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衡 《天体物理学报》1999,19(4):419-431
报道了由Yohkoh软X射线望远镜(SXT)和日本国立天台(NAOJ)的太阳耀斑望远镜(SFT)于1992年6月4日共同记录到的一次耀斑前相的磁重连过程。理论预言的重连所必需的磁力线携带进入电流片的入流运动。热等离子体从电流耗散区(重连区)被排出的出流运动,出流引起的蒸发流动和Hα耀斑核,以及磁力线开放等现象均在观测中得到证实。在分析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磁力线重连的唯象模型。  相似文献   

2.
周曦  方成 《天体物理学报》1996,16(4):401-407
本分析了南京大学太阳塔1991年10月24日用多波段光谱仪观测到的高时间分辨率(5s)的一个2N/X2.1级白光耀斑光谱,对耀斑谱线轮廓,连续发射强度,X射线和射电爆发资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表明,该耀斑属I类白光耀斑,具有如下特征:(1)在白光耀斑的脉冲相期间,各波段光谱线心强度,连续辐射,谱线半宽以及线翼红不对称性与硬X射线高能波段的爆分同时达到极大;(2)Hα谱线在连续发射极大时半宽达10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由Yohkoh软X射线望远镜(SXT)和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的太阳耀斑望远镜(SFT)于1992年6月4日共同记录到的一次耀斑前相的磁重连过程.理论预言的重连所必需的磁力线被携带进入电流片的入流运动,热等离子体从电流耗散区(重连区)被排出的出流运动,出流引起的蒸发流动和H 耀斑核,以及磁力线开放等现象均在观测中得到证实.在分析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磁力线重连的唯象模型.  相似文献   

4.
甘为群  林春梅 《天文学报》1997,38(3):273-277
本文对一个耀斑主相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谱诊断,包括同时计算CaXIX,Hα和CaIIK谱线轮廓演化系列.与地面光学观测及最新的Yohkoh/BCS观测结果比较显示,计算轮廓及其特性在实测的范围以内,从而说明该耀斑主相动力学模型在一般性反映耀斑主相演化方面的合理性,同时也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耀斑,其在主相演化过程中没有额外的加热源作用.  相似文献   

5.
Rieger  E 甘为群 《天文学报》1993,34(4):430-435
本文收集了SMM运行期间(1980.2-1989.11)与地面观测相对应的太阳白光耀斑HXRBS和GRS观测资料,就白光耀斑与硬X-射线发射及伽玛射线发射之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白光耀斑与伽玛射线发射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白光耀斑也并非全具有强硬X-射线发射,对那些只具有对较弱的硬X-射线发射的白光耀斑,我们发现低能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驱动连续发射,因而它们可能起源于色球,而对那些具  相似文献   

6.
太阳耀斑脉冲相的X射线光变曲线的复杂性表明此阶段有多种物理过程参与其中.基于某些显著的观测特征对耀斑分类可以用来探索这些特征的物理起源.对GOES (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卫星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有一类X射线发射度在脉冲相呈显著指数增长的耀斑.指数增长阶段的平均温度为正态分布.在此温度分布1σ之内的大多数耀斑属于B级或C级耀斑,其GOES低通道流量的峰值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增长相的增长率和持续时间也遵循对数正态分布.持续时间分布范围大概为几十秒到几千秒.正如所预期的,增长时标同软X射线的衰减时标具有相关性.此外,指数增长相的增长率与持续时间呈强烈的反相关,而且随增长率的增大,对应的平均温度也有缓慢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日本“Yohkoh”卫星的资料及北京天台2840MHz的射电观测资料、对1992的6月7日的太阳爆发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爆发的脉冲相期间存在着大小两种时间尺度的脉动分量,大尺度的脉动周期约为30s;小尺度脉动周期为1 ̄4s,利用硬X射线成像观测结果,发现大尺度的脉动与硬X射线源区的一系列变化相对应。中给出了一个环-环相互作用的MHD振荡调制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8.
利用日本“Yohkoh”卫星的资料及北京天文台2840MHz的射电观测资料,对1992年6月7日的太阳爆发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爆发的脉冲相期间存在着大小两种时间尺度的脉动分量,大尺度的脉动周期约为30s,小尺度脉动周期为1-4s。利用硬X射线成像观测结果,发现大尺度的脉动与硬X射线源区的一系列变化相对应。文中给出了一个环-环相互作用的MHD振荡调制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云南天文台精细结构望远镜观测到的耀斑前兆相的日冕环的色球足点增亮和兰移现象。两个日冕环的4 个足点由 Yohkoh/ H X H/ S X T 的观测研究所确认。在耀斑前, 色球上与日冕环足点相对应的、分立的点状亮谱斑,其偏带观测显示出兰移, 表明它们是日冕环的色球足点, 且表明存在着物质的预加热, 以及物质从足点沿冕环向上流动。观测还显示冕环所跨越的暗条的激活。这些现象清楚说明, 物质沿磁力线的“蒸发”发生在耀斑前兆相, 而且,色球磁场的剧烈变化可能是引起色球蒸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方成 《天文学进展》1997,15(1):27-35
近年来对太阳耀斑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些新的发 现主要来自高分辨率的观测,特别是来自“阳光”卫星的结果,综合的范围包括太阳耀斑中磁重联的新证据、硬X射线源的分类、X射线喷流的发现、环-环相互作用的证据以及对耀斑大气动力学过程的新认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