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响应钱学森同志关于建立“地理科学”的号召,推动地理科学进一步发展,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于1991年10月29日—11月15日举办了“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研讨班。研讨班由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地理学会举办的河南省首届青年地理工作者科学讨论会于1987年5月12—14日在河南大学地理系召开,得到了河南大学、河南科学院及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支持。河南大学校长李润田、付校长陈顺卿、副书记王才安、河南科学院副院长林富瑞到会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河南省地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们参加了会议。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及记者也参加了会议。国内著名学者瞿宁淑、艾南山、朱德威、司有元发来贺电及贺信。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和东北师大地理系举办的“综合自然地理学讨论班”于9月1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开办,参加这个讨论斑的有来自全国29个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地理系的教师,以及有关科研单位的同志共33人。  相似文献   

4.
1984年4月25至27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新疆1:100万土地利用图编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为落实中国科学院开发新疆规划会议提出的关于《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图编制》课题任务的一部分。参加编图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所、新疆大学地理系、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等单位的编图人员出席了会议(兵团勘测设计院二分院的同志因出野外缺席)。自治区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5.
严崇潮  徐成龙 《地理研究》1984,3(3):115-116
应泰国清迈大学地理系的邀请,1984年3月14日至4月3日我们到泰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访问。其间参加了泰国区域地理学术讨论会,参观了清迈等三所重点大学的地理系(或组)考察了泰国各主要地理区,与泰国的地理学家进行了较广泛的接触。现将主要情况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地理系与地理研究所约20名代表参加这次研讨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张超教授、北京大学王恩涌与学会前秘书长瞿宁淑研究员共同主持。学会秘书长张家祯同志出席了会议。 这次学术研讨会,是自钱学森教授提出关于建立“地理科学”学科号召引起地理学界广泛注意以后,继1991年4月中国地理学在北京召开的“地理科学”研讨会,1991年11月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在上海主办的“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研讨班后,又一次由中国地理学会主持召开的重要的地理学科建设方面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开展地理科学研究及认识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0,9(1):98-99
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和美因茲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联邦德国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9日—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联邦德国美因玆大学地理系主任多姆尔斯教授(Manfred Domroes)主持了会议,来自联邦德国、荷兰以及香港和国内3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11月4—7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受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召开关于《地理科学》体系研讨会,由陈龙飞副校长和瞿宁淑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主持,会上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地理科学”为一大部门的建议及其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形成“纪要”上报与分送有关单位。参力呛议的教授、专家认为:钱学森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在高层次上提出“地理科学这门研究人类存在基础的学问应该作为现代 科学技术的又一大部门,与先前九大部门并  相似文献   

9.
应英国牛津大学地理系主任斯维廷(M.M.sweeting)博土的邀请,陈治平同志和我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参加了在牛津大学召开的英法喀斯特学术讨论会,考察了孟迭泼、威尔斯南部和英格兰西北部的喀斯特,访问了英国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马海州研究员,男,回族,1963年生,青海平安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96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1998年1月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Holloway学院地理系作博士后研究。1984年至1993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1998年2月至2000年3月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2000年4月至2003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助理;2003年9月至2007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2007年10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法人代表)。现任《盐湖研究》主编,同时兼任青海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干旱区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1.
《地理研究》1991,10(3):105-105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教授林超同志,因病于1991年6月1日2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林超教授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留校任地理系助教。1934至1938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2.
杨勤业 《地理研究》1983,2(2):110-111
为了把首都建设好,北京市从1979年开始,全面开展了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土地类型被列为其中一项内容.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是在北京市区划办公室领导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负责,会同北京大学地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共同完成.1982年12月16日召开了技术鉴定会.鉴定认为:北京市土地类型是自然地理学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项很好的集体科研成果.有关单位作了大量的地面实地调查与制图工作,文字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成图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13.
张国友  倪挺 《地理研究》1998,17(3):336-336
由中国地理学会、香港地理学会、香港大学地理与地质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逸夫书院、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国际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8月13日~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简讯     
郑兴年 《地理研究》1986,5(2):108-108
南京大学地理系研究生会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河口所研究生代表团于四月十九日至四月二十一日访问南大地理系. 东道主举行了迎宾茶话会,该系领导、部分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以及南京地理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研究生代表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旅游地理学高级人才培养系统地理科学作为相对成熟的学科,具有大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后等高级人才培养系统。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的一个分科近20年来逐步获得童视,与已成为大学地理系一个“热门”专业。最先各院校地理系开设旅游地理课,北京...  相似文献   

16.
在七十年代期间,生物地理学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大学地理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生物地理学在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之间所处的特殊位置,所以瓦茨(Watts)呼吁今后应该把生物地理学列为大学地理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地理学文献当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地理学的题目。  相似文献   

17.
怀念我国著名地貌学家罗来兴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璇 《地理研究》1998,17(3):321-325
罗来兴教授与本人同是1938年考入中山大学地理系的,由于我停学一年,入学时,罗兄已二年级了。我们三载同窗,感情深厚。当上星期施兄雅风来座,告知罗兄上月去世(3月18日),不免心中怅然,好友又少一个,决心写一文以表怀思。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由新疆地理学会、新疆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新疆师范大会地理系联合举办的《新疆 2 0 0 0年中学地理教学研讨会》于 2 0 0 0年 7月 1 2日至 7月 1 4日在新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具体承办。来自全疆各地的 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王晓峰副教授主持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司迪克·买合苏提教授致欢迎词 ;新疆地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德麟先生作了题为《搞好地理教学 ,投入开发战场》(代开幕词 )的报告 ;新疆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9.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山大学地理系与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系于1989年11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德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和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  相似文献   

20.
由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台湾大学地理系、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山地环境与保育研讨会”于1999年1月30日至2月9日在昆明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两岸代表共计94人,其中台湾学者35名,大陆方面来自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和云南省的学者59名。代表们围绕着山地环境系统与建设、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资源与利用、山地环境演变与持续发展、山地环境演变监测与保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56篇,其中参加大会发言33篇。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