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09年,我省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实施〈地质资料管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21日,将在黑龙江省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建国以来我省召开首次地质工作会议;省长张左己对加强地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表彰奖励了地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切实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促进全省地质勘查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现提出加强全省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高度,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为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纲领性文件。 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高度重视,中立国副省长、徐福和厅长分别做出重要批示;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贯彻落实《决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部署会,全面学习了《决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月10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福和、副厅长徐飞鹏主持召开了贯彻落实《决定》工作座谈会,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一总队、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黑龙江省地调总院、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院、省国土资源厅环境总站的主管领导、总工、勘查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并分别谈了对《决定》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各方提出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充分讨论;徐福和厅长、徐飞鹏副厅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帮助广大读者加深对《决定》的理解和认识,本刊将此次座谈会会议代表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刊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由于基础地质条件不明和对地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影响制约了城市的绿色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路径、保障机制等方面,全面部署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省地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去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06〕4号文件。随后,省政府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地质实验工作要以国家和地质工作需求为导向,坚持地质实验工作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及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资料。《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下同)的实施对地质实验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质实验工作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地质实验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省地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 去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06]4号文件。随后,省政府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豫政[2006]51号),就全面加强我省地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贯彻国发[2006]4号和豫政[2006]51号文件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发布实施。《规划》确定了我国2010年和2020年地质勘查工作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地质大会召开后,省地矿局及时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印发了《关于贯彻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和豫政〔2006〕51号文件精神的意见》,要求局属各单位把全省地质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一是组织实施好2005年度省级两权项目,加强技术管理。2005年度省级两权地质勘查项目已进入了实施阶段。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任务的全面完成,将加大对项目的技术管理力度,加强各类地质项目成果质量管理,加强对各类地质勘查项目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跟踪检查和成果验收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特…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由于基础地质条件不明和对地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影响制约了城市的绿色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路径、保障机制等方面,全面部署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有关负责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6]65号文件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加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全面增强山东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决定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山东国土资源》2008,24(1):F0002-F0002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6]4号文件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6]65号),增加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全面增强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土资源厅党组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基层国土部门的工作指导,《南方国土资源》决定从本期起,根据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策划有关专题,邀请相关的领导、专家就专题建言献策,并于本刊上陆续刊发。本刊策划第一期专题是:“国土资源提高行政效能的着力点在哪里?”现将第一专题部分领导发表的真知灼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确立了我国今后十年地质找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为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意见》。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个中心,浙江省地质学会2012年将开展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系统总结我国地质工作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地质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地质工作体系是《决定》提出加强地质工作必须明确的要求之一。《决定》对构建地质工作体系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对“建立地质工作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要建立的地质工作体系是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既分开运行,又有效衔接的新型地质工作体系。《决定》对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作了明确界定,即: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全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地质环境特别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是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作。所以,实施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营造安全的地质环境,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是做好防灾减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06,(2):29-31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我国又添一枚“金钉子”,我国第一个可实际运行的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应用平台建成。国土资源部将实施立法项目储备制度,国土资源部设立45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  相似文献   

20.
日前,余杭区政府正式批转了《关于加强我区非工业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于10月1日实行,这也是该区第一个较全面、详尽的非工业建设用地监管工作实施意见。《意见》共分五大章,分别是批后监管重要性、批后监管主要内容、批后监管主要措施、批后监管工作要求和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