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宋玉环 《地质科学》2008,43(2):281-281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年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8月13日是谷德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谷德振先生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第一任主任,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IAEG中国国家小组第一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谷德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创新和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根据工程地质作为应用学科的特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决定,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谷德振教授领导的工程地质研究室和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地质工程中心”。中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坚强的技术后盾,以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主席王思敬为首的许多著名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科学家将热情指导中心工作。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室、研究室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中心多年来发展积累了数十项地质工程新技术与新产品,正致力于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地质工程实践服…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建室60周年。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工程地质室六十年纪念活动",并出版《工程地质学报》正刊"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专辑。由于《学报》正刊对页码的限制,专辑拟约请和工程地质室以及和工程地质室有关系的工程地质、水文  相似文献   

5.
前言     
正今年8月13日是谷德振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纪念活动、出版《谷德振地质生涯》纪念文集的同时,《工程地质学报》出版专辑,约请我国工程地质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撰文,缅怀谷先生为我国工程地质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传承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学术思想,弘扬谷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兰州大学地质系、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五单位联合组织的“工程地质学科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今年4月14、15日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创新和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 ,根据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作为应用学科的特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决定成立“地质工程中心”。地质工程中心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谷德振教授领导的工程地质研究室和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中心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技术队伍。现有在职科技人员2 0人 ,其中研究员 5人 ,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 11人 ,中级科技人员 4人 ,客座或兼职高级研究人员 2 6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主席王思敬以及孙广忠、孙玉科、许兵、曲永新、黄鼎成等著名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科…  相似文献   

8.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2 0 0 4年度会员名单(下列名单按交纳会费顺序排列 )伍法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鼎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瑞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政治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李 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宗元 中国工程勘察协会王继红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訾剑华 江苏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红星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孙进忠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发展地质科学家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的“地质工程问题学术讨论会”,定于1990年8月28日~31日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有: 1、工程场址选择的工程地质系统评价; 2、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 3、地质力学参数的评定; 4、岩体工程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5、地质工程检测系统和反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许兵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9年11月21日逝世,享年75岁。我国工程地质界学人及学子们深为悲痛,沉痛哀悼许先生辞世,将以许先生之为人作楷模,发扬先生的精神,永续先生的事业。 〖KG2〗许兵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在五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为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发展、事业进步和青年一代的培育尽心尽力,做出重要贡献。〖KG2〗 许兵先生于1934年7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戴南镇。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几十年来,许兵教授主持和参加了一批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南京长江大桥、南水北调、长江三峡工程、锦屏水电站、金川矿山、苏南和广东核电站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他就参与了西线南水北调的规划研究,大量的现场考察使他获得丰富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对我国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问题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论点,后来在成渝铁路建设工程及雅砻江锦屏水电站的研究和咨询中得心应手。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他对以高地应力和强破碎岩体称著的金川镍矿进行了工程地质研究,推动了工程地质力学的学科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他进行了苏南和广东核电站和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工程地质研究。由于核电站工程对地震极为敏感,而且,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分布有广大的高烈度区,地震和活动断裂问题非 常突出,相应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许先生及时地将研究重点集中到这些问题上,开展了地壳构造稳定性研究,其成果成为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重要的核心进展。许先生一直关注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他参与了三峡工程的前期论证,直到他病逝前的几个月还在为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三峡工程阶段性后评估的地质地震专家组工作。许兵先生为科研事业辛勤奉献铸就了他深厚的学术成就。他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参与编写和组织出版了《中国工程地质五十年》、《中国工程地质世纪成就》、《中国工程地质学》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专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一批国家奖励。1992年他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得科学贡献奖。〖KG2〗 许兵先生非常重视科技普及和人才培育。长达近二十年期间(1988-2004),他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担负起组织协调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任。他胸怀全局,虚怀若谷,广泛地团结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工程地质科技工作者,为推进我国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他的杰出工作,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地质行业一个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导机构,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性情开朗,与人为善,成为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和重点实验室学子们的良师益友,为我国工程地质人才队伍的成长贡献了毕生精力。1993年-1998年,他兼任《工程地质学报》副主编,为学报的创刊和办刊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KG2〗 许兵先生逝世,是我国工程地质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室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缅怀许兵老师,将学习他的为人,继承他的未竟事业,努力提升工程地质学科创新能力,推动工程地质事业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三、《工程地质学报》宗旨在于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学科的应用和技术发展,使工程地质科学更  相似文献   

12.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 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2 1~2 4日在昆明市召开。中国地质学术第六届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王思敬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 :这次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根本。工程地质学家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招收单位研究生姓名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五室)黄建安断续结沟岩体的脆性破坏和供坝之肩岩体稳定分析郭映忠红岩煤矿岩溶水动态特征研究徐嘉漠白云邹博铁矿东露天边坡稳定性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王真盐池河山崩变形破坏机制和地质模型研究丁恩保冷体结构面剪切扩容机制研究与大型地下洞室擂定分析王杰岩石圈交形动力特证与大同盆地区域稳定评价王存玉岩体变形破坏动力学特征研究与水库边坡稳定分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五室)朱远峰地下水网络(红层地下水系方面的研究)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文地质研究室)长春地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谷德振先生创立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水文地质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结合我国煤矿的宏观地质背景及矿山水害的研究基础,基于矿山水文地质结构对矿山水害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从突水水源、导水通道以及采掘活动3个致灾危险源出发,结合矿山突水溃砂灾害、底板突水实例,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采动响应进行研究,为矿山水害防治和矿山安全地质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显示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在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先生,早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地质组(专业),先后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地质研究所(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第四纪科学、黄土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  相似文献   

17.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创建人为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教授,其代表作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1979)。该学科是在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工程地质学和岩体力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化的结果,是地质研究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2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第13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上,宣布并颁发了第五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组织申报的"重大工程选址及地质适宜性"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研究人员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工程地质评价和设计施工动态调控法,为工程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提出了似层状碎裂岩体的概念,将地质多因素影响分析和多手段综合勘察相结合,为重大工程选址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今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  相似文献   

20.
硬土—软岩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中国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与硬土-软岩有关的工程经验和测试数据,总结这些测试结果并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作者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多年来的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研制开发了“硬土-软岩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分析系统(HRGISM)”软件,实现了岩土工程地质信息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并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强化了试验数据分析和工程特性预测功能,本文简要地介绍了HRGIMS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