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分组平差法     
一、分组平差法的规则及对角度分组平差法应用的简述本文的分组,第一组包括图形条件,以lf…或1为其系数;其余条件为第二组,以ab…为其系数。现叙述一种“改化法方程式的分组平差”如下:“两组条件一併平差的法方程式中,将第一组联系数消去后所剩下的第二组约化法方程式,叫作改化法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苏联“测量与制图杂志”1958年第7期上刊载了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И.М.克拉西莫夫所著“用逐次改化法解条件方程式与改正数方程式”一文,该文阐述了用逐次改化法解算平差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条件观测平差时用逐次改化条件方程式的方法来代替用高斯约化法解算联系数法方程式;在间接观测平差时,用逐次改化改正数(误差)方程式的方法来代替用高斯约化法解算法方程式;这样一来,可以节省繁重的解算法方程式的时间。用逐次改化法解误差方程式的原理,与一般测量平差书中所叙述的关于约化改正数方程式的原理基本相似故不另详述。现在着重谈一下用逐次改化法解条件方程式。原文中曾指出,虽然这种方法有很多的优点,但在目前的平差计算工作中尚未普及,同时在测量的文献内亦还缺少对此种方法的阐明,为此有值得推荐的必要。原文中的理论推证与计算步骤的说明较为简单,颇难理解;因此作者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并引常用的实例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逐一分组平差法,是利用逐次改化条件方程式的方法,使最后列出之法方程式除主对角线之系数外,其它系数皆变为零。从表面上看所提出的方法是较繁的,但实际运用起来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一、引 言地质勘探矿区范围不大,一般测区面积约1—6km~2,故勘探控制网的规模较小,施测中大都采用独立的连续的自由三角网,其图形结构简单。按照规范,其精度要求并不高。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在这个大比大学的年代里,为了提高工效,我们在工作中简化了其平差过程。这个简化方法的实质是:先后使用角度、方向的条件观测平差;在角度平差时一并把图形条件和水平条件按照引申了的多边形法则一一“平均分配”及“放射反分和合”法则进行;在方向平差时,把极条件按边作“对同邻反取和”法则改化。并据此依图形组成法方程式进行答解。由于法方程式个数及第二组未知数的减少,因而平差过程得到简化,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兹就图1为例介绍其原理和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程序是按三角网的条件观测(角度)平差法编写的。计算方法则是采用两组平差的原理,即将整个网中相互邻接而无重迭的三角形的图形条件作为第一组条件先进行平差,也就是将这些三角形中的角度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有关观测角度內,以求得第一次平差值,然后将其余条件作为第二组条件进行平差,以求得第二次改正数和最后平差值。关于两组平差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可参阅大地测量学或测量平差等有关教科书,这里就不详加叙述了。  相似文献   

6.
首先给出光束法平差法方程式及其改化形式的一般化公式,并说明各系数矩阵的实际意义,从而可以方便地借助稀疏矩阵技术直接组建并存储各系数矩阵。其次,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种可行的、高效的,集一般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多片空间后方交会、多片前方交会和自由网平差于一体的快速平差算法。最后通过多组数据说明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测边三角独立图形(中点多边形、四边形等)按条件平差时,仅有一个条件方程式。乍看起来,平差工作似乎简便。但由于条件方程式系数是网中边和角的函数,故系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时,为了使计算程序更具有规律性,常常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法或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此时,在某些情况下,所得到的法方程式系数矩阵本身是非奇异阵,但它的某些主子矩阵是奇异阵。如果按高斯约化法解算这种法方程式,其约化系数就会变为0,使方程不能继续约化解算下去。因此,需要对这种法方程式作一定的处理,使之能够继续解算。  相似文献   

9.
在测量平差计算中,不论是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或导线测量,不论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当法方程式的个数较多时,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式的计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且不易为一般人员所掌握。为了减少平差计算的工作量,许多人都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断改进平差工作。例如三角测量间接观测平差中,首先约化误差方程式,减少法方程式个数;国家大规模的Ⅱ等网中,应用逐渐趋近法解算法方程式。在条件观测平差中,典型图形平差可以机械地套用一定的公式,不需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式;为了减少法方程式的个数,三角网有两组平差、三组平差和逐一分组平差等;大规模的三角网还可采用分区平差。上述种种,都是为了尽量减少解算大量法方程式的繁重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当平差一个按方向观测的三角网时,平差方法一般有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条件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未知数的条件观测平差法;第二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及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的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等)作为未知数的一般间接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第三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和当三角网按第一类型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部分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属于这类型的有:阿湼尔平差法和弗利特里希平差法等。本文将叙述一种混合间接观测平差法的基本原理,这种平差法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以及当三角网按上述第一类型的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某些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这种平差法可以看作为上面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平差法的混合。因此这种平差法亦综合了这二种类型平差法的某些优点,主要表现在法方程式数目少(有时少得很多)和便于分区平差。这种平差法可能适用于按等权方向观测的三角网平差,如:具有复杂图形的城市三角网、大规模的天文大地网、Ⅱ等补充网和某些插点的平差。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由于物理测距的发展,测边三角网的平差问题被提到研究的日程上来,国内外的刊物上多有这方面的文章,但还没有趋于一致的看法。对各种平差方法的综合比较尚待展开,以便提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平差方法。在很多图形中,作者认为用坐标平差法比用条件平差法或由误差方程式转变为条件方程式的条件平差法要有利些。因为用坐标平差法平差测边三角网时,误差方程式的系数极容易计算,且未知数之间仅有直接联系,则组成法方程式容易;当用条件平差法时,虽然产生的条件比测角网要少得多,但条件方程式的组成非常繁;当用由误差方程式转换为条件方程式的条件平差法时,除了极少数的典型图形(仅产生一两个条件的图形)外,导出的条件方程式也是复杂的。另外,在精度估计方面,坐标平差法比其他方法也简单得多。至于按边长计算坐标的问题,任何方法都是不可少的,所不同之处只是在平差前还是在平差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各种物理测距仪器的发展和使用,三边测量的平差问题已经被提到日程上来,目前三边测量平差的方法问题已经解决,不论用角度比较法、面积法(都是条件平差)或者间按法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在研究了这些方法之后,我们不难确信:三边测量用面积法或角度法平差方程式数量较少,易于解算,但组列这些条件方程式则相当复杂:至于间接法(坐标平差)虽然方程式较多,但形式非常简单易于掌握,因此即使当按间接去比按条件法平差的方程式稍多,利用间接法有时也显得有利。但是用间接法平差时需知道点的概略坐标,为要计算坐标则需要解算三角形,这样一来用间接法平差要增加一些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提供一个直接用边长计算概略坐标的公式,可不经过解算三角形而直接求出足够精密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用间接法平差三边测量网的工作将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用条件观测法进行精密水准网平差,一直是按绘平差图、计算自由项、编制条件方程式系数表、组成法方程式并答解等工序进行的。为了节约时间,省略二个工序,建议直接由平差图上组成法方程式。图中除载有点名、路线及环的编号外,尚记有平差前之高差h′,路线长度L,路线权P及权倒数1/P等。其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三角网条件观测平差中,经常会碰到非线性条件方程线性化的情况,按传统方法,进行线性化工作是采用常用对数,然后用泰勒公式把它们展开,计算出各项改正数K的系数δi,就得到了线性化的条件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区域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干涉参数定标,是减小大区域、多个干涉像对重叠处反演高程差异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InSAR区域网平差的答解效能,设计一种利用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史赖伯规则,由连接点误差方程式构建等效误差方程式,可有效减小法方程系数矩阵大小,降低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提高平差的答解效能。采用我国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进行干涉参数定标试验,改化前后两种方案,干涉参数定标结果没有明显变化,改化后的平差耗时均值减小了,验证了利用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测边网按条件平差,列图形条件方程式的方法有好多种。本文根据这长闭合原理导出用边长计算条件方程式闭合差及改正数的系数公式。整个平差计算过程中避免了用边长解算角度,从而使之适用于计算机计算。计算公式是按照大地四边形进行推导,但也适用于中点三边形及插点图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长胜 《测绘工程》1997,6(2):17-21
根据相关平差理论,指导出两组相关观测值的逐次间接平差数学模型,提出改化第二组误差方程来消除两组间的相关性。文章给出了多组相关观测值误差方程的改化算法,并根据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协方差阵的特殊性,给出了改化三差误差方程的算法。  相似文献   

18.
当在一个三角点上具有三组或三组以上观测成果并构成多余观测时,就要进行测站平差,这种测站平差都习惯用条件平差方法进行。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例如重复观测的方向较多时,用趋近法进行测站平差比用条件平差速度要快的多,即使在一般情况下,因趋近法不要系数表,不解方程式,也有很多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实用二三四等三角测量计算手册中第323页上,载有“条件方程式及按类似于应用史赖伯第一法则的方法消除图形条件”的计算表格,这种方法比起克吕格两组平差法来具有更加简单的特点,我所要谈的并  相似文献   

20.
二 法方程式约化表格的简化(一)由逐一分组平差法推出之约化表格设条件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