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建筑物、室内电子设备防雷原理及技术,室内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通过雷电害实例分析,呼唤人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蒋戎林 《四川气象》2002,22(3):58-60
介绍建筑物、室内电子设备防雷原理及技术,室内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通过雷电害实例分析,呼唤人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雷电机理及其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雷电机理及其危害,提出了建筑物及室内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4.
谭惠冰  周满荣 《广东气象》2007,29(B12):96-97
综合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域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对雷电造成人身安全、电子设备损毁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数据选择雷电防护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本文通过江门市客运站雷击风险评估实例分析,指出雷电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重视雷电风险评估在防雷减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侵害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两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如果电压分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高电位反击,击毁建筑物,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6.
由雷电流产生危害的方式出发,从暂态电位抬高、回路感应过电压、线路感应过电压、耦合过电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明确了雷电流产生危害的起因及形式,阐明了雷电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危害的具体原因及危害原理,为如何做好雷电防护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新建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设计的基本要求,强调新形式下防雷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以及有关设计技术要点。结合实践提出了新建建筑防雷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 ,雷电的危害远比富兰克林时代的程度加剧 ,经济损失剧增。难道现如今的雷电比富兰克林时代的雷电强度大了吗 ?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微电子设备屡遭灾难 ,究竟是谁在作怪 ?自从 2 0 0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之后 ,建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人们对雷电有了安全感。但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 ,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许多不发生雷电灾害的行业部门也频频受雷电之害。例如坐在大楼里只与钱打交道的银行系统 ,自以为闪电不会危害他们 ,可是当采用网络系统之后 ,雷电就开始光顾。此外 ,…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子技术正向高频率、高速度、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对这些设备和系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对这些设备系统造成的失效与损坏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高,发生雷电的几率也增大。雷电产生的电磁可影响几公里范围的电子设备,这也使电子设备受损的几率增大。电子信息系统受损后,除直接损失外,间接损失往往很难估量。因此,信息时代的到来,已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安陆市气象局在进行建筑物常规避雷设施的安全检测时,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或住宅中的现代微电子设备,如微机、电视机等安装较多,其中大部分用户对这些设备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致使现代微电子设备被雷电击坏现象时有发生.为减轻或避免雷电灾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安陆市气象局科技人员开展了对微电子产品如微机等的防雷服务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和从雷电环境特点、风险分量和损失类型、风险评估计算等方面对某高层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得到评估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综合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属自然灾害之一。有史以来,雷电便以极大的破坏力造成建筑物倒塌、起火和人员伤亡,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弱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其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也突显出来。根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电危及信息系统主要是雷电电磁脉冲,雷电  相似文献   

13.
夏建林 《浙江气象》2002,23(3):38-39,46
雷电在整个空间范围侵袭各种现代化电子设备,给雷电的防护带来难度,现代防雷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的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了主。有效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筋作为引下线,每层圈梁和柱筋及各种金属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屏蔽和等电位连接。这样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综合防雷的思想,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提供基础条件。因此,等电位连接对防雷工程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充分体现着现代防雷技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雷电灾害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从而使建筑物易遭雷击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建筑物内电子设备遭雷击的频率趋于增多,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增加。雷灾逐渐呈现出受灾面扩大,  相似文献   

15.
2011—2012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磁场特征统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雷电磁场的影响,对2011年7月—2012年8月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试验中获取的雷电磁场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选取击中14个高建筑物的40次雷电 (均为负极性雷电) 的磁场数据,结果表明:高建筑物对回击磁场峰值有增强作用,且建筑物越高对回击磁场峰值的增强作用越大,高度在200 m以上的建筑物上雷电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几何平均值是高度在200 m以下的建筑物上的2.4倍;高建筑物雷电回击的磁场波形呈多峰特征;观测到的20次击中200 m以下高建筑物的雷电中,有13次 (65%) 雷电首次回击的磁场波形出现后续峰值比初始峰值大的现象,击中200 m以上高建筑物的14次雷电中有8次 (57%) 出现该现象;40次高建筑物雷电中有22次 (55%) 为多回击雷电,135个回击间隔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69.1 ms, 多回击高建筑物雷电中有10次 (45%) 出现继后回击的磁场峰值大于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现代防雷的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多层设防,把防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由于雷电的危害无孔不入,在整个空间范围侵袭微电子设备,给安全防范带来一定困难。有效利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筋作为引下线、每层钢筋和各种金属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笼式屏蔽和等电位处理。这种设计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综合防雷的思路,为电气和电子设备防止雷电电磁脉冲(LEMP)破坏提供基础条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TC-81.1024均肯定和推荐这种防雷技术,其技术可靠性及优异性,已被实践证明。卫 …  相似文献   

17.
雷电通过强大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强烈的电磁辐射、炽热的高温等对地面的建筑物、设备和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通过辐射、感应,由各种信号线侵入设备终端,损坏各种设备的例子屡见不鲜,雷击电磁脉冲已成为各种电子设备的克星.据不完全统计,60%~80%雷击电磁脉冲入侵来自电力传输线.  相似文献   

18.
雷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提出对雷电危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该对防雷保护系统因雷电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系统的雷电防护级别,划分防雷保护区,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安全、合理、经济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系统,将雷电能量限制到信息系统所容许的安全范围之内,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日益普及,各类公共建筑物中电子信息系统因雷电感应导致设备损毁的事故不断增多。每年经济损失不可低估。因此,在电气防雷设计之前,对新建建筑物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并确定建筑物内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就显得尤为重要。防雷设计的依据之一是雷电防护分级,按照建筑物的不同防护等级设置与其相对应的防雷装置。雷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