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依据大量实地测试调查资料和专题研究成果而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工作区域工程地质及区域稳定性评价报告》,在全面详细分析论证了调水工程部署区区域工程地质及区域稳定性条件以及现拟调水方案地质条件的适宜性之后,又从西线调水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1)西线调水在地质条件上是可行的;(2)西线通雅大的多河一线联合调水开发方案好;(3)西线还可调引澜沧江源区河水;(4)西线调水的优越性与艰难性共存;(5)西线调水开发论证工作要继续;(6)西线调水规划工程的综合性地质调查、试验研究及地质构造可行性论证要提前安排的结论和建议。实现了国家计委和地矿部、水利部希望通过本次区域工程地质及区域稳定性评价,能对西线调水的地质构造可能性有个明确结论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日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未来十年,土地整治应沿着什么方向推进?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的定位是什么?与上一轮规划即2003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哪些不同?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目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3.
正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既是"十三五"规划草案明确的内容,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试点一年有余,"多规合一"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形成了什么成果?下一步应如何发力?全国人大代表、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巡视员董祚继做出如下解读。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借鉴试点经验,形成一套多规共遵的空间综合规划多规合一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董祚继认为,除了要通过规划融合避免"规划打架"外,试点更重要的目标是,强化政府空间管控  相似文献   

4.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河南沿黄地区是黄河流经区域地形地貌特征最为特殊区域,如何在全流域中率先破解流域资源性缺水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3月1日,记者从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获悉,《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简称《要点》)印发,提出要抓实抓细抓落地,把握沿黄地区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从过去的立足“要”向立足“干”转变、向先行先试转变,引领沿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山西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一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如何服务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者近日采访了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张宝玉。记者:去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张宝玉局长:2012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主要取得八项新的进展。一是基础测绘取得新成效。实施了运城、晋城测区、汾河流域951幅1:1万地形图全要素采集和左权测区1057幅1∶1万数字正射影像生产任务。全省96个县(市)有65个开展了基础测绘。二是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向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和社会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国土资源工作怎么干?在年初国土资源部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一再指出,2013年国土资源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坚持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首先,徐绍史部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着力把握好五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A公司申请a建筑物的首次登记,a建筑物为小区内的一栋住宅楼。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核实意见书上的面积为10000平方米,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的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但房管部门出具的房产面积实际测绘报告书上的面积为10200平方米,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如何办理首次登记?  相似文献   

8.
《青海国土经略》2014,(3):13-15
正一、项目基本情况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农业集中区,光热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农用地利用效率低,制约了湟水流域现代农业的发展。2001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的"引大济湟"工程,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建设,将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大通  相似文献   

9.
政民互动     
<正>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咨询读者询问:按规定,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应如何判定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内实施土地开发项目?对土地规划不符的能否以纳入土地整治规划作为符合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个流域内既有地表水资源,又有地下水资源,如何根据本流域的自然地质条件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水资源,是个战略决策问题。本文以典型流域为实例,对适宜地表及地下调蓄水资源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中小流域水资源合理调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来看,作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在新机制的构建中,正处于怎样的地位,要发挥怎样作用?通过结合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和工作实际,对国土资源部门应如何增强保障力,提高执行力,扩大影响力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对辖区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结合浙江省实际,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既是市辖区内的实施性落位规划又要考虑统筹协调,在整个规划体系中的重要性非常突出。衢州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长三角一体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全面展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新规划。在时间与空间标注的方位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如何布局?如何落子?记者就此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西湖区三服务、走基层,我们一起出发如何统筹落实有关村社的10%留用地规划布点?如何合理调整10%开发性安置征地政策?基本农田的管理经费和第二批水改田新增指标费用如何拨付?现有征地补偿价格不合理之处如何调整完善?新区建设中的住宅用地农转用指标问题如何解决?……日前,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分局"三服务、走基层"工作队再一次精神饱满地出发,满怀斗志地奔赴双浦镇,将"三  相似文献   

15.
编制历时近5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简称《规划》)于2009年9月28日获国务院批准。2009年1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规划》是指导全区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其获准批复及实施意味着广西5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标志着广西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规划》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对广西的区域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如何指导全区的土地管理?编制的过程又是从哪些方面考量?从本期起,本刊开辟专栏,特邀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解读。本期解读的内容是:《规划》的地位与作用;《规划》的主要目标与指标;落实共同责任,贯彻实施好《规划》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2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提前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杭州市国土局余杭分局紧抓"三个一",着力构建大国土工作机制。战略引领规划布局"一张图",就是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处理好宏观中观微观、远期中期即期的关系,从用地现状出发,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进  相似文献   

17.
按语: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围绕这一重大任务,由国土资源部门主导的土地整理工作应如何适应和为之服务?怎样才能把由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转变到由政府主导、各个涉农部门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即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思路:力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可靠,实现图(实地)数一致;要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地分析;要科学地预测各业用地,综合协调和平衡用地规模;要运用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逐步优化规划方案;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并结合制度创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正"守护好绿水青山,保障好高质量发展",这是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疫情之下,如何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场硬仗。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出台了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规划服务保障的十条意见,从加强要素统筹、加大计划倾斜、加强规划引导、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完善登记服务、调整土地出让节点和履约监管、减免企业费用、降低企业成本等十方面,支持用地企业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