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黔东及邻区大地构造相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戴传固  张慧  王敏 《贵州地质》2006,23(3):217-222
根据黔东地区不同的发展演化阶段和造山性质,建立了该区三个发展演化阶段大地构造相特征。首次提出了洋陆转换造山性质和板内造山性质的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即在洋陆转换的造山进程中,划分为离散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碰撞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和陆内造山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而在板内造山进程中,划分为裂陷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挤压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和隆升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使之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本区不同造山性质的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江苏大地构造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明宝 《地质学刊》1998,22(A12):12-16
回顾了江苏大地构造研究历史,概述了江苏大地构造位置,分区,性质,根据各地质单元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江苏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指出了江苏大地构造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进行方向。  相似文献   

3.
有序与无序是系统的两种状态,而壳体是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综合概念,无疑应视为一个系统;又壳体大地构造学也是一学科系统,相应的壳体大地构造理论亦是理论系统。所以,壳体系统演化与运动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壳体大地构造学理论发展及与其相关的科学共同体的研究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都可以归结为壳体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有序与无序问题而加以研究。本文正是从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壳体系统与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问题,以期对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童玉明研究员等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中国成煤大地构造》,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新华书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和成矿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国达教授,为该专著的出版撰序,对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书提出了成煤大地构造理论,对其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手段作了详细阐述,重点论述了中国成煤大地构造。该书作者从地壳演化及运动的角度,按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要求,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研究了中国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不同大地构  相似文献   

6.
会议于1987年11月26日~12月1日在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6个问题:1)成煤大地构造学的目的和任务;2)成煤大地构造学的理论和方法;3)中国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煤大地构造及演化;4)中国煤田的构造特征及大地构造类  相似文献   

7.
初议壳体大地构造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地槽-地台大地构造学侧重于重建地球构造演化史,属于历史大地构造学范畴。板块构造学主要在于探索岩石田块体的运动,属于动力大地构造学范畴。两者各有其优点及长处。然而,它们都难以满足全面研究各种构造问题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两者的优点,一种被称作为壳体大地构造学的新的综合大地构造学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它是通过壳体的概念和历史动力综合分析研究方法来研究地壳的演化及运动的一门大地构造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分校之一。  相似文献   

8.
川西南康定——会理地区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的角度阐述了研究区金矿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并依据其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划分了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区(带),分析了不同区(带)内金矿成矿特征,通过讨论不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及不同构造体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阐述了区域金矿成矿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1981,27(6)
我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国达教授在国际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最近举行的一次选举中被选为该委员会副主席。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是国际地科联所属矿床成因协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由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地质学家发起,成立于1972年。该委员会成立后,在进行国际合作,开展成矿大地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设想的提出 在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史上,关于研究目的的认识,尤其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历史论大地构造学和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两类。在历史论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中,其最著名的研究方法为历史分析法,它强调恢复和阐明地壳或岩石圈构造的形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历程,所以采用归纳法为主。最流行的理论为地槽地台理论、它主要探索地壳演化的阶段划分,构造单元的出现顺序和历史生因关系。在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了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成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存在问题,分析了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特征及盆地多期并列迭加改造特征,从而指出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是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突破点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大地构造学的百花园里,有一朵正在盛开的鲜艳夺目的花朵——地洼学说,二十多年来,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沐育下,与其它大地构造学派竞相开放,茁壮成长,为我国大地构造学及区域成矿规律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地洼学说是我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教授于一九五六年提出的,并逐步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种新的地壳运动演化理论,成为我国大地构造学重要学派之一,在国外(特别是苏联),  相似文献   

14.
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介绍国内外关于大地构造相概念和大地构造相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大地构造相分析在研究造山带结构和演化,非史密斯地层以及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利用Th、Ta、Hf之间比值判别岩浆岩源区大地构造环境的机理,根据世界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岩浆岩系的Th、Ta、Hf数据,提出了利用Th、Ta、Hf比值判别岩浆岩源区大地构造环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峨眉山玄武岩系岩浆源区的大地构造环境,认为该岩系属地幔热柱成因。  相似文献   

16.
向缉熙 《中国地质》2001,28(1):19-20
本文简介世界大地构造研究及编制《世界大地构造图》、《全球集成多因大地构造图》的思想理论和学术理论。主要阐明:大地构造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复杂性科学;必须把地球真正作为一个行星来进行研究。重点提出了介绍了《集成多因大地构造说》的含义、基本内容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茂传 《山东地质》2013,(10):90-93
大地构造相数据库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矿产资源调查、矿产勘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大地构造相图空间数据库可以实现大地构造相图所表达地质内容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该文描述了大地构造相数据库中具有叠加关系的各图层文件的组织以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全过程,并总结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不同时代变质岩、变质建造、岩石构造组合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综合分析并确定所属大地构造相,探索和确定中国变质岩大地构造环境及单元划分;同时,创新编图思路和方法,首次编制并出版了中国变质岩大地构造图,提出了变质岩大地构造相鉴别、板块启动时间、前寒武纪大陆形成的阶段性和主要轨迹等新认识,为多种概念和方法相互融合开展综合研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1∶5 000 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图1)及简要说明-- <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已于1999年由地质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2002年第2次印刷.该图是在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综合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室编制而成.这是中国地球科学界各学科知名学者共同参与的一项集体劳作,体现了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该图从4个方面,在时空的结合上,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和资源、环境、灾害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20.
大地构造相的定义、划分、特征及其鉴别标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和造山系(带)形成演变过程中,在特定演化阶段、特定构造部位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过离散、聚合碰撞、旋扭等动力学过程而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产物,具有恢复与揭示陆块区和造山系(带)的组成、结构、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的功能。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长期研究中国大陆构造的实践经验,在前人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和详细的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总结了这些大地构造相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别标志,不仅丰富了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内容,而且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资源预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大地构造相的鉴别也是厘定大地构造单元属性、划分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