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春的希望     
正时光如水流逝,天地不断转换着容颜。飘零的雪花还未走远,转眼间春节已至,繁花似锦的春天又要到来。或许人的骨血里也流淌着对生机勃勃的向往,但人非草木,会有许多失意,无论人生道路坎坷也好平坦也好,只要有稍许落差就会有失意的感觉。消沉是人生的大敌,如果一旦失意就陷入消沉不能自拔,那么人生就会因此变得暗淡无光。而对抗消沉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内心燃起新的希望。我们一路走来,对往昔也许有千种眷恋、万般不舍,但是终究要向远方进发,过去悲也好喜也好毕竟已经过去。回望一年走过的道路,想起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悲伤,我们应该感谢这  相似文献   

2.
宋词中大量存在的伤春悲秋词 ,隐含着深沉的人生况味 ,其实质是对人生易逝、好景不长的叹息 ,是人生意识的觉醒。而歌妓在宋人人生的得意与失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由这些与歌妓密切相关的词作可了解宋代士人文化精神中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3.
宋词中大量存在的伤春悲秋词,隐含着深沉的人生况味,其实质是对人生易逝、好景不长的叹息,是人生意识的觉醒。而歌妓在宋人人生的得意与失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由这些与歌妓密切相关的词作可了解宋代士人文化精神中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4.
同是身处乱世、宦海浮沉,同是命运坎坷、仕途失意,同是隐居田园、纵情山水……陶渊明的隐逸诗和"大历十才子"的隐逸诗所透析出来的隐逸观却是迥异的。陶渊明的隐逸诗蕴含了他独特的人生视角和人格追求;"大历十才子"的隐逸诗渗透着他们对人生的无奈与对仕途的冀望。  相似文献   

5.
凡事须认真     
正小时候,父母和老师都会满怀希望地教导我们:学习要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进入单位、参加工作后,听到领导最常讲的话莫过于"做事要有责任心,要认认真真"。我们伟大的导师毛泽东也曾谆谆地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两字"。为什么"认真"几乎被所有领导、长辈、老师所强调?因为"认真"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道路及方向,决定着工作的成效及质量,决定着事物的成败及生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中原大战,冯玉祥部下的一  相似文献   

6.
夏丏尊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百衲衣,破草席,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的日常生活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境,宛如一轮明月,是何等的境界。
  生活百态,只能由自己去体会,生活的千滋百味也只能由自己去品尝。在生活之余,独自悠闲在乡村的小道上,感受夏天那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伴随着一丝草花香,闭上双目,任心灵的翅膀翱翔于广阔的天空,孤独油然而生。但也因为这样,才会有独立的空间来感受生活的旋律。  相似文献   

7.
京族虽小,却拥有一片个人信仰的宽容田野。 走在路上的任意一位京族人,都无法让外人确定他心中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一种信奉。当然,时光之舟穿梭到今天,更多的年轻人也许不再讲究这个,这很自然。总之,你有信奉也好,没信奉也好,爱信奉什么就信奉什么。京族的信仰习俗,更明显地体现在节庆的日子、葬仪以及老人们虔诚的目光里。  相似文献   

8.
<正>看到一副对联,对仗整齐,制作精妙,寓意深刻,饱含哲理,实在是喜欢得紧,抄录在此,与诸君共赏。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上联讨论的是人生如何舍弃。《法苑珠林·八苦部》说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生老病死之苦,人人难免,早晚会来,是不是"撇开"都关系不大,忍着就是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后几种  相似文献   

9.
正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题记有人说:"人生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挫折,成功不再有喜悦,更得不到成就感;没有沧桑,我们不会有同情心。因此,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生活的四季不可能只有春天。"我很喜欢这句话,将它写在记录本上,时刻提醒我要经得起考验,不怕千山万水的跋涉,既然选择了地质这个行业,就要学会品尝苦涩与无奈,不怕挫折与失意。牢记——苦难,是成长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
知足,知不足     
正又到了岁末年初,不少人都在为过去的一年"算帐":工作的成败、仕途的进退、收入的多少。这些都无可厚非。文者要说的是,一年"盘算"下来,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这样循环往复,人生才能一步一步向"足"的方向迈进。所谓知足,就是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也特指个人利益上要懂得满足。老子曾经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才会安全,知足才会常乐。而不知足却可能导致你退回到人生的原点,甚至毁灭。从前,  相似文献   

11.
感恩的心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地走过了生命中的大好时光,慢慢地有了思想.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正确看待上天赋予我们的一切.慢慢的我也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感恩.学会了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特别是学会了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的获取和失意. 感谢上天没有给我一个背景显赫的家庭和身居要职的父母,使我没有侥幸的心理和可以依赖的理由.于是,我从小就懂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只有刻苦勤奋的去用功;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出身寒门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一个人缺少敢于笑对困难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踏着辞旧迎新的鼓点,我们送走了2006年最后那悠长的钟声。迎着新春喷薄欲出的嫣红朝阳,我们迈进了2007年的门槛儿。这一出一进,只不过短短一秒,作为人生之树,却刻下了一圈年轮。2006年作为历史,已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新的一年,期待着什么?又要书写点什么?让它比历史更亮光,每一位国土人都在暗自盘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停留在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中,这是一种惯性,对于2006年自然也是如此。英国丘吉尔说:“过去是未来最好的预言家”;鲁迅先生亦说:“过去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中国民族的未来”。温故,方能知新;回忆,醒脑明目。盘点2006,点映大事、轶闻,便是作者和《国土资源》的初衷。站在时空的高点,应当说“2006年风云激荡,充满着变数,充满着挑战,充满着险滩,同时亦书满国土人的智慧和辉煌。”2006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它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20周年,又是20年中最重要的“执法风暴年”;同时它又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开局年。开局年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新农村建设的冲浪中,2006年是关键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土地。土地,承载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土地,承载着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希望。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在寸土寸金的中国,为了不吃子孙饭,“保土治国”的理念,从中央到地方,从来没像2006年这样统一、这样紧迫!  相似文献   

13.
八月随想     
正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艘小船,那么,社会便是海。注定,这艘人生的小船,要在社会的海里航行。社会的海里,免不了有变幻无常的风浪,人生的小船只能在风浪中搏击,在风浪中前行。人生的小船也许不会一帆风顺,小船的航程有艳阳也有惊险。遇到惊险在所难免,但只要意志坚定,不迷失方向,不脱离航线,人生的小船就不会触礁、不会倾覆、不会沉没、不会搁浅。人生的小船在社会的海里航行,搏风击浪要坚定向前,甘苦奔波不要在意,寻求收获、寻求贡献、寻求未来、寻求明天,  相似文献   

14.
今天各位专家给青海省黄河、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为了推动资源开发也好,推动生态的保护、环境的治理也好,凡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能够做的事,我们尽快地落实;属于需要向国家反映和报告的一些重大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一份热情是一份责任,我相信这一份“热”绝不是单向流动的小溪,而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江海,我们只要向阳光微笑,它也会回馈你一份温暖。在生活中,当与人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学会献上一份热情,化干戈为玉帛,那么,我们将会重建一份良好的友谊。在工作中,我们更要学会热情,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工作其实很轻松、很快乐,就像阳光一直在对我们微笑。  相似文献   

16.
<正>有这样一种人,一生与石头为伴;有这样一个行业,一辈子与土地结缘。这种人选择了石头就注定要翻山越岭,踏遍祖国万里河山;这个行业选择了土地就注定要与烈日相伴,枕冷月共眠……是什么人可以将青春献给崇山峻岭?是什么行业让我们无悔于一生献给脚下的土地?——那就是我们的地矿事业,我们的地矿人!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996年年初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在中国矿业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时,由国务院领导亲自督战,由国家七部委及河南、陕西两省共同参与的小秦岭金矿区矿业秩序整顿,正在小秦岭金矿区紧锣密鼓地进行。转眼间,时间已过去8年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小秦岭金矿区的矿业秩序怎么样了?目前这里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时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近日,记者一行前往小秦岭矿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我的地质梦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是每个人的梦,要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地质队,虽然分工不同,不能和地质人员一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国找矿,但我依然为自己身为一名地质人而自豪。刚来单位的时候,老师傅就告诉我们,地质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份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的工作,地质人为了给国找矿,舍小家为大家,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地质人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种人,一生与石头为伴;有这样一个行业,一辈子与土地结缘.这种人选择了石头就注定要翻山越岭,踏遍祖国万里河山;这个行业选择了土地就注定要与烈日相伴,枕冷月共眠……是什么人可以将青春献给崇山峻岭?是什么行业让我们无悔于一生献给脚下的土地?--那就是我们的地矿事业,我们的地矿人!  相似文献   

20.
<正>"原来这一片到处坑坑洼洼,沙石遍地,根本没法下脚。遇到刮风天,更是漫天风沙睁不开眼。没想到现在政府治理后,变成家门口的公园了。早上起来,一二十分钟时间就可以到山上锻炼身体,空气也好,心情也好。现在,来这里爬山、锻炼身体的人可多了……"3月17日,在焦作市北山武钢废弃黏土矿恢复治理项目区采访时,正在锻炼的王红霞告诉记者。近年来,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将地质环境整治与城市功能完善、旅游发展、矿业开发、土地综合利用相结合,对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