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何首生 《岩土力学》1989,10(4):89-95
由于时域截断造成的频谱渗漏现象,有限长度采样信号的内插往往产生严重的失直。本文首先导出了源于经典的 Whittaker重构的一种内插的快速计算,然后引入基线变换将Campbell重构扩展到一般有限长度信号。两者结合产生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消除截断影响的快速内插算法。分析和实验表明,这种新的方法通常均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点云数据。针对这些点云数据,探讨了点云数据预处理中的区域分割和内插算法问题,研究利用这些预处理数据生成地面模型的方法,并根据实例提出了数据处理的改进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利用点云数据通过一些措施生成的地面模型不仅效果好,而且可以满足建立大范围地势复杂地形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不连续地质面的等值线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适用于来自断层形成的不连续地质面的数据的一种等值线画法。本法与常规方法不同之处有二:1、在搜寻区内被断层切出的数据不用于网格点的内插计算,2、在追踪等值线时,等值线将从断层两侧停止在等值线上。文中提供了一个实例,算法简单快速,可望用于勘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李军 《地球科学》1998,23(4):351-354
多源图象数据由于基取值范围较大,如何快速进行点变换一直是专业图象系统的难点。通过引入重映射表、彩色查找表和二级查找表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源图象点变换的快速 可视化算法。  相似文献   

5.
数据网格化的局部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一种数据网格化的快速算法-局部搜索算法。该算法利用目前计算机编程环境提供了动态存储分配功能,首先将需网格化的所有数据划分至各个子块中,网格化时在一个或几个子块中搜索网格点的相邻点,而不是对所有数据进行探索,提高了数据网格化的搜索效率,对于数据量较大的网格化问题可极大地提高效率。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6.
克立格算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克立格法是一种最优、线性(或非线性)、无偏内插估计量的方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克立格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文中介绍了克立格法相关的计算方法,并基于Windows编写克立格算法流程图,提出改进克立格算法的若干方法,包括:①强化数据预处理;②将基本滞后距和实验变差函数计算结合起来一并运算;③防止数据溢出;④选择快速有效算法求解克立格方程组.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过程中,数据断面易出现突变点,而造成电阻率拟断面图虚假异常,难以准确解释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剔除突变点的方法。该方法以曲线的曲率公式为理论基础,用相邻点间的半二阶差分对突变点进行自动识别,并将其剔除。充分利用断面数据资料,然后用一元三点插值法或趋势面拟合加残差叠加算法对缺失点进行内插,以补齐数据断面中损失的数据点,使其便于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解释。最后用该方法对含有突变点的剖面模型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断面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表明,突变点被完全剔除,但不损失有用信息,易于对其进行推断解释。通过实际应用,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空物探测量中出现的GPS时间与经纬度坐标数据不更新、外界磁干扰造成磁尖峰异常等问题,提出根据测量数据特征设定数据阈值及梯度阈值进行快速检测的算法,检测出跳变点后,应用非跳变点数据对跳变点进行1D插值拟合,得到修正后的数据。本文利用C++语言实现了上述快速检测算法及6种1D插值拟合算法,并采用插件技术在Geo Probe平台研发了相应的软件插件模块。该插件为航空物探跳变点数据快速检测与修复,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 SOF 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原有算法的基础上 ,从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出发 ,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 C均值法从输入数据中寻找出 N 2个聚类中心 ,然后用一种启发式的方法把选取的 N2个数据点放置到一个 N× N 的空阵列中。利用这种算法 ,可以避免传统 SOF M算法中不断地用大量的数据去调整连接权的过程 ,从而快速地构造特征映射。应用这种算法 ,通过对某隧道工程围岩裂隙统计数据的快速分类、仿真判别 ,为围岩渗透性评价计算提供精确程度较高的量化依据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流场三维流线可视化模拟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线对流场的描述是场描述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生成流线算法中质点追踪算法是简单而快速的。但是,质点追踪算法在流线行进过程中会产生歧义点。为了解决地下水流场三维流线可视化中质点追踪算法产生歧义点的问题,本文从流线的定义出发,以流线方向为K·J取最大值的方向为原则,提出了降维行进算法,并对一个理论模型定义的流场进行了流线可视化研究,实现了流场的三维流线模拟与可视化表述,其结果与理论研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精准地质信息探测是当前智慧煤矿建设中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其中巷道信息的精准探测和巷道三维模型的快速获取是地质透明化的重要数据来源。对比分析传统巷道建模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重建技术构建高精度透明工作面巷道模型的技术思路。在分析煤矿井下工况环境长距离三维激光扫描面临的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三维激光扫描原理和空间点坐标计算方法,并提出透明工作面巷道三维激光扫描重建技术流程,其关键技术包括: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动态标定和坐标转换方法;点云预处理技术中基于统计滤波法的大尺度噪声滤波方法和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的小尺度噪声滤波算法;点云关键点提取与特征描述技术中SIFT特征检测算法和FPFH特征描述算法;点云配准技术中基于FPFH特征描述算法的粗配准技术和基于迭代最近点算法的精配准技术。以准格尔煤田唐家会煤矿某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从三维激光扫描施工流程、巷道点云数据采集、边界轮廓线提取、巷道与工作面联合建模等方面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面巷道三维重建思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为复杂巷道的快速三维扫描、重建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三角形网格自动生成的一种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三角形网格自动生成的快速算法:从边界点出发逐步向内部联网,不仅联网速度快,而且很容易处理凹边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人机遥感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和重叠度的快速自动拼接算法.该算法实现了用于计算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之间重叠度的相位相关法,并提出只在重叠区域中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利用岷江流域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图像拼接有效地防止了图像非重叠区域中信息对算法的干扰,提高了拼接算法的精度和速度.并利用拼接的图像对茂县至都江堰的岷江主干河流进行了灾害信息提取和统计分析,为建立无人机高分辨率低空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应急灾害信息提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A nonlinear ensemble prediction model for typhoon rainstorm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neural network (PSO-NN). In this model, PSO algorithm is employed for optimizing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itial weight of the NN with creating multiple ensemble members. The model input of the ensemble member is the high correlated grid point factors selected from the rainfall forecast field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numerical prediction products using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model output is the future 24 h rainfall forecast of the 89 st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jective prediction model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model which is directly interpolated into the stations, so it can better been implemente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prediction products, indicating a potentially better operational weathe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5.
Interpolating geo-data with curvilinear structures using geostatistics is often disappointing. Channels, for example, become disconnected sets of lakes when interpolated from point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pola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e.g., curvilinear structures), we present a new form of kriging, local anisotropy kriging (LAK). Local anisotropy kriging combines a gradient algorithm from image analysis with kriging in an iterative way. After an initial standard kriging interpolation, the gradient algorithm determines the local anisotropy for each cell in the grid using a search area around the cell. Subsequently, kriging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spatially varying anisotropy. The anisotropy calculation and subsequent kriging steps will then succeed until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in the way of reproducing the curvilinear structures.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search area more or less detail i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can be reproduced with LAK. Using test examples we show that LAK interpolates data with curvilinear structures more realistically than standard kriging. In a real world case, using bathymetric data of the Oosterschelde estuary, LAK also proves to be quantitatively superior to standard kriging. Absolute interpolation errors are decreased by 23%. Local anisotropy kriging only uses information from point data, which makes the method very objective, it only presents “what the data can tell.”  相似文献   

16.
声格固体模型插值算法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一维自动机模型研究了声格固体模型插值算法中粒子速度取不同值时对结果的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被插值点位于各插值节点的中心位置附近时,所得结果才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当插值节点数n≥4时,对于某些速度值,插值得到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本文同时讨论了针对这种情况的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三维层状地质结构下整体迭代射线追踪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在文中对三维任意界面情况下的两点间射线追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从Fermat原理出发,对射线路径上的旅行时,采用一阶Taylor不完全展开等办法,推出了三维情况下计算射线路径的整体迭代算法。并通过模型计算证明了本方法的稳健性以及计算的高精确度和高效率。为三维结构下地震偏移和层析成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射线追踪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