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地理学报》2005,7(1):33-33
第 3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 2 0 0 5年 9月在成都召开。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技术应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会议要求 2 0 0 5年 1月 31日前填报一号通知回执 ,2 0 0 5年 3月 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会后还有龙门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拉萨—聂拉木地质考察。会议一号通知可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索取。联系人及电话 :王 剑  0 2 8- 832 2 75 96王小龙 …  相似文献   

2.
《古地理学报》2005,7(2):156-156
第 3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 2 0 0 5年 9月在成都召开。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技术应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会议要求 2 0 0 5年 1月 31日前填报一号通知回执 ,2 0 0 5年 3月 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会后还有龙门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拉萨—聂拉木地质考察。会议一号通知可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索取。联系人及电话 :王 剑  0 2 8- 832 2 75 96王小龙 …  相似文献   

3.
李忠 《沉积学报》2006,24(6):928-933
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06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日本福冈市召开。做为四年一次的国际沉积学盛会,大会讨论了微生物过程和沉积成岩作用、深海与陆缘沉积过程及产物、沉积记录与重大地质环境演化、火山-沉积大地构造,以及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沉积学与资源问题等热点领域,其中大多将会继续成为未来若干年内国际沉积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可能成为今后理论沉积学创新的重要生长点。但是在本次大会上,对陆相(或非海相)沉积与大陆构造、活动古地理、盆地流体动力学及相关成岩作用的研究并未形成热点。与国际沉积学研究强国相比,认为我国沉积学研究是危机与机会共存;我们不仅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而且在国际沉积学前沿研究领域应该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新方法技术。【进展】与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相比,深时气候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温室效应和极热事件、新生代亚洲—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机制及沉积响应、特提斯构造与沉积作用、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与沉积机制、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作用、海盆与湖盆混合沉积过程与时空差异、火山沉积学与灾害沉积学、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碳中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及沉积矿床等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与展望】国际沉积学大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综合分析表明,未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应当不断推动沉积地质学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创建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沉积学理论体系,为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地质贡献。  相似文献   

5.
板块沉积学     
近二十几年来,板块构造理论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沉积学的发展,使我们对沉积作用、沉积体系和沉积盆地形成机制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基于现代已知板块构造背景下沉积盆地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盆地分析模式使盆地分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井且成为古板块再造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特别是近年来,沉积学家越来越认识到板块构造对沉积作用控制的重要性,已有众多的研究是围绕着沉积学和板块构造相结合进行的,这已成为沉积学界热门的前沿课题,于是逐渐产生了一个以沉积作用同板块构造密切结合为研究特色的交叉学科——板块沉积学。这一提法尚未见国内外公开报道,虽然龚一鸣在其博士论文中使用这一概念,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对其做出深入讨论。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和孟祥化教授1992年也开始招收板块沉积学方向的  相似文献   

6.
构造沉积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沉积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分支,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将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相联系,把它们当作一个统一的体系来研究,则始于一百多年前。 美国学者James Hall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于1859年提出了“地槽”的概念。Hall认为,地槽是伴随着沉积充填作用的拗槽,首次将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联系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沉积学报》2008,26(2):192
“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根据专业委员会决定,第五届全国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8月在成都市召开。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我国近年来在油气储层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油气储层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促进中国储层地质学与国际研究的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8.
《古地理学报》2023,(3):505-508
<正>2023年4月2-7日,第七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在大会闭幕式上,颁发了第二届中国沉积学终身成就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冯增昭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思田教授荣获此奖项。第二届中国沉积学终身成就奖为2021年11月评出,在本届会议上颁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笔者根据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200余篇与沉积学相关的论文摘要综合编写而成。评述了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主要,主要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混合沉积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变;沉积盆地分析与大地构造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冰川事件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环境沉积学;资源沉积学;生物礁及白云岩成因;碳酸盐成岩作用等。重点阐述了现代沉积学研究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多种高新技术的引用和多领域应用的方向发展。未来沉积学研究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气候和资源为服务对象,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古地理学报》2006,8(4):456-456
由西北大学和长庆油田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大会于2006年8月13—16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这是继前八次成功举办大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是我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领域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1.
全国沉积学大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6~ 1 9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到会代表总计 2 1 0人 ;校外代表 1 6 3人 (其中中科院系统代表 2 6人 ;高校系统代表 2 9人 ;产业部门和其他系统研究人员代表 94人 ;编辑、出版等方面代表 1 1人 )。我国沉积学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几乎均出席了此次盛会。为了总结 2 0世纪中国沉积学发展历程中的经验 ,检阅我国沉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促进新世纪中国沉积学与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全面接轨 ,根据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本次大会围绕沉积学与资…  相似文献   

12.
王随继 《沉积学报》2002,20(3):398-399
第十六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02 年7月8日至12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沉积作用的35 亿年。这是非洲大陆首次举办这类会议,同时也是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成立的五十周年纪念,因此显得非常隆重。  相似文献   

13.
为交流第七届全国第四纪大会以来的成果 ,并为参加 2 0 0 3年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召开的XVI届INQUA大会做准备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常委会会议决定于 2 0 0 2年 8月底在成都召开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大会除邀请国内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 ,并组织议题明确、兴趣广泛的专题讨论会外 ,还将同时召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会议。大会主题为 :西部大开发的资源环境问题与第四纪研究。为便于组织 ,大会规模将控制在 2 0 0人左右。愿与会者请与组委会联系。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将于2002年召开$中国第四纪研…  相似文献   

14.
颜佳新 《沉积学报》2011,29(4):733-733
国际沉积学会(IAS)28届沉积学大会于2011年7月5—8日在西班牙萨拉戈萨(Zaragoza)顺利召开。本次沉积学大会主题包括1)陆相沉积环境、2)海相沉积环境、3)沉积过程、4)盆地分析、5)成岩作用、6)应用沉积学和资源沉积学,以及两个专题讨论会(干旱内流盆地中河流沉积过程与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正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6年9月下旬在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河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办机构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的主办机构主要有: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  相似文献   

16.
正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6年9月下旬在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河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办机构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的主办机构主要有: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负责筹备的第二届全国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定于1990年9月16日至20日在江西庐山中国科学院疗养院举行。 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地洼学说关于大地构造理论与研究方法;沉积建造、变质建造、构造型相与矿田构造、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构造地球化学、成矿学方面的应用与实例分析;金属、非金属矿床的专门成矿问题;区域构造与成矿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82年8月22日—27日在加拿大汉密尔敦市召开的第1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是一次规模盛大的,展示了沉积学最新发展的会议,与会的各国沉积学家多达一千余人,提交论文摘要900余篇,其中列入报告议程的881篇,以展出图表、照片形式交流的还有97篇。大会共分40个分支学科或专题分组进行报告和讨论,其中“煤及含煤岩系沉积学"为一重要分组,许多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正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ISC)于2018年8月13—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会议中心召开,来自53个国家的130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500多位代表做口头报告,480余人做展板交流。其中中国学者300多名,分别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18所高校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国际沉积学大会是国际沉积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主办,每4年组织一次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相似文献   

20.
《高校地质学报》2017,23(4):760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沉积专委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17年10月28~30日在南京举办。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第十届沉积专委会副主任马永生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