需分心于那些不必要的交互和领域特征。基于场景的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该文在研究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基于场景的设计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We-bGIS场景设计框架,对内容体系和关键技术做了重点探讨。并结合实例初步验证了该框架的可行性,旨在提高WebGIS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地图符号是地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有关地图符号的研究,主体均集中在地图符号的视觉图形方面,而对地图符号的概念语义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即以语义关系作为符号图形构造的基准,通过语义关系控制地图符号的图形构成,以充分发掘地图符号的概念语义成分在符号设计中的内在价值。重点论述了本体层次的语义特征提取、符素设计、聚合语义结构建模和语义驱动的符号生成4个关键步骤。利用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对现有符号标准进行改进设计和认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符号认识效率方面表现较优,且在模拟信息传输过程中体现了较为稳定的高传输效率,具备有效提升地图符号的信息感知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给定换热器结构材料而使换热量最大的两侧换热表面的最佳匹配准则和使可用能损失率最小的最佳运行参数准则。利用两个准则间的关系 ,采用迭代的方式完成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使换热器的设计达到材料省、换热效果好及运行费用低的目的 ,且能在设计阶段实现。  相似文献   

18.
气象海洋是高性能计算机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气象用户对使用其行业真实应用进行高性能计算机测评有迫切需要。在分析气象海洋领域的数值计算模式应用特征、归纳国内外典型高性能计算机测评技术和方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气象海洋应用的高性能计算机测评系统,重点描述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测试集构建、测评模型设计、测评标准设计和系统部署模式。  相似文献   

19.
1:50 000数据库的更新工程数据库服务系统是以1:50 000数据库更新成果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服务系统,满足更新数据快速发布、浏览、应急服务等需求。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设计与建库、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为其他地理信息数据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监测网具有监测方向性这一特点,在监测网设计中应用矩阵逆特征值理论构造准则矩阵,并结合算例论述了监测网的二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