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图片新闻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9):F0002-F0002
8月1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中)在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福和(左一)的陪同下,参观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他对该馆的布展工作给予肯定,并勉励工作人员做好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方面的宣传,让博物馆成为地学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
地质博物馆是自然遗产与人类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保护、传承以及宣传推广文化教育的机构,是国家地区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必须依靠观众来实现,而展示工作是沟通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从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展示内容及展示理念创新方面作简要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建于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矿产陈列室,1935年随同中央地质调查所从北京迁至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它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地质类博物馆。博物馆积近百年地质学发展之底蕴,馆藏标本十分丰富,这些都是地质博物馆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在普及地学知识、进行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南京地质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特别是在科普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简述博物馆展陈现状、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空间、图文处理等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探讨了GIS技术在地质博物馆展陈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图文报道     
《国土资源》2014,(9):1-1
8月1日,国土资源知识公众化传播关键技术项目研讨会在义县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主要领导有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一行调研组以及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阮瀛洲和项目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处长杨良锋主持。通过召开《国土资源知识公众化传播关键技术项目》研讨会,找到了适合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解决了博物馆馆标本数字化典藏的技术储备问题,为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展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华北国土资源》2014,(3):16-16
正5月18日是第38个世界博物馆日,也是值得山西人民庆贺的日子。历经8年辛勤建设,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落成。山西地质博物馆设计新颖,气势恢弘,风格明快,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富有山西特色,堪称国内一流。山西地质博物馆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投资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兴建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自然科学类公益性博物馆,是一个以地球科学为主题、矿产资源为重点、古  相似文献   

7.
5月18日上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全国83家单位被授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从职能上分为地质博物馆和地质资料档案馆(以下简称两馆),隶属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两馆建成后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起到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又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深思和不断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4月22日,我省老地质专家徐衍强,将自己收集珍藏了40多年的57块各类岩矿石标本,捐赠给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以此纪念第36个“世界地球日”。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今年3月开始,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通过认真组织申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推荐、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通过,在厅党组的关怀以及全馆职工的不懈努力下,省地质博物馆以国土资源部创建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按照全国科普基地的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对社会观众实行全天免费讲解。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5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藏恐龙化石在日本千叶展出,其中不少馆藏珍品是第一次受邀在国外展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徐莉说,当天,由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的"巨大恐龙展览"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国际展示馆隆重开幕,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受邀参展。本次展览支持单位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千叶县政府等,学术合作机构有福井县立大学、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墨西哥自然历史和科学博物  相似文献   

12.
7月31日,中国地质博物馆嘉荫恐龙馆正式揭牌。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位于东北边陲,坐落在距嘉荫县城12千米处的恐龙山——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是2002年经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建设的,占地4650平方米。恐龙山临江而立,长约11千米,是我国境内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载的恐龙化石发掘地。截至目前,从这里出土的恐龙化石已经组装成13具化石骨架。  相似文献   

13.
应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邀请,单位领导派我随行采访2006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活动。对此我预感会很平淡,总以为那些“小脑袋”装不下多少东西。  相似文献   

14.
2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以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为首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和由17位系统内外知名专家和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组成的验收组,在郑州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提交的“陈列布展科学内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并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5.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经过5年筹备建成的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这一天正式开馆向游人开放了。 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再开馆仪式会场两侧整齐地排列着鼓乐队、礼炮阵,蓄势待发。“穿越时光隧道、探索地球发展历史,走进知识圣殿、解悟自然科学奥秘”的对联,展现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蕴藏的丰富知识内涵。来自省内外的嘉宾和专家学者们精神饱满地莅临现场参观指导。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是公众科普的主要阵地之一,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科学素养及科学思维培养的日益重视,博物馆需要不断接受新思想,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科普需求进行科普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创新尝试。依托博物馆场馆及人才优势,与学校教育相配合,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以下简称"地博")作为国土资源科普的重要窗口,承担了向公众宣传自然资源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职能,如何做到有效的科普创新,是目前国内各大地质博物馆积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19日,对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所有人来说,是一个激动而兴奋的日子。在这天,一件举世罕见、极其珍贵的“宝贝”化石漂洋过海,结束了它长达18年之久的“美漂”生活,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新家——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如今,“宝贝”被珍藏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内,但它扑朔迷离的身世、传奇的流浪故事,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五大连池的火山、嘉荫出土的恐龙、4.5吨重的大煤块和多姿多彩的岩石矿物标本,黑龙江省这些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地质遗迹,5月18日,在两千多平方米的空间得以展现。这座集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全省地质矿产标本、古生物化石收藏展示中心——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7,(5):F0003-F0003
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关怀下,在省国土资源党组领导和省财政厅的支持下,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广泛采集标本、科学施工布展,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0周年之际隆重开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