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我国西部广大的高山高原地区,有许多山峯高耸在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发育多种类型的现代冰川。冰川规模长自数百米至数十公里,冰川面积,已调查的如祁连山有1,300方公里,天山(中国境内部分,下同)有4,800方公里,其他大部分山地(很多是大的  相似文献   

2.
江宁位於江苏省之西南,与安徽省之当涂毗连,西北两面,滨邻长江,东界句容,南接溧水;昔日全县面积叫,原有二一九八方公里,就中陆面积二○九九方公里,水面积九九方公里;自民国十六年,南京定为首都,其城区(四二方公里)下关后湖各地,首先划分为南京市,计共面积五方公里;其陵园(二三方公里)及八卦洲之一部(五○方公里)亦以特种关系,不再隶属於江宁,因此江宁全境,计共减少一三一方公里,实余面积二○六七方公里,是为民国十六年以迄二十三年八月,实际行政所及之范围。  相似文献   

3.
1990-2011年西昆仑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Landsat 5、7 TM、ETM+影像分析1990-2011年昆仑山西段昆仑峰区冰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1年冰川面积减少16.83 km2,退缩率仅为0.65%,冰川退缩趋势不明显。单条冰川变化有进有退,中峰冰川末端在2002-2004年以661 m/a的速率前进,初步判定为跃动冰川。1991-1998年,崇测冰川面积增加9.47 km2,冰川末端以200 m/a的速率前进,不排除有跃动冰川的可能性。尽管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大量冰川处于退缩状态,但统计已有研究结果发现近50年来青藏高原存在冰川长度、面积增加,冰川物质平衡为正的现象,表现出冰川对气候变化复杂的反馈机制。通过分析气象站点和冰芯资料,研究区周边地区气温上升、降水量缓慢增加可能是冰川微弱退缩的原因之一;增强的西风环流带来更多的降水、研究区以极大陆型大规模冰川为主,也可能是冰川退缩幅度较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江宁位於江苏省之西南,与安徽省之当涂毗连,西北两面,滨邻长江,东界句容,南接溧水;昔日全县面积叫,原有二一九八方公里,就中陆面积二○九九方公里,水面积九九方公里;自民国十六年,南京定为首都,其城区(四二方公里)下关后湖各地,首先划分为南京市,计共面积五方公里;其陵园(二三方公里)及八卦洲之一部(五○方公里)亦以特种关系,不再隶属於江宁,因此江宁全境,计共减少一三一方公里,实余面积二○六七方公里,是为民国十六年以迄二十三年八月,实际行政所及之范围。  相似文献   

5.
喀尔里克山和巴尔库山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天山最东端。山势较为低缓,海拔一般在4000米左右。高山地带固态降水的长期积累,发育了现代冰川。雪冰融水孕育着河流下游片片绿洲。峰区现代冰川的分布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特征。悬冰川115条,占冰川总数的50%以上,广泛地悬挂在两山的南北坡。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较大冰川有24条,其中96%分布在喀尔里克山,而且集中于东径94°16′—34′之间的南坡。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天山东部冰川作用的特征,我们选择喀尔里克峰区进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长江之源各拉丹冬峰东坡的尕日曲流域冈加曲巴冰川和水晶矿冰川冰、雪、水样品中的pH值、总碱度、总硬度、矿化度,以及K+,Na+,Ca(2+),Mg(2+)和Cl-,SiO2等可溶性离子的含量,同时讨论了其水化学组成类型.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山冰川作用述要(以木孜塔格峰一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昆仑山乃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与阿尔金山共同扼守于高原东北边缘。这里地势高耸,地形复杂;因深居内陆,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极差。因此,这一区域普遍呈现高寒荒漠自然景观,唯其上点缀着斑斑冰川,由于受到高原地貌的影响,发育着独具特征的高原冰川组合类型,现代冰川是这样,第四纪冰川亦然如此。一、现代高原冰川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Landsat影像中提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并利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最近25 a来冰川变化,探讨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布喀达坂峰冰川总面积退缩了7.28 km2,退缩速率为0.29 km2·a-1,占1990年的1.78%,且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各个时段内冰川退缩速率呈较快-快-慢的状态,不同朝向的冰川退缩速率略有差异,南坡山谷冰川退缩速率最快,北坡坡面冰川次之,中段平顶冰川退缩速率最慢;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沿中流线向冰川侧脊和冰川末端递减,符合冰川运动一般规律,而不同类型的冰川其表面运动速度的时空变化具有差异性。研究发现,夏季均温的显著升高和年降水量的缓慢增加的共同作用是引起布喀达坂峰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势条件和冰川自身结构等因素对冰川变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基于修订后的祁连山区第一次冰川编目(1956-1983年)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2005-2010年),对祁连山区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现有冰川2684条,面积1597.81±70.30 km2,冰储量约84.48 km3。其中,甘肃省和青海省各有冰川1492条和1192条,面积分别为760.96 km2和836.85 km2。2祁连山区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1.0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5 km2的冰川为主;冰川平均中值面积海拔为4972.7 m,并自东向西由4483.8 m逐渐上升为5234.1 m。3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最大,占祁连山冰川总量的31.91%和35.11%;其次是哈尔腾河流域,巴音郭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最小,为2.20 km2;黑河流域是祁连山区冰川平均面积最小的四级流域,冰川平均面积仅0.21 km2。4近5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420.81 km2(-20.88%)和21.63 km3(-20.26%)。面积1.0 km2的冰川急剧萎缩是该区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海拔4350~5100 m区间冰川面积减少量占冰川面积总损失的84.24%。冰川数量和面积在各个朝向均呈减少态势,其中朝北冰川面积减少最多,朝东冰川面积减少最快,而西北朝向冰川变化最为缓慢。5祁连山冰川变化呈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异,东段冰川退缩较快,中西段冰川面积减少较慢。  相似文献   

10.
阿尔泰山冰川系统结构、近期变化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跨中、俄、哈、蒙四国的阿尔泰山共有冰川面积约1 700 km2,其中中国约280 km2,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约880 km2,可作为统一的冰川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应用中国及前苏联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本系统冰川的结构特征.表明本区冰川平衡线约为2 983 m,为中国的小型冰川(平均面积0.8 km2)作用区.应用最新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中 主要阴、阳离子的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海盐示踪法、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两处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海 螺沟1 号冰川和白水1 号冰川) 积累区雪坑主要化学离子来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两冰川区除Na+ 是海洋源外,其他离子主要是非海洋源;Cl-、NO3 -、SO4 2- 、K+、Ca2+、Mg2+ 非 海洋源所占的比重,在海螺沟1 号冰川依次为52%、99%、100%、98%、99.9%、83%,白水 1 号冰川依次为68%、99%、100%、98%、99%、59%;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的非 海洋源主要是大气环流远源物质和高原面物质输入,而白水1 号冰川除上述来源外,冰川区 近源物质输入对离子浓度贡献很大。两冰川区各离子具体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阴、阳 离子来源的共源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1) 冰川区内局地环境的差异,比如岩性、山谷风系 统、地形地貌等;(2) 两冰川区离子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淋 溶作用较强;(3) 不同离子的来源方式、沉降方式、自身化学特征以及沉积后过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
韩江三角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江三角洲正如其他东南山地河川的三角洲一样,是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这个面积不满1,200方公里的韩江三角洲上有二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汕头、潮安),总人口约为140万人(以潮安、汕头市、澄海为根据的估计)。  相似文献   

13.
高中地理“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图的文字说明指出:南坡冰川属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冰川属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那么,何为海洋性冰川?何为大陆性冰川呢?冰川分类依据又是什么?下面就冰川的分类简单说一下。  相似文献   

14.
李震  孙文新  曾群柱 《地理学报》1999,54(3):263-268
冰川变化的常规观测方法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无法实施。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冲川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以位于昆仑山脉中段的布喀塔格山峰冰川为例,利用1973年至1994年的RBV,MSS和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目视判读与统计分析方法提取冰川界限,形成冰川边界图,并规一化坐标系统,以GIS为工具分析该冲川群的变化情况,计算冲川进退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15.
干谷的叠覆南极横断山脉的干谷有两种主要冰川侵蚀痕迹(图1,2),在山脉两侧是较早的部分遗迹。目前西侧山谷位于内陆冰川之下,而东侧是无冰干谷。干谷之间的山脉呈现为高山冰川侵蚀特征,这些冰川侵蚀特征是较早一期冰川活动的完整痕迹。  相似文献   

16.
韩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正如其他东南山地河川的三角洲一样,是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这个面积不满1,200方公里的韩江三角洲上有二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汕头、潮安),总人口约为140万人(以潮安、汕头市、澄海为根据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区(包括阿尔金山东端),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沿,跨越青海、甘肃两省之间,为河西和柴达木两内陆水系的发源地,是我国冰川研究最早的地区。1979—1980年,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使用国际冰川目录编纂规范,再次对本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冰川编  相似文献   

18.
揭西、丰顺"冰臼群"成因商榷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根据所谓冰臼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貌部位, 提出由于广东不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区, 第四纪时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 事实上也没有人发现有确切的冰川遗迹, 孑遗植物和热带、亚热带的生物群化石也佐证没有冰川出现过。据此, 我们认为所谓冰臼群, 实是河床壶穴地貌。  相似文献   

19.
云水含量和云结构参量是天气预报、高山区水循环过程分析的基础。基于2012-2015年夏季CloudSat卫星遥感资料的2B-CLDCLASS、2B-GEOPROF和2B-GEOPROF-LIDAR,结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及气象资料,对祁连山地区疏勒南山冰川区与非冰川区云水含量和云类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水含量的垂直分布受下垫面和云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冰川覆盖的高山上空降水云类型以深对流云为主,无冰川覆盖的高山上空降水云类型以雨层云为主。(2)疏勒南山地区高含水量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中低层云中,且冰川区气流垂直运动较非冰川区活跃。(3)疏勒南山冰川区云水含量平均值为0.07 g·m^-3,非冰川区云水含量平均值为0.17 g·m^-3,云水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降水和水汽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一百四十八县,面积四十一万五千五百三十五方公里有奇。(据陆地测量局报告。)就地势言,可分为四川盆地,与非四川盆地二部。就土地利用价值言,可分为盆内、盆舷、盆外、三部,与若干小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