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空间紫外天文探测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同山 《天文学进展》1999,17(3):207-216
现代紫外天文学的测波段是3100-100A,和X线相接,紫外观测要把望远镜到150km高度以上,以避开臭氧层和大气吸收。90年代以发射的专用紫外空间探测器有Astro-1,Astro-2,IUE,EUVE,在HST和TRACE上也安装有紫外空间探测器。这些紫外空间观测已覆盖了全部紫外光谱。1999年6月24日发射升空的FUSE卫星是NASA的“起源计划”项目,将通过氘或“重氢”的探测来研究轻元素丰  相似文献   

2.
空间VLBI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同山 《天文学进展》1999,17(2):136-147
空间VLBI卫星VSOP/HALCA是日本宇航科学研究所(ISAS)的飞行任务,已经在1997年2月升空。它拥有8m直径的射电望远镜,远地点达22000km。和地面的射电望远镜联合观测(干涉观测),其最高分辨率比地面VLBI提高了3倍。该项空间VLBI观测由NSAS的地面跟踪站支持。第一批VLBI图像已经在因特网上发表。RadioAstron项目由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天文空间中心(ASC  相似文献   

3.
利用碳星星表(GCGCS)、红外天文卫星(IRAS)点源表(PSC)、哈勃望远镜(HST)导星星表(GSC)及美国海军天文台星表(USNO)对现今已知的22个硅酸盐碳星重新进行了交叉证认,给出它们的确切位置,以利于今后进一步的观测研究,同时也指出其中存在值得怀疑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未来10年天体测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了依巴谷卫星的观测结果在天文学上的意义,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极限星等仅为 12mag,自行精度不够高等,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各种地面上的暗星扩充计划,如TAC、SDSS、UCAC-S,POSS等,并对它们的预期计划和目前进展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叙述了未来10年可能实施的几个空间天体测量计划,如欧洲空间的GAIA,美国喷气推进实室的SIM,德国的DIVA,美国海军天文台的FAME和俄罗普尔科沃天文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有五种误差会影响LAMOST工程光纤定位:(1)光纤的机械定位误差;(2)输入星表与导星星表的误差;(3)焦面坐标系与理想坐标系的转换误差;(4)较差大气折射对观测目标的影响;(5)导星的跟踪误差。并提出在LAMOST工程中有关天体测量的三个研究课题:(1)星表系统差的研究,以提供适合LAMOST使用的导星星表和输入星表;(2)望远镜光学系统畸变的研究以及焦面坐标与理想坐标间关系的确定,提出用国内外观测资料,建立5°×5°的几个标准天区;(3)从现有的光学图象和测光资料中给出LAMOST输入星表中星象的类别,如双星、聚星、变星、星系等。建议LAMOST工程中采用GSC-Ⅱ作为导星星表,而输入星表的精度应好于0.54”。  相似文献   

6.
人类从空间对彗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研究,是1986年从对著名的哈雷彗星开始的。十多年来,人类再没有派出使者如此地走近彗星。不过,美国航天局(NASA)宏伟的“新千年计划”(NMP),将发展最新技术,从空间对地球和行星系进行探查,其中包括两项与彗星相遇的计...  相似文献   

7.
提起太空中的天文望远镜,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无疑是“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简称“哈勃”,图1)。在公众看来,这个迄今为止最著名的空间科学设备业已成为空间天文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欧洲计划在2009年发射“赫歇尔”(Herschel)空间望远镜,其镜片直径达3.5米,远超哈勃空间望远镜(镜片直径为2.4米),它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空间望远镜。威廉·赫歇尔是18世纪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不仅发现了天王星,还开创了恒星天文学,他研究并假设(某些)星云是由恒星组成,提出著名的恒星演化学说;他不仅在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上留下永不磨灭的足迹,而且是当时最伟大的观测天文学家,为恒星天文学的建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在天文学史上他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9.
陈道汉 《天文学进展》1999,17(2):178-184
综述了国际上进行太阳系空间探测的现状,着重介绍探测月球、火星、小行星和外行星的意义、目的、手段和成就。择要介绍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俄罗斯和日本近年来和下世纪初的空间计划。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4日欧空局批准了两项空间科学探测计划,旨在对行星系统进行探索,了解宇宙的起源。这两个分别命名为远红外和亚毫米波望远镜(简称为FIRST)和“普朗克”(PLANCK)的探测器将于2007年用阿里安5火箭同时发射,并且都将定点于日-地拉格朗日点...  相似文献   

11.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技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COAST),其成像质量优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比目前普遍使用的地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要清晰50多倍。但COAST的造价仅85万英镑,比HST的造价要低得多。COAST的工...  相似文献   

12.
LAMOST之旅     
LAMOST之旅王授琯编者按:由三绶和苏定强两位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牵头提出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的设计方案,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这一方案已得到中国天文界的赞扬和支持,同时也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和关注。此项目已获...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的4月25日,即1990年4月25日,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轨道,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10年来,“哈勃”为我们传回了大约29万张高质量的精美图片,而这些图片所展现的许多天体,我们似曾相识,但更多的是黑洞、衰亡中的恒星和遥远的星系等陌生的宇宙图景。“哈勃”不仅使天文学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而且也使公众得以亲眼目睹来自宇宙深处最为壮观的神奇景象。实施宏伟的“哈勃”计划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的合作计划,以美国天文学…  相似文献   

14.
曾琴 《天文学报》1998,39(1):35-39
使用BIMA的C位形混合波导联结9元天线阵,对SgrB2(N)和SgrB2(M)观测了CH3CN分子振动激发态V8=1的6K-5K线系,仅在SgrB2(N)的10″*4″区域里探测到上述发射线。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天文学史我国近年来天文的新发现(摘要)…………………………………………胡景耀(2, 92)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天文学问题………………………………………….刘次沅(2,94) 仪器与技术氢原子频标的小型化……………………….刘铁新 高俊法 翟造成(1,1)主成分分析法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李 成 孔 旭 程福臻(1,9)高灵敏度VLBI和FAXT计划…………………吴盛殷 钱善 田文武(1,17)光学/红外望远镜和技术的进展(摘要)……………………苏定强 崔向群(2,121)LAMOST项目及进…  相似文献   

16.
StarPhysicsProgressintheStudyofAbundancesofHeavyElementsinMetal-PoorStarsZHOUGui-de ( 4) . 7……………………………………………………………………SolarPhysics RadioAstronomyTheDynamicalFeatureofFilamentsinAR750 0JIANGYun -chun ,LUANDi ( 1 ) . 1 8………SolarRadioMetricWaveEventsFromActiveRegion 653 8…  相似文献   

17.
宇宙信息     
SO的新发现在1998年10月欧洲空间局召开的关于红外空间天文台(ISO)的会议上,科学家展示了ISO拍摄的一张仙女星系(M31)图象。图象中有一系列以前不曾看过的同心环。常规的光学望远镜是无法观测到这些由很冷的(-430F)气体和尘埃构成的环的。...  相似文献   

18.
1996年4月10日,使用北京天台兴隆观测站60cm望远镜及其主焦上的TI215CCD照相机,在NGC4027天区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这是今年开始的超新星巡天计划的第一个结果,这颗超新星已被McDonald天台的王力帆证实,并被分类为II型超新星,国际天学会中央电报局已将它列为SN1996W^(2)。  相似文献   

19.
恒星在这里诞生──哈勃空间望远镜揭开M16中心的奥秘温学诗编译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M16(即NGC6611)是巨蛇座中的一个气体星云。由于它的形状酷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所以又叫做鹰状星云。M16是天空中最具特色的天体之一,通过一个低倍率的望远镜即可欣...  相似文献   

20.
姜碧沩 《天文学进展》1999,17(4):317-323
概述了IRAS升空以来在AGB星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发现的问题,比较详细地报告了60cm空间红外望远镜ISO携带的探测器及其性能,以及它的成像和光谱观测对研究AGB星的演化的影响,尤其是对AGB星星周包层的化学环境的研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