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滇西北金沙江带被动陆缘地层层序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沙江带位于中咱地块和昌都地块之间,保存有各种构造背影的沉积物,这些地层呈断片产出,而不是连续地层,我们选择滇西北拖顶-霞若地区,对金沙江带被动陆缘地层断片进行地质填图研究,对各地层断片的时代和沉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恢复了金沙江带被动陆缘的地层层序,根据新的层序和将被动陆缘的演化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大陆拉张(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复杂陆缘盆地阶段(早二叠世)、洋-陆转化阶段(晚二叠世至中三  相似文献   

2.
昌宁-孟连构造带的地层层序、地层时代归属和构造背景一直是热点争议问题.在1:25万临沧幅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弄巴剖面进行了细致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重新厘定了该区的地层层序,更正了其地质时代,在恢复该区的构造背景和古地理格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滇西南耿马弄巴剖面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7个地层断片组成的断片型地层体,其地层序列为:上覆新近系南林组,下伏大陆斜坡相碎屑岩沉积和代表洋盆沉积环境的两套地层.在此基础上,重新对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厘定了温泉组、曼信组、平掌组和南皮河组,并恢复了该区被动大陆边缘至洋盆构造背景,进而探讨了其古地理格架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对昌宁--孟加带西区的两个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牙形刺和放射虫的发现将原定为拉巴组的塔拉弄-南雅条带的时代厘定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时代大致与南皮河群的弄巴组或“中区”的“上泥盆统”相当,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怕拍组实际上主体属晚二叠世晚期,仅顶部可能包含有少量下三叠统印度阶最底部的沉积。对怕拍组的研究证实了澜沧运动的存在,昌宁-孟连带自此开始了由海洋盆地向造山带的演变进程,这一过  相似文献   

4.
对昌宁—孟连带西区的两个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牙形刺和放射虫的发现将原定为拉巴组的塔拉弄—南雅条带的时代厘定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时代大致与南皮河群的弄巴组或“中区”的“上泥盆统”相当 ,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怕拍组实际上主体属晚二叠世晚期 ,仅顶部可能包含有少量下三叠统印度阶最底部的沉积。对怕拍组的研究证实了澜沧运动的存在 ,昌宁—孟连带自此开始了由海洋盆地向造山带的演变进程 ,这一过程持续达七千万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地质新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平  贾进华 《地层学杂志》1995,19(1):62-71,T002
滇西耿巴四排山地区弄巴组(原南皮河组上部)盛产化石孢粉,通过50多块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晚泥盆世末(Retisporalepidophyta)至早石炭世早期(Grandisporaspiculifera)孢粉组合。它们可以与西欧同欧同期粉进行对比,并能部分与澳大利亚同期孢粉对比。因原南皮河组岩性复杂,已经被刘本培等(1993)改为南皮河群。本文对原南皮河组上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为弄巴组,其时代为晚  相似文献   

6.
李功宇  周建波  李龙  王红燕 《岩石学报》2020,36(6):1719-1730
佳木斯地块位于中国东北微陆块群的最东缘,其东缘地区晚古生代的岩浆和沉积演变进程为欧亚大陆东缘由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构造环境的转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佳木斯地块东缘中泥盆世黑台组砂岩,形成于被动陆缘的构造环境,黑台组上覆的老秃顶子组流纹岩也形成于被动陆缘的构造环境;晚石炭世珍子山组砂岩,形成于活动陆缘的构造环境;早二叠世的二龙山组安山岩以及相邻地区早二叠世的其它火成岩形成于活动陆缘的构造环境。同时,佳木斯地块东缘泥盆-二叠纪的沉积地层也呈现出由浅海相到陆相地层转化的特征。因此,佳木斯地块东缘由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的转化应该发生在中泥盆世到晚石炭世,而该构造环境的转化也为晚古生代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7.
秦岭造山带主要疑难地层时代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区域与剖面地质调查, 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研究, 在秦岭主要疑难地层中发现了众多化石, 并获得一批同位素年代数据, 重新厘定了地层时代。在变质哑地层: 1)宽坪群中发现了奥陶纪化石; 2)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发现石炭纪化石, 并测得相应同位素年龄; 3)三花石群中发现泥盆纪化石。在有争议地层碧口群中发现泥盆纪化石, 厘定其主体时代为泥盆纪; 在原划寒武-奥陶系洞河群中发现晚古生代化石, 更正了北大巴山腹地没有上古生界的普遍认识; 将南秦岭原志留系及相伴的下古生界厘定为于二叠纪末或三叠纪最终形成的增生杂岩带, 否定其为被动陆缘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8.
造山带区域地层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庆来 《地学前缘》1999,6(3):133-138
根据地层层序保存程度,将造山带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3种类型。有限史密斯地层是造山带地层的主要类型,它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构造地层断片组成,史密斯地层层序律仅适用于地层断片内部地层层序研究。文中认为有限史密斯地层的层序是可以恢复的,并提出了恢复方法和技术路线。最后,以活动论、单元论和阶段论为指导,论述了造山带地层系统研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地质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弄巴组(原南皮可组上部)盛产化石抱粉,通过50多块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晚泥盆世末(Retisporalepidophyta)叶至早石炭世早期(Grandisporaspiculifera)孢粉组合。它们可以与西欧同期孢粉进行对比,并能部分地与澳大利亚同期孢粉对比。因原南皮河组岩性复杂,已经被刘本培等(1993)改为南皮河群。本文对原南皮河组上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为弄巴组,其时代为晚泥盆世末至早石炭世。通过抱粉相分析和野外沉积标志的观察以及对孢粉比较学的研究,从而获得了对该套地层沉积相和植物古地理方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带地质特征、构造演化历程及盆地内部中生代地层充填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属性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羌塘盆地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中期被动陆缘盆地,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羌北前陆盆地和羌南陆被动陆缘裂陷—坳陷盆地及早白垩世前陆盆地等地质演化历程;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复杂而有序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构造演化,决定了羌塘盆地中生代为一复杂的多旋回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1.
思茅地块西缘龙洞河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庆来  张振芳  刘本培 《地层学杂志》2000,24(2):126-128,T001
思茅地块西缘的龙洞河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 ,原定时代为晚石炭世 ,被认为属南澜沧江洋弧后盆地沉积。现在龙洞河组层状硅质岩断片中发现了晚泥盆世放射虫化石 ,在细碧角斑岩之硅质岩夹层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 ,表明龙洞河组不全是晚石炭世地层 ,而是由晚古生代的一些地层断片组成。思茅地块西缘深水沉积盆地的演化始于泥盆纪 ,应为滇西南古特提斯多岛洋的一个分支 ,向南可能与泰国难河带对比。  相似文献   

12.
南皮河群位于滇西南昌宁-孟连带西区,其地层序列已受到后期构造作用改造,总体呈无序状态,但其内部的各岩片地层仍保持相对连续的地层层序、据此,我们将南皮河群划分为下、中、上段,对其中各段的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作了详细研究。甫皮河群下段为一套浊流、滑塌浊流、碎屑流和等深流沉积类型;中、上段为深水洋盆边缘沉积类型、其沉积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呈拉张状态的深水陆坡-洋盆边缘环境,物源区为西侧的保山-耿马地块。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魏斌 《地学前缘》2000,7(4):421-429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柴达木盆地显生宙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盆地叠合过程。在寒武纪—泥盆纪 ,柴达木板块处于低纬度区 ,从寒武纪时的南纬 4 1°往北漂移到泥盆纪时的北纬 10 6° ,与塔里木、华北、扬子等块体有较大的纬度差 ,表明柴达木板块在该时期是一个并不隶属于其它任何板块的独立的块体 :与华北板块之间以北祁连洋相隔 ,与塔里木板块之间以阿尔金洋相隔 ,与中昆仑地块之间以东昆仑洋相隔 ,柴达木板块内部也被赛什腾—锡铁山洋所分隔。这些洋盆经历了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张裂阶段和晚奥陶世—早、中泥盆世聚敛阶段 ,最终于中泥盆世末期闭合。该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内部 ,叠合在震旦纪大陆裂谷盆地之上的是寒武—奥陶纪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 ,生物发育 ;志留纪—早、中泥盆世柴达木盆地以隆起为特征。石炭纪—三叠纪柴达木板块继续北移 ,石炭纪时位于北纬 11 9° ,二叠纪时位于北纬 12 7° ,三叠纪时位于北纬 2 2 2° ,该时期柴达木板块已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拼合 ,但与羌塘板块之间以南昆仑洋相隔 ,柴达木处于南昆仑洋的弧后部位 ,叠加在早期盆地之上的是石炭纪—早二叠世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夹煤线。晚二叠世—三叠纪柴达木盆地再度隆升。侏罗纪以来 ,柴达木板块缓慢北  相似文献   

14.
昌宁—孟连带位于保山—耿马和思茅一临沧地块之间,保存有多种缝合带记录和罕见的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连续洋盆沉积序列,代表古特提斯多岛洋主支部位,临沧地块很可能是一个亲冈瓦纳的外来地体,晚二叠世前增生到思茅地块西缘。因此,澜沧江带和昌宁—孟连带晚二叠世前属于同一个洋盆,向南与泰国北部难河—程逸缝合带连接。古特提斯的最后封闭发生于晚印支期,以后又遭受新特提斯阶段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取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石炭纪-三叠纪的砂岩、粉砂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判别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探讨北羌塘盆地的性质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北羌塘中段的治多-杂多地区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早石炭世为被动大陆边缘;早中二叠世为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晚三叠世为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结合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石学,治多-杂多地区的沉积盆地经历了早石炭世被动陆缘克拉通盆地-早中二叠世裂陷盆地和早中三叠世被动边缘克拉通盆地-晚三叠世弧后前陆盆地的两个演化旋回,体现了金沙江缝合带和甘孜-理塘缝合带成生发展在研究区内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6.
Phanerozoic strata are distributed in several north-south trending zon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hangning-Menglian Belt. Four types of Devonian to Triassic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s can be identified: (1) elastics with limestone lenses in the mid-section, changing up-section into alternations of fine elastics and cherts; (2) elastics with chert intercalations and limestone lenses, and topped by Permian basic volcanics; (3) elastics-basic volcanics-carbonates-clastics; and (4) limestones, dolomitic limestones-dark gray thin-bedded limestones, argillaceous limestones, mudstones and siliceous mudstones. Devonian to Triassic cherts occur in different horizons and different zones from east to west. These cherts are usually transitional to their neighboring elastics. There is no continuous Devonian to Middle Triassic chert sequence in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Changning-Menglian Belt as Liu et al. (1991,1993) reported. Volcanics and the overlying carbonates described by some workers as "seamount" sequences  相似文献   

17.
The Changning-Menglian belt,located between theBaoshan-Gengma massif and the Simao-Lincangmassif in Western Yunnan,preserves the complete recordof a suture zone and the most continuous record of deepwater sedimentation,representing the main branch of thePalaeo-Tethys polyisland ocean in the Hercynian-Indo-sinian stage.This belt could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reetectono-lithofacies zones.In the east zone,terrigenouselastics,argillaceous,marl-argillaceous and silicate sediments lie on the metamorphosed Early Palaeozoic basement in concealed unconformity,representing deep watersediments on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The centralzone,although the basement rocks are absent fromoutcropping here,includes a contemporary complexof various sedimentary types,among them one type is ofdeep ocean sediments represented by radiolarian beddedchert,appearing from at least early Early Devonian tothe Middle Triassic.Another type includes purecarbonates of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to the LatePermian,a type of shallow wa  相似文献   

18.
广西那坡裂陷盆地位于右江盆地南缘,晚古生代该盆地广泛分布包括硅质岩、泥岩和海相玄武岩在内的深水相沉积.对盆地内上泥盆统榴江组和中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硅质岩SiO2含量为88.55%~99.03%,PAAS组成含量小于20%,指示其含有较低的陆源碎屑组成.硅质岩的Al/(Al+Fe+Mn)值为0.45~0.94,Eu/Eu*值为0.51~0.95,为非热液成因硅质岩.除去SiO2稀释作用的影响后,硅质岩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REE+Y含量相当于PAAS组成的2~5倍),指示其形成于相对远离陆源供应的环境.岩信和鱼塘上泥盆统榴江组硅质岩具有中等的Ce负异常(Ce/Ce*值分别为0.37~0.72和0.58~0.89)以及较明显的Y正异常(Y/Ho值分别为39.05~83.74和34.33~36.70),形成于远离陆源的开阔裂谷盆地环境.鱼塘中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硅质岩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Ce/Ce*值为0.12~0.33),显示成熟洋盆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右江其他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晚古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右江盆地从晚泥盆世裂谷盆地到早中二叠世扩张为开阔洋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浙西北二叠,三叠纪浊积岩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海清  陈海泓 《地质学报》1997,71(2):123-132,T001
对浙西北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及下三叠统政棠组沉积特征,生物生态等的研究表明,长兴组,大隆组和政棠组为一套浊积岩系沉积,沉积背影为一向东南倾斜的被动大陆边缘,印支期造山作用使其发生了强烈的前陆褶皱-冲断变形,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浊积岩沉积时期,推测可能存在的部分来来源于晚元古代岛弧和晚元古代造山带的物源。  相似文献   

20.
西藏波密及邻区松宗、然乌一带,下石炭统诺错组与中上泥盆统松宗组之间的层序不整合界线是藏东南地区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盆地性质转变的重要界面。界线之下的松宗组为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界线之上,以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盆地裂解为标志,伴随着沉积盆地的持续沉陷和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沉积了以石炭系诺错组和来姑组为代表的向上变深序列,相对海平面在晚石炭世达到了顶点,以来姑组上部的含铁质板岩和大套的浊积岩为标志。其后。以洛巴堆组为代表的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的沉积记录,则代表了一个缓慢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层序。在这个向上变深再变浅的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火山活动呈现了明显的由强转弱的变化轨迹。中侏罗统马里组陆相红色磨拉石不整合堆积于下伏地层之上,表明本区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经历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褶皱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