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初步统计,我国陕、甘、宁、育、新五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50余种,产地1.2万处,其中探明保有储量的矿种110多种,探明矿产潜在价值逾千万亿元.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煤炭储量相当可观.为此,百北5省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决定在西北能源资源方面将开展五项联手协作l①联合开发西北的油气资源,发挥甘肃、新疆的石油化工优势.②加强甘肃、青海、新疆有色金属的开发与矿业部门间的协作.③加强酉北电网建设、增强后劲.④作好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与开发工作。⑤发挥陕、甘的科技人才优势,帮助青海、宁夏、新疆进行产业开发.发…  相似文献   

2.
由新疆资源环境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地质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新疆有色地质勘查院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大型紧缺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勘查高效开发技术研究》的第七课题《新疆优势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研究》已开始实施.课题实行滚动实施,2004-2005年根据攻关成果安排滚动.资助经费:国家拨款600万元(3年);联合实施部门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研究近直立煤储层裂隙系统发育特征,利用新疆库拜煤田中部近直立煤储层地表出露良好和生产矿井煤储层裂隙便于观测的有利条件,采用地表高精度构造裂隙填图和矿井煤储层裂隙观测技术,结合实验室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测方法,研究了近直立煤储层宏观和微观裂隙系统的发育特征。研究发现该区层面裂隙和外生裂隙延伸长、宽度大,是煤层气运移的优势渗流通道。同时分析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地应力场状态,阐明了研究区3种优势渗流通道分布特征为:(1)670 m以浅,优势渗流方向为NNW、NNE向;(2)670 m左右,优势渗流方向为近EW、NNW和NNE向;(3)670 m以深,优势渗流方向为近EW向。解释了层面裂隙、外生裂隙、内生裂隙和微裂隙的形成原因,揭示了渗流通道的形成模式,为研究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6,33(3)
发挥区位优势新疆打造“3228”型干线公路网新华社乌鲁木齐消息自2006年起,新疆将用15年时间建设“三横二纵二环八通道”干线公路网(简称3228工程)。届时,新疆东联西出的区位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新疆近日出台的公路网发展规划显示,“三横”指新疆星星峡—霍尔果斯口岸、小草湖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江苏省的五大优势矿产及其基本特征,指出非金属矿产在我省优势矿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充分开发利用非金属矿产和我省唯一的优势金属铅锌银矿产,意义重大,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省益阳市的矿产资源规划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权重因子综合评判法,以查明的资源储量、矿产品市场需求、矿业环境危害、矿业生产增加值GDP为评判因子,经单因素赋值处理和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益阳市各种矿产的优势指数;根据所设定的阈值,区分了优势矿产、次优势矿产和非优势矿产,建立了优势矿产序列;提出优势矿产和次优势矿产分别是应当重点规划和兼顾规划的矿产,非优势矿产是应当严格限制采矿权数量的矿产.  相似文献   

7.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优势结构面理论,提出了岩土优势结构面的储运水效应的概念,并对它的几个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岩土体中存在各种类型的结构面,实际岩土工程中的稳定、渗透和突水问题一般是由优势结构面所引起;②在找出优势结构面即富水优势断裂的基础上,确定优势井位、优势井深,可确保缺水地区找水的成功;③地下突水与优势结构面关系密切,但只有具备了多种储运水优势指标的优势结构面才是富水的,才有可能导致突水事故;④在降水和其它地表水的作用下,水将优先向边坡中优势结构面发生渗漏,而水的浸入又加速了土体的软化及结构面的生成,水与结构面相互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滑坡的产生;⑤堤、坝及其地基中的优势面和优势层的存在是内在因素,而水是外在因素。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可能导致堤坝的渗透、变形和破坏。  相似文献   

8.
土坡中的优势结构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把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优势结构面理论应用到土坡中 ,对土坡中的优势结构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土坡变形破坏主要是受其中优势结构面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认清形势找准对策加快湖南省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①SeingCleartheSituationandlookingforCountermeasuretoQuickentheChangefromtheMineralResourcesSuperio...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验的优势断裂灰色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经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控制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的优势断裂进行分级,该方法以时间优势指标(RT)、规模优势指标(RL)、距离优势指标(RD)、活动周期与活动史指标(RR)以及综合指标(RZ)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象,并根据最大关联度识别原则,获得优势断裂等级的判定结果。这一方法克服了过去优势断裂评价中程序繁琐,各等级之间指标界限不明确的缺点,为优势断裂评价和优势面专家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优势面的水力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优势面理论分析并确定了四川某库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型,重点考虑了优势面的水力学效应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分析得了滑坡发生的条件为hw〉hw0,从而为该类滑坡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叶维延 《中国地质》2000,(12):22-2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矿产资源是新疆优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工作,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的实施,对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优势面理论是工程地质问题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一种新的研究观点和模式。优势面理论认为优势面决定岩坡破坏模式及其边界条件,对稳定性问题起主要控制作用。本文对岩坡稳定性问题进行了优势面分析,提出了确定岩坡优势面之四项基本优势指标和研究模式或方法,包括系统工程分析法和优势面理论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4.
汪明武  李健  徐鹏 《地质论评》2013,59(4):796-796
优势断裂找寻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场址选择.本文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理论,探讨了优势断裂的粗糙集对势评价模型,即首先据优势面理论确定了分析优势断裂的优势指标,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待评断裂的评价指标进行约简,并基于属性重要性计算相应约简后指标的权重,通过集对分析理论计算待评样本与指标最优、最劣值的集对同一度和对立度及集对同势,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势断裂集对同势判定标准,以确定工程区域优势断裂.实例应用和与其它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区域优势断裂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客观;规模优势指标、距离优势指标和时间优势指标对润扬大桥桥址区断裂活动性影响相对大,茅山断裂、郯庐断裂和长江断裂为工程区域优势断裂.  相似文献   

15.
摘要: 为了科学评价区位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交通干线、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等多维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福建省区位优势度特征。结合福建省人均GDP水平、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进一步分析福建省区位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建省区位优势度地区差异明显,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度较高,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度偏低; 内陆地区设区市辖区的区位优势度较高,以设区市辖区为中心向外扩展地区的区位优势度逐渐降低;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总体上经济发展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 福建省区位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优势面分级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控制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的优势面等级进行了评价,使优势面等级分类的定量化更为可靠和可信。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灰色聚类方法克服了严格数值界限的弊病,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区位优势度是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基于网格评分的思想,建立区位优势度模型,利用GIS技术对甘肃全省范围进行无缝网格的定量分析。确立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城镇影响度三个评价指标,分析甘肃省境内综合区位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省内大部分区域区位优势度处于较低水平,占省域面积的86.88%。只有极少数地区较高,占省域面积的0.5%,中等区位优势度地区占面积12.62%,甘肃省综合优势度区域差异显著,兰州区位优势度最高,为0.86,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区位优势度最低,接近0。综合区位优势度较高区域依然沿陇海-兰新线和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中东部地区优势度明显高于西部廊道区域。中东部主要以兰州为中心,在陇海-兰新线东西方向上的区位优势逐渐延伸并减弱,向西途经武威、金昌、张掖等城镇,向东经定西市和天水市,以及向东北方向的白银市;西部主要以酒嘉地区为核心,向东延伸至张掖、金昌等城镇,向西至瓜州县,并向敦煌南向延伸。  相似文献   

18.
新疆铀矿资源开发回顾及未来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双幸  王保群  王成 《新疆地质》2002,20(2):103-105
从新疆铀矿资源勘查现状、铀资源优势和地位出发,论述了新疆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前景,进而提出了今后勘查开发工作的意见,新疆巳成为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最重要地区,加快其勘查开发,对确保中国核大国地位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宁  王铁冠  李美俊 《沉积学报》2007,25(2):307-313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古近纪阜宁组二段暗色泥岩及其生成的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存在着偶碳优势、奇碳优势以及二者共存的3种分布型式。本文重点探讨正构烷烃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形成原因。在这类暗色泥岩与原油中,正构烷烃通常低碳数部分呈nC15、nC17优势,中碳数具有nC20、nC22优势,高碳数为nC25、nC27、nC29、nC31优势;并且具有强烈的植烷优势、较高的伽玛蜡烷指数、含有一定量β胡萝卜烷和C24四环萜烷。分析认为沉积水体环境和有机质来源的变化决定了正构烷烃的分布形式,该类正构烷烃形成于湖盆水体盐度分层的沉积环境,主要来源于湖盆内藻类和湖盆外高等植物蜡。   相似文献   

20.
基岩裂隙水探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富水优势断裂的确定是其中的关键。文章详细论述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寻找富水优势断裂并进行分级的实施方法。这一方法的实施可归纳为"两个前题条件,五个分析步骤,一个结果判断",两个前题条件为富水性功能分类和构建优势指标体系,五个分析步骤为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对象层权重总排序;一个结果判断为利用层次分析的结果进行断裂富水性分级,从而最终确定出富水优势断裂。此法为富水优势断裂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洁、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