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澳大利亚拥有传统的能源资源和新能源技术.预计澳大利亚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能源.能源采集、供应和利用,无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地盐份等等,还是对文化的和景观的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别是对能源供应、终端消耗、燃料替代品、供应方式的创新开发效率等都有影响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和生活质量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球上蕴藏的煤炭和石油等燃料日益减少,能源如今成为人们最关切的问题之一。现在,各国科学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开辟新能源,其中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以及生物能源等绿色能源,可谓使出浑身解数。这其中,美国正着手一场“能源复兴运动”,其中有八个方案可能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能源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政策状况 1.能源政策的演变近些年来,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韩国能源政策的目标已经由原来的保证能源稳定供应转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专家提出四项措施克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2004,(7):61-61
成本、市场和政策会成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面临的三大障碍。专家指出,四项措施可以克服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欧盟的能源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华 《国土资源》2004,(11):53-55
2001年布什政府发布了《国家能源政策》,这项政策显示了布什政府对传统能源工业的关注,也体现出经济决策的新思路。布什政府能源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 必要性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它的供应能力和供应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基于能源资源的条件,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且以煤的直接燃烧为主,为此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这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能源发展及能源结构优质比提出了严峻  相似文献   

7.
日本制定石油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日本国内能源资源匮乏,一次能源99.7%依靠进口,能源供应结构非常脆弱。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努力降低对石油的依存度(表1)。但是,现在日本对石油的需求依然占一次能源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从经济性、便利性的角度考虑,在21世纪,石油依然为主要的能源。因此,日本将确保石油的稳定、高效供应作为其能源政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06,(6):38-38
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与否,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丽近日表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能源资源供应短缺,二是资源利用率低,中小能源企业生产效率低:三是环境污染。中国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能源挑战:政府倡议建设节能社会,并推出多项具体节能措施;清洁开发和利用煤炭为主的基础能源;发展多元化能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保护环境: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些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探明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矿种有:铝上矿、铁、锰.铅、锌、铀.金刚石等。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设有联邦政府,各州设有州政府。这两级政府在资源管理上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与作用。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原则性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宏观管理,而州政府则侧重具体实际工作,机构设置比联邦政府更加具体。按照澳大利亚宪法规定,自然资源的管理权基本上掌握在州政府手中。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层次上基本没有专门的管理自然资源的法律,与自然资源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能源和矿物原材料供应形势紧张,矛盾加剧,对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影响较大,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与调节,缓解资源约束与压力,促进原材料价格平稳,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安全供应,实际上这就是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目的和依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和可持续的能源支撑及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的开发,调整优化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需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能等替代能源,并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因此必须推动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并提供政策和法律的制度支持、保障和激励。  相似文献   

12.
一、土地市场的地域特点 南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及各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土地难以达到全国相对统一的市场,各地又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会侧重于推行适合当地需求的供地政策,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特色。大庆作为国家能源供给型城市,其用地政策有其鲜明的工业城市特点,即保证能源用地;同绕石油产出的附产品生产加工型工业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生活性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等。大庆对经营性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范匍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的供地政策,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根据用地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供地政策。  相似文献   

13.
【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湖南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供给能力大为增强,供应总量显著增加。但是湖南十二五能源供给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能源资源相对紧缺,自给能力有限;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体制问题突出,改革难度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环保压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今天人们所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都是由植物等腐烂变成的。由生物体到化成能源这一过程,大自然用了上亿年的时间,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但是这些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资源将面临枯竭。同时,传统能源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各种污染,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能源短缺的大国,加紧开发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油页岩是一种能源矿产,是重要的替代能源资源,在过去未被很好利用。油页岩不但可提炼出燃料油类,而且还可炼制出合成煤气及化工原料,附产品还可用于制砖、水泥等建筑材料。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的价格飞涨,油页岩综合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维明 《国土资源》2014,(10):47-49
日前闭幕的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各方在促进清洁能源资源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日效率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煤层气作为一种优质清洁能源,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得以开发利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保障煤矿安全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个曾引发瓦斯事故、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随着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变身为"能源新贵",成为我国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和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4):62-63
澳大利亚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同时它是一个经济和政策体系都相对稳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所以对于外国投资人,在政治上、法律上来说都是首选,尤其是矿业方面。澳大利亚政府对外国投资持欢迎的态度,同时它有各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护对外投资者的利益。澳大利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成本相对比较低。澳大利亚法律体制是联邦的法律体制,并承接了英美法系制度,澳大利亚分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主要由六个州组成,大家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昆士兰、西兰威尔士州、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天然气和石油产量的增长,部分国家弃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些因素都将对当前国际能源市场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能源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给所有国家带来影响。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发展随着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呈现波动发展的态势。全球能源市场的互动趋于更加紧密,某一地区或市场的波动将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能源消费量大幅增长,其中,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煤、油、电等能源价格一路攀升,局部地区还出现油荒。随着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交通运输、冶金、石化、轻工、渔业、农业等许多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专家预测,按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能源价格水平,今后几年经济增长速度会因此放慢0.5~1个百分点。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目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能源和矿物原材料供应形势紧张,矛盾加剧,对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影响较大,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与调节,缓解资源约束与压力,促进原材料价格平稳,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安全供应,实际上这就是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目的和依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