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截至2014年12月底,禹州市累计征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9100余万元,其中当年缴存3300余万元,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矿山企业中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专门印发了《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存储标准的通知》,各基层国土资源所和相关业务股(室)协调配合,引导和督促采矿权人按照国  相似文献   

2.
正统筹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重大使命,是新组建的广西自然资源厅的全新职责。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广西自然资源厅内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统筹全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主要工作职能包括: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指导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组织指导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开展矿业遗迹保护等。  相似文献   

3.
日前,禹州市全面启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约3000亩废弃矿点(坑)生态修复任务。禹州市矿产资源丰富,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分布点多面广,为彻底解决矿山地质环境突出问题,该市制定印发《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建立废弃矿点(坑)生态修复工作台账,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责任机制,根据现有山体风貌,结合土质条件,本着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宜灌则灌、宜乔则乔,高低搭配、错落有致、顺势整治、自然修复的原则,有序推进修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坚持矿产资源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着力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修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如何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  相似文献   

5.
市州县传真     
<正>西宁市国土资源局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工作1月4日,西宁市国土局组织三县国土资源局召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会议,对全市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对全市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6.
4月17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联合磨街乡政府和市公安局,组织执法人员30余名、挖掘机1台,对磨街乡境内7处死灰复燃的无证矿井实施了关闭。五一假期之前,为加强矿山安全监管,确保度过一个祥和、安宁的节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专题会议,就全市矿产资源监管工作进行具  相似文献   

7.
2017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围绕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主线,努力提升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国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灾避让搬迁等国土资源项目,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200公顷,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9月6日上午,禹州市苌庄乡五坪村5组64岁的吕清老汉站在自家被滑坡山体摧毁的院落前,心有余悸地说:"真悬啊,要不是张支书和国土所的工作人员及时让俺搬家,俺全家四口人的命和半拉子家业就全没了!"9月5日下午,禹州市普降暴雨。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及时通过广电、移动通信部门向全市发出地灾预警信息。苌  相似文献   

9.
《暂管办法》明确指出: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采矿权人,必须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书面承诺,并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管部门”)缴存备用金,以备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防治所需资金。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禹州市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禹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暂行办法》,决定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以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  相似文献   

11.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日益紧迫。本文在查明山东省济宁市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分布、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征、已开展工程采取的治理措施及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结合城镇、交通、河流、自然保护区等国土空间及生态保护格局,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两片区”矿山修复总体布局。提出因地制宜选择植被修复措施,设计阶段应重视养护和管护措施的提出和制定,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汝州市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对全市"矿山复绿"和废弃无主矿山生态修复与恢复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标志着该市2017~2019年"矿山复绿"行动全面启动。为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力度,汝州市按照国土资源部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部署,在全市开展"矿山复绿"行动,2013~2016年对所有废弃无主矿山和"三区两线"范围内矿山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恢复复治理面积253公顷。  相似文献   

13.
区域矿山环境治理修复是国土空间修复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是获取生态修复治理信息和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该文以泰山区域矿山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为研究区域,提出一种利用遥感技术方法为主,结合往年资料提取矿山地质环境变化信息,对修复过程进行监测,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下简称《暂管办法》)《暂管办法》明确指出: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采矿权人,必须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书面承诺,并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管部门”)缴存备用金,以备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防治所需资金。备用金属采矿权人所有,采矿权人依承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经验收合格后,备用金及其利息收入返还采矿权人。备用金只能用于因矿产开发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和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严禁任何单位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提到矿山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人们心里就会隐隐作痛、心有余悸,而引发事故的源头和罪魁祸首就是安全隐患。有了隐患,只要我们能够预防到位,及时消除,源头治理,也不会有事故的发生。因此,搞好矿山企业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中之重。而要全面做好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必须首先要摸清辖区内矿山企业隐患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然后才能找到有效的根治措施和方法。现结合禹州市,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矿山安全隐患监管防治问题做一下简单的探讨。禹州市地处豫中西部,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市西部偏远山区12个乡镇1000余…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7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举办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培训班,各国土资源所(站)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全市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等110余人参加了培训。该局邀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专家库成员,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高级工程师田东升围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乡镇国土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五到位’基本要求"两大主题,向参加培训人员系统讲授了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基层国土资源所地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全市资源分布、管理实际,围绕部门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国土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两美"禹州做出了应有贡献。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禹州市石灰岩矿产资源探明储量55亿吨,涉及12个乡镇,矿山企业分布广、战线长、路程远、位置偏,给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禹州市国土资源局确定科学严格的准入标准,深入开展石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学刊用刊结合,发行宦传并重”,使《河南国土资源》杂志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和矿山企业中受到普遍欢迎,真正成为了大家工作中的良师益友。2005年,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资源栏合后煤炭企业总数减少三分之二、非煤矿山数量也大幅减少的形势下,组织征订了200份《河南国土资源》杂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青海国土经略》2016,(4):27-29
正国土资发〔2016〕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能源主管部门: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  相似文献   

20.
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矿山基本情况;②矿山地质环境现状;③矿山开采可能造成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估(含地址灾害危险性评估)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⑤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