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耕地非农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耕地数量变化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此,研究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为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处在脆弱敏感的自然环境下,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存在着显著矛盾。本文基于1996-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法和协调度分析法分析了甘州区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性及协调性。结果表明:1996-2002年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一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2003年耕地资源变化略有波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04-2008年耕地资源变化逐渐趋于平稳,而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协同度除2004年呈不协调状态,其他年份呈基本协调或较协调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对比其前后两个10年的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并进一步分析耕地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论文基于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经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并结合实地验证,生成陕北地区1990、2000和2010年耕地现状以及前后两个10年耕地变化时空监测数据集。进而运用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结合中分辨率、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估算陕北地区农田净初级生产力,分析耕地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北地区耕地面积及其生产力在研究期前10年小幅增长,后10年明显减少。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为满足当地人口的粮食需求以及弥补城市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大面积草地和未利用地被开垦。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城市化也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20年来陕北地区耕地资源总面积净减少42.56%;受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同期农田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了41.90%。研究对于评估陕北地区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对比其前后两个10年的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并进一步分析耕地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论文基于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经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并结合实地验证,生成陕北地区1990、2000和2010年耕地现状以及前后两个10年耕地变化时空监测数据集。进而运用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结合中分辨率、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估算陕北地区农田净初级生产力,分析耕地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北地区耕地面积及其生产力在研究期前10年小幅增长,后10年明显减少。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为满足当地人口的粮食需求以及弥补城市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大面积草地和未利用地被开垦。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城市化也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20年来陕北地区耕地资源总面积净减少42.56%;受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同期农田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了41.90%。研究对于评估陕北地区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耕地面积减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及广州等7个城市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阐述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联系;在各城市间表现为3种具体类型:(1)经济增长超前,耕地减少滞后;(2)经济与耕地同步变化;(3)经济增长滞后,耕地减少超前;第一种耕地利用的效益最高,第三种最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四十二国样本的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变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研究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相对贡献,从世界200多个国家中选取42个国家和27年(1982-2008)的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耕地增加、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耕地增加、工业化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耕地自身冲击对耕地变化贡献占近70%,说明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及广州等7个城市(1990-1996年)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阐述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联系:在各城市间表现为3种具体类型:(1)经济增长超前、耕地减少滞后,(2)经济与耕地同步变化,(3)经济增长滞后,耕地减少超前;第一种耕地利用的效益最高,第三种最低。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耕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三峡工程是世界性的伟大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推动了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在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耕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利用三峡库区1990~2004年的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资料,采用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三峡库区耕地变化的过程,了解库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探寻了耕地数量模拟预测的新方法,为库区耕地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15年来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不同的库区段也如此;(2)三峡库区历年耕地面积与对应年人均GDP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并且相关年份耕地的变化与GDP的变化不同步,呈现相对脱钩的状态,三峡库区耕地的变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及退耕政策休戚相关;(3)在库区耕地模拟预测研究中表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模拟精度不及BP神经网络的模拟精度,并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了三峡库区2010年和2015年的耕地面积,其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的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耕地资源的减少已经成为上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耕地资源减少的两头还将持续下去。本文根据1987-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减少,净减少,损失经和变化率分析耕地动态变化的区域特征,并依此将我国大陆30个省分为不同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存在的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在耕地资源供给不足情况下高质量的农田受到巨大威胁,进而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尽管已对中国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估,但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未见报导。本研究利用MODIS的净初级生产力产品(MOD17)数据,基于发展的累积概率分布法确定耕地质量标准,以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三期基于Landsat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得到低、中、高质量农田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城市化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城市化占用耕地面积占耕地减少总面积的比例由2000–2005年的47.29%增加到2010–2015年的77.46%。2000年,中国耕地质量以中低产田为主,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81%和48.74%,高产田仅占10.44%。随着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化占用高产田面积在全国耕地面积中的比例从2000–2005年的9.71%上升到2010–2015年的15.63%,高产田受到严重威胁。从空间上看,该现象已由华东、华南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西北地区,其201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高产田达到52.97%。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评价耕地质量的方法,同时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占用高质量耕地的趋势。未来占用高质量农田的趋势可能会持续,必须构建以振兴乡村为主的新型发展模式,可能是缓解土地资源紧缺情况下城市化和粮食安全矛盾的可选途径,值得土地利用规划和政府决策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市群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长株潭城市群近10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并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显著,耕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得出社会发展因素、经济增长因素、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因素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变化的四大类主要驱动因素;总体上,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该区域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11.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南极长城湾水域1992~1995年三个夏季(12月~3月)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浮游植物72种,其中三个夏季都采到的共有种33种,占总种数的45.83%;各年夏季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值分别为6873.82×104个/m3、208.48×104个/m3和1027.36×104个/m3。主要优势种有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socialis)、海链藻属(Thalasiosiraspp.)、脆杆藻属(Fragilariaspp)、珍珠异极藻(Gomphonemamargaritx)和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compresus)等。结果表明,各夏季种类组成基本相似;数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湾内和湾口数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2.
13.
对流层低层的季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安宇  尤丽钰 《地理学报》1990,45(3):302-310
文章提出一种对流层低层季风定义的新方法。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作者认为:对流层低层的风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二部分的线性组合。一部分是非季风的行星风,这部分代表大气对海陆地形的动力强迫的响应;另一部分则是季风,这部分是大气对海陆地形的热力强迫响应。作者用多年平均的年平均风来代表行星风,这样分离出来的季风与经典季风相比有很多优点:1.计算简单;2.物理图象清楚;3.便于划分季风区。  相似文献   

14.
1998年长江洪水的特点与警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8年长江洪水是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其特点是:气候异常,受厄尔尼诺/拉尼娜影响;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上中下游洪水遭遇;受灾经济损失大。1998年洪水给人们的警示是:历史洪水多成组出现,防洪不能松懈;平垸行洪,势在必行;分蓄洪区不能形同虚设;大规模退田还湖,并不现实可行;长江上游分洪是防洪上的奇迹;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丁登山 《地理研究》1996,15(4):101-106
近年来,国际上和国内相继出现了一个流行的说法:由于中东水资源短缺和人口迅速增长,各国间水资源矛盾日趋尖锐,因而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因争夺水资源而爆发战争。该种说法值得商榷。对两河流域和有关各国的水资源现状和近年来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一些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有关各国的水资源并不十分短缺,而且存在着节水的巨大潜力;有关各国将会在水资源上继续采取合作和妥协的态度,不会使矛盾激化到为此而发生战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Novel Synopsis : In the wake of an unprecedented economic collapse and nationwide systems failure, the historian and high school principal Carson Waller finds himself jobless and adrift in a large East Coast city. He spends most days contemplating the dramatic history‐in‐the‐making from the ever‐shrinking security of his apartme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untry, Beatrix Banks, a fair‐trade activist, is similarly grounded, her global cause now radically circumscribed and somewhat circumspect. Grave personal loss initially brought them together, but it is the universal loss and devastation now surrounding them that sets in motion their separate journeys toward each other. Amid escalating violence, Carson leaves his perch to begin chronicling history as it happens, walking west along the railroad tracks, toward Beatrix. He encounters an altered America, brought to life by a variety of characters and their stories of former lives and current survival. Meanwhile, Beatrix tends to the immediate issues of shelter, water, and food, slowly building community in a neighborhood she previously barely knew. Between them lies The Center, a mysterious destination advertised in a stream of broadcasts by an evangelical Christian cult promising “ascension” to those who make pilgrimages to the country's geographical middle. As Carson continues westward, unable to shake Beatrix from his mind, Beatrix and her neighbors work to ensure their own survival and present an alternative to the Ascensionists' irresistible, unfulfillable promises.  相似文献   

17.
18.
天山冰碛物中的花粉组合及冰期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和天山南麓台兰河口区、木扎尔特河口区冰碛物中花粉分析,表明在冰期阶段不同区域的花粉组合均以灌木及为主,乔木含量很低,反映冰川所到之处距云杉林均大于5km。冰期阶段,天山南北坡环境差异明显,北坡以草原为主,南麓带以荒漠草原为主,山地气候较现代干燥,山麓地带较现代略湿润。  相似文献   

19.
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若干思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特征、基本格局与面临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分析 ,提出了新疆跨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基本构想及其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广州市区人口分布的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霞 《热带地理》1994,14(4):315-32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区人口分布变动特点、变动类型,探讨其影响人口分布变动因素及人口分布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