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西沙群岛的迷恋,不亚于秦始皇对仙山“蓬莱”的崇拜。当然他是为了那一棵让人“长生不老”的俗草,而我只是觊觎与她的一次邂逅。令我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遇竟然真的让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她。关于这次邂逅的成行原因及过程,暂且留到下一段,至于传说与现实的差距是我当时最急切得到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涠洲四季皆仙境”,这是我对涠洲岛的印象。涠洲岛古称大蓬莱岛,为火山喷发堆积而成,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南北长6.5千米,东西宽6千米,面积25平方千米。与之相距9海里的另一小岛(斜阳岛),被古人合称为南国“大小蓬莱”,传为仙人修炼之地。解放初岛上只有8个小村,居民以采药、捕鱼和养珠为生。涠洲岛水产资源丰富,鱼类有500余种,盛产海参、鲍鱼、鱿鱼、墨鱼、红鱼和虾蟹等,尤以涠洲对虾和石斑鱼最有名气,是名扬海外的名贵产品。近年,随着海上运输、贸易、旅游的发展和涠洲油田的开发,小岛开始兴旺起来,居民逐渐增到了3万余人,岛上南湾港也建起了现代化的码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涠洲岛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绿荫覆盖,四季长青,使小岛充满盎然生机。岛的四周海面上,偶有一串串断断续续的绿色礁石,像一盆盆翡翠盆景镶嵌在碧波之中,为小岛平添了秀美的风姿。汽车行进在低矮的丘陵和蜿蜒的海岸上,穿过道道密林和片片的田野,处处见到的是滴翠的果木、凝碧的丛林、碧绿的竹藤和掩隐在绿荫中的房舍,仿若梦幻般地走进了古朴逼真的世外桃源。绿是涠洲岛最令人陶醉的特色:那葱绿绿的青山亲吻着蔚蓝的海水,碧蓝蓝的海面拥抱着银白色的沙滩;那奇立的礁石、...  相似文献   

3.
国家海洋局对溢油动态跟踪监测“穷追不舍”2011年7月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各大媒体记者汇聚于此的原因只有一个: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通报会.面对众多“热烈”的记者,作为此次通报会的事故情况通报人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用独特的开场白欢迎了大家,他说: “今天非常的荣幸见到这么多的媒体,...  相似文献   

4.
“蓬莱、方丈、瀛洲”是古史传说中三座神秘的海岛.这里“为神仙所居”,因此被称为“三神山”。相传三神山“山形如壶”.故又称“三壶山”或“蓬壶”。据相关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5.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3):F0002-F0002
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的一种,因为格外“聪明”而备受喜爱。最近,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人类。瓶鼻海豚又叫宽吻海豚,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的那种海豚,在海洋馆表演节目的就是它,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峡     
中国辽东、山东二半岛之间的海峡。位于中国内海。经此沟通黄海和渤海。南北宽1 0 5 .5 km,最大深度为 80 m。庙岛列岛纵列其间 ,其北端距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 40 km,其南端距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 7km。海峡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主要通道 ,因水深流急而冲刷成一“U”形深槽 ,此为海峡最深处。深槽未端形成指状沙脊 ,通称“辽东浅滩”,是典型的潮流三角洲。海峡中部和南部的岛屿间诸水道 ,是渤海海水流入黄海的主要通道。自北而南诸水道依次为隍城水道、大钦水道、小钦水道、北砣矶水道、南砣矶水道、高山水道、猴矶水道、…  相似文献   

7.
郭德纲的相声名作《我要幸福》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包袱:他在饭馆里点了一份“鱼翅炒饭”,在弄断了三双筷子欲在饭里面找到鱼翅而不达的时候,不得不把炒饭的厨子叫来,质问其“鱼翅在哪儿啊?”。谁知厨子理直气壮地说:“我叫鱼翅!”这似乎是迄今为止听到的与鱼翅有关的事情中唯一能够惹人发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神话·传说     
方士急智说蓬莱 蓬莱,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古人早就有“曾在蓬壶伴众仙”的诗句。其实呢,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就是指庙岛群岛。 庙岛群岛称为蓬莱,据传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当了皇帝以后,终日想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便置朝事不理,经常携带妃臣四处周游,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一日,他来到渤海南岸,站在丹崖山顶向北观望,只见瀚海茫茫,云  相似文献   

9.
胶东地块构造演化及其东延去向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介绍朝鲜发现上奥陶统一志留系和泥盆和临津群的基础,上依据陆地、海洋的地质和物探成果,对传统的“胶辽地块”连接图式提出质疑.认为辽东地块与朝鲜狼林地块连一体,胶东地块过黄海与京畿地块相接,其北的临津江断槽带西延连“蓬莱群”构造带.  相似文献   

10.
我随着人流走进了“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馆,不过首先映入眼帘的倒是“热带雨林”,这就是这个馆的新奇所在。一心想看极地海洋动物的我,反倒被高大的热带植物所陶醉。随着人群继续往前走,突然有几个游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哇!大白熊!”,我定睛一看,果然不凡。白熊又叫北极熊,是北极的特产,全身披有像雪一样的白色毛毛,在白雪皑皑的环境里,白熊的体色却是一种极好的保护色。白熊的体长可达3米左右,体重一般为400至500千克、最大的可达1吨。白熊看起来行动缓慢,但是  相似文献   

11.
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运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油品从油藏、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这一现象称为海洋溢油。1事件背景2011年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报告,渤海蓬莱19-3  相似文献   

12.
(一)2010年以后,一条长达数十海里的海底通道横贯渤海海峡,像一条巨大的手臂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紧紧连在一起。从旅顺至蓬莱或大连至烟台,可免去经天津的绕行。南来北住的车辆,直接从宽阔的海面上或海底川流不息地飞驰而过……这不仅仅是美妙而又大胆的构想。这个宏伟的跨世纪跨海“工程”,终于被正式摆上“桌面”,即将形成建设的蓝图。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海峡隔开了东北  相似文献   

13.
碧波连天的海面上,耸起巍巍钻塔,昂首挺立着风姿绰绰的采油平台,大海欢歌,油浪翻腾,映现出一幅幅雄奇壮美的画卷,这充满活力而又富有激情的地方,就是被誉为“经济腾飞新亮点”的海上油气田。凡到过海上油田参观的人,都对那创造骄人业绩的高新技术十分叹服,称赞它们“托起了中国海油今日的辉煌!”下面撷取的是,被称为“十大海洋石油高新技术工程”中的几个精彩镜头:海上最大的油田“蓬莱19-3”1999年6月,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蓬莱19-3,从蔚蓝的大海中跳出,给海洋石油人带来了欢欣。它的出世,为渤海湾石油勘探竖起了新的里程碑。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海油与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发现的,是中国海油近年实施“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成藏”勘探思路的成果。“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成藏”是华北盆地由老到新逐步向渤海推移的油气成藏规律,是20世纪90年代借助于多种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地在实践中探求,逐渐认识形成的。由此决定了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时间较晚,主力勘探地层应在上第三系的馆陶组和明华镇组,而那些被生烃凹陷包围的隆起、背斜则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在新思路、新目标的导引下,1995年9月在上第三系地层发现秦皇岛32-6大油田后,很快又发现了...  相似文献   

14.
鲸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 ,其“大横海吞舟 ,出则水溢 ,入则潮涨”。完美的非常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的纺锤形体型 ,使之能信步万里海浪 ,遨游千米水底 ,难怪古人曾幻想“骑鲸遁沧海”(苏轼 ) ,做“海上骑鲸客”(李白 ) ,或“欲跨长鲸临弱水 ,神州东去访蓬莱”(王枢 ) ,“此日骑鲸去 ,它年化鹤还”(赵蕃 )。人们对鲸的神往由此可见一斑。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各地相继建起了许多水族馆 ,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鲸豚、海豹、海狮等海兽类的展示和表演 :顶球 ,跳舞 ,飞越障碍物 ,与人握手或同游 ,等等。然而 ,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却…  相似文献   

15.
陈铁威 《海洋科学》1982,6(2):46-46
落潮时,人们常会在海边的沙滩上发现一些露出1—4厘米高的与筷子粗细相近的白色革质的小管子,这就是海龙——毛翼虫穴居的地方。 毛翼虫穴居的管子颇为复杂,不了解情况难于找它的门。它穴居的地方有两个管子,这两个较细而又垂直的管子是相通的;连接两管是较粗的管子,在泥沙中呈“U”形。两管距离一般为20—30厘米,最长者可达1米。要找寻毛翼虫“居室”时,先用手指捏闭一管口,再轻轻挤压被封闭的管子多次后,则附近的另一管口会缓慢往外流水;或者你向管口吹气,另一管口就会喷出水来,这就说明你已找到毛翼虫的住处了。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脉的约古宗列渠,流经九个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东北注入渤海,全长为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水少沙多”,人称“一碗水半碗泥”,含沙量很大。黄河虽是我国第二大河,但其迳流量仅480亿立方米,只有长江的1/20。黄河下游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十分严重,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现在的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封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故道入海后堆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平定六国后,于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即统一六国的第二年)开始了他的规模浩大的全国巡游。从二十七年出巡至最后一次的三十七年,共巡游了四次半,为什么出来个半次?因为最后的巡游没有走完他就死在途中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的出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这是没有句号的出行。始皇于十一月到达南方的云梦大泽,接着南行至九疑山祭祀虞舜。回头顺长江而下,到了东南沿海。先是今镇江一带,然后从海路进入钱塘江。“临浙江,大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可能是赶上了钱塘大潮,接着会稽。祭祀大禹王。“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望于南海”极有意思,看来秦始皇是有继续前行直至南海的想法,但是没能成行。这个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当时一定有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8.
王超 《海洋学报》1989,11(3):392-400
由于风暴引起的增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增水时变剖面)可能呈现为各种形态的曲线(图1),且难于用某一种形态的曲线统一或概括,因此我们将视其为随机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异变     
“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了,而另一些动物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新近一期《读者》刊列出另一份“新德勒名单”:巴厘虎灭绝了,爪哇虎灭绝了,袋狼灭绝了,犀牛灭绝了,野牛灭绝了,野马灭绝了……  相似文献   

20.
三维斜压模式对冬季南海环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一个三维、自由表面、原始方程模式对南海环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黑潮在巴士海峡以西呈一反气旋弯曲流动路径,有一相对高温高盐的水舌从巴士海峡伸入南海,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侵入南海.冬季南海的一些观测事实在模式结果里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像冬季逆风向东北方向流动的“南海暖流”和一些中尺度涡旋.同时还分析了巴士海峡沿120.75°E断面的流速和盐度的垂直结构,并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模式结果,我们还进一步讨论了“南海暖流”的形成和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