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苏南局部富硒土壤及其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硒(Se)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微量元素,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依据局部富硒土壤线索开发天然富硒食品是农业地质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江苏省1∶25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显示,尽管全省表层土壤总体相对贫硒,但在江苏南部溧阳—宜兴一带局部低山丘陵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并据此线索在当地新发现了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表明当地富硒土壤的形成与特定地质背景有关,生产天然富硒茶叶的土壤环境相对优越。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离不开一定含量范围内的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会造成毒性或影响健康。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硒、锌、钼、锰、磺、氟、钴、铬、铜等。  相似文献   

3.
张扬 《岩矿测试》2009,28(5):文后II-504
使用PerkinElmer公司Optima 7000D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环境样品中常见的水(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以及污水、废水、底泥、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尤其针对含量较低的铅、砷、磷、铬、镉、硒、铊、铜、锌、镍、铁、锰等多种元素,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分析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矿业报”报道,地矿部陕西地勘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队,在安康市洪山镇发现一处含硒矿泉水,该矿泉水中硒和锶的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的界限指标,并含有偏硅酸、锌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且具低钠特点。  相似文献   

5.
紫阳地区微量元素特征及富硒作物开发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紫阳地区区调工作中基岩定量光谱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微量元素化学地层划分,并讨论了基岩、土壤、农作物中硒食量关系,同时对开发该区富硒经济作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沧热2号井矿泉水产于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及馆陶组中。水温50℃,不仅可用于洗浴和供热,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锶、溴、碘、锂、偏硅酸,矿化度达标,并含有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处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和良好开发前景的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7.
沧热2号井矿泉水产于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及馆陶组中。水温50°C,不仅可用于洗浴和供热,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锶、溴、碘、锂、偏硅酸,矿化度达标,并含有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处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和良好开发前景的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8.
湖北渔塘坝硒矿床中次生自然硒的特征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渔塘坝硒矿床氧化矿石及地表松散堆积物中存在大量罕见的次生自然硒。自然硒呈柱状、板状和它形粒状。它的形成一方面与硒矿石的风化作用有关,另一方面系当地居民用石煤烧石灰过程中导致硒的蒸发而发生次生富集的结果。矿床中大量次生自然硒的发现,不仅对硒的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解决或改进含碳硒矿石或岩石中硒的冶炼回收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覃勇新  陈彪 《广西地质》2013,(8):36-37,41
文章针对广西贵港地区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硒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发现该区土壤不仅具有富Se特征,同时还富集其他多种微量元素;该地区的富硒土壤主要与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碳酸岩岩层合Se高,以及与原始海洋环境形成的海洋生物有机质和酸性环境下的铁铝氧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10.
硒是与生物密不可分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和赋存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富硒地区陕西紫阳,测定该地区地层中29个不同岩性岩石样品的Se含量,探明了该区岩石组合主要以富硒的碳质板岩、硅质岩、黑色页岩和含黄铁矿煤样为主,而在灰岩中硒的富集程度不强。选取14个典型富硒岩石和煤样品,通过四步五态顺序提取法,阐明了硒的五种赋存形态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陕西紫阳地区岩石硒形态以硫/硒化物结合状态为主,残渣态、有机结合状态硒次之,紫阳地区沉积环境偏还原性。本文为深入认识陕西紫阳地区富硒岩石硒含量和硒迁移转化行为及富硒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黑麋峰矿泉水属花岗断层裂隙泉水,是一种低钠、低矿化、中性、重碳酸钙型的偏硅酸矿泉水,也可称为氡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型;含锂、锶、锌、硒等微量元素,其界限指标、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矿泉水分别位于西安市工人疗养院、华山脚下和渭北大荔县,其共同特点是:水中所含的偏硅酸、锶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锌、溴含量接近达标;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碘、氟、铜、钴、硒等微量元素和氡;补给区远,循环较深,水味纯正,甘甜爽口;水质水量稳定,流量大,日流量分别为486立方米、519立方米和560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锌和硒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表层土壤和大众农作物小麦、玉米、葡萄、茄子及协同调查的根系土为研究对象,在对锌、硒、有机碳、pH等指标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以锌、硒为特色的土地资源及生态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饶阳县城南部、同岳乡北部、留楚乡以及大尹村镇南部地区,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富锌特色土地,锌元素主要来源于第四系沉积物。不同农作物对锌元素吸收能力大小顺序为小麦玉米茄子葡萄,且农作物对锌的吸收能力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呈负相关,与pH值呈正相关。在该地区所采36件小麦籽实样品中,有4件为富硒小麦,且小麦对硒的吸收能力与土壤中的pH值呈正相关,与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饶阳县开发利用特色土地资源,发展功能农业产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充当多种含硒酶,如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分,保护细胞膜免受氧自由基氧化损害的作用,硒缺乏引发了许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心血管病等疾病。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处在缺硒环境,我国70%地区缺硒,需要补硒。植物是人们摄取硒的主要来源,富硒植物中富含可开发利用的有机硒,可用于提取开发富硒保健食品、防癌抗癌的药物、超富集硒植物是用于修复硒污染生态环境的最佳材料。我国湖北恩施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高硒地球化学背  相似文献   

15.
人体的元素丰度与地壳的元素丰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通常认为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者,如碳、氢、氧、氮、磷、钙、镁、钾、钠、氯、硫等,称为大量元素,这些元素总和约占99%以上。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者,如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等,则称之为微量元素,它们仅占人体总量的0.05左右。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微量元素对生物尤其是对人类有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及健康方  相似文献   

16.
环境质量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受世人关注的问题,它所包含的问题在科学上十分复杂,目前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诱因和拟实施治理方法的有效性都不甚了解。数十年来,美国公众最为关注的就是环境问题。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山谷中某水库大量含硒造成当地野生动物的死亡和畸形,酸雨使东部湖区水质退化,人口密集区不断发现的室内氡污染使肺癌发病率增高,而土壤侵蚀则严重影响了地表土壤的数量和质量。所有这些问题都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天山北坡中部乌鲁木齐至沙湾地区平原绿洲带富硒土壤特征及生物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富硒土壤面积大、含量高、环境质量纯净、养分肥力质量优良、生物富硒效应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高。富硒成因主要取决于当地典型河湖沉积相的表生地球化学环境,来源于由硒高背景地层经水流搬运而来形成的成土母质,有机质的吸附对表层土壤中硒元素富集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对国内富硒食品含量标准进行对比,为新疆富硒食品含量标准提供推荐建议。发现的名优特产富硒食品主要有葡萄、辣椒、小麦和番茄,建议进行重点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生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金属元素。随着样品纯化技术的提高和新一代质谱仪的开发应用,锌同位素体系已成为近年发展起来的金属(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一个热点领域,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对最新的锌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别从分析方法、分馏理论、储库同位素组成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锌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到天体化学、海洋、大气以及地球深部等诸多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大大提高人们对全球锌及其他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锌同位素在宇宙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古气候环境重建以及健康及生物医学领域将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农业用地经济效益,以地球化学调查手段为主,对绥化市太平庄地区的富硒土壤分布状况及其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评价了土壤质量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区土壤质量环境良好,适合进一步开发富硒农产品,增加当地居民和地方财税收入,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芜湖县土壤硒背景值含量高,足硒和富硒土壤面积占县域面积的99.53%,成片分布的富硒土壤总面积达51.19km~2。土壤硒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富硒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氮、磷、钾、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养分丰富。富硒土壤多呈弱酸性,硒的生态效应偏弱、农作物对硒的吸收偏差,可通过土壤改良可提升硒的生态效应。大宗农产品样品检验分析呈现多富硒,且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该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农业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