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用地监测系统数据建库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与具体批供密切相关,自今年7月,开化县国土局就着手组建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数据库工作,到目前为此,已录入我县1999年以来的供地信息952条、2004年以来用地项目的批后监管信息291条,以及2004年以来用地项目的所有文本合同等相关内容322条,基本完成项目入库工作。该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临沂市为例,研究了市级国土资源转征供用动态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及系统框架,以国土资源"一张图"和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建立起统一的监管平台,实现了国土资源"批、征、供、用、补、查"的全程管理,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变,做到了全面、快速、实时地掌握研究区建设用地报批、土地供应情况,并对供后监管各指标内容进行预警提醒。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建设用地供应监测评价的基本含义,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建设供地监测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文章认为,建设用地供应监测评价,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时间序列对城乡建设用地的供应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对土地供应合理性进行全面评价的工作过程。内容包括供地规模合理性、结构合理性、布局合理性、实施时序合理性的监测评价。目的是帮助提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对策建议:在某一城镇在某一时期是否要停止、减少、加大某一类建设用地的供应,以及停止多久,减少几何,加大多少。国际上关于土地供应的监测评价技术已从“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前评估”阶段,进入到“城市理性发展进程连续监控”阶段。国内的主攻方向应集中于:探究建立城乡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方法与评价标准,开展建设用地管理行为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建设供地的现状;探索开发土地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技术,开展建设用地市场行为监测,以便科学评判建设用地供求的发展趋势;探求建设用地供应信息化服务的实现途径,研制专业化的建设用地供需信息发布系统,以便能充分发挥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4.
构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工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中出现了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常有发生。建设用地审批是国土部门审批业务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建设用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往往会出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强调对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等有关情况实行全面监管。本文重点讨论“批、供、用、查”四个环节的监管机制,通过确定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对象、主体、内容和运行方式,构建一套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工作机制,以求迈出土地管理批后监管的第一步,也作为构建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研究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监管业务需求基础上,以信息资源整合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了数据内容及其指标体系。以基于移动GIS的PDA数据采集功能优化设计为切入点,实现了土地供应与利用过程的现场实时监管。以辅助决策功能支持为落脚点,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供应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服务能力,浙江省建设用地“批、供、用”统一监管技术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发挥建设用地备案在土地批后监管中的作用,切实掌握各地建设用地审批、供应和供后利用情况,不断提高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备案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如何在"数字濮阳"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构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实现土地利用状态的动态监测、违规用地查处等功能,帮助解决土地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后监管是国土部门创新工作新机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与新机制相配套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成为保障机制运行,推动工作不断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通知》强调,对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等有关情况实行全面监管、全程监督,构建统一的网络监管平台。本文在分析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海量数据访问、时态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库引擎和网络发布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从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人手,全面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大力加强对土地“批、供、用、补、查”环节的全程监控,不断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措施,全方位、全覆盖实现对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行一牌、一卡、一册、一库、一证“五个一”制度管理,实现土地管理方式“从重审批到重监管”的转变,确保了用地合法有序、集约高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基于Pléiades影像的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监测工作的阐述,分别介绍了高分影像生产、影像动态更新、影像变化监测、用地变化监管系统建设的方法,并将这些技术以辅助土地利用监管和规划批后执法为目的重新整合,实现了在城市建设用地执法监管领域中集3S技术于一体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是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该技术已有一套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本文从遥感数据选择、图像预处理方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分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信息提取等方面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动态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最后指出多信息源、综合的信息处理机制将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赵爱爱 《北京测绘》2012,(4):29-32,63
在论述了建立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市一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总体目标,从总体技术架构、功能层次设计到系统关键技术给出了详细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该系统的实现和应用,证实了利用GIS、GPS、移动通信技术建立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青  杨武年 《测绘科学》2012,37(5):138-140
土地资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显著,而土地的价格是调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及时准确公开地掌握城市土地价格的动态变化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动态监测系统建立的方法、地价区段监测点的选择、地价区段的划分,尝试采用克里金插值模型来实现地价区段的划分,并获得了良好的划分结果。系统采用SuperMap开发控件的WebGIS技术、基于B/S结构的分布式网络平台,通过对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城市地价的计算机管理和信息的定期发布。  相似文献   

14.
遥感图像是地理信息分析非常重要的数据源。遥感技术和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利用1987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徐州市1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运用ArcView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分析,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情况。以耕地为例,利用徐州市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于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贺封  张安兵 《测绘科学》2010,35(2):155-157,172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来监测矿区土地利用动态情况,对于矿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数据的获取、遥感影像处理、年度变化信息提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建立等过程来分析土地利用RS与GIS动态监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关闭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换明显,呈现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的趋势;关闭后水域面积趋于稳定,而农用地增加,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总体来说矿区土地利用粗放,没有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方向,缺乏一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通过长期复垦整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16.
基于eCognition的多尺度影像分割与识别技术,进行了土地变化监测研究。首先选取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两幅影像,通过实验确定适宜变化监测的尺度参数、形状参数和紧致度参数,然后进行影像分割,最后进行各类地物信息提取,探测不同时相同一地物的不同形态,进而发现地类图斑变化。实验表明,基于eCognition,可以分析出地类图斑的细致变化,完成土地动态监测。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基于eCognition的地类图斑点识别精度合格率在90%以上,不失为一种高精度土地动态监测新方法,同时也为土地变化信息监测提供了一种经济、科学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主动的三维遥感观测技术,在不同尺度的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三维动态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简要介绍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激光雷达技术在各类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激光雷达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潜力和局限性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探讨以激光雷达技术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随着激光雷达技术和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激光雷达信息的深入挖掘,将不断促进激光雷达技术在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应用中的纵深发展。然而单一激光雷达数据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自然资源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高精度、高效率的现代化动态监测的要求,如何将多源、多尺度、多平台遥感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是未来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省汪清县为研究区,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及监测工作通知要求,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汪清县森林资源监测应用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利用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基础测绘成果数据,结合Landsat、SPOT、ALOS等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汪清县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森林类型提取及动态监测、植被覆盖度提取及动态监测、森林参数模型反演及动态监测、驱动因子选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同时,针对汪清县森林资源各项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所获取监测成果数据日益丰富,但监测数据的管理手段与展示方式未能及时跟上的现象,研发了平湖市地面沉降监测信息系统。平湖市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将数据库技术、数字地图技术、Web电子地图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的科学管理和空间信息化展示。  相似文献   

20.
遥感动态监测自动发现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德俊  缪文  兰燕 《四川测绘》2007,30(4):147-151,163
在分析遥感影像特征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变化信息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进行科学分类,对各类数据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当前遥感动态监测变化信息自动发现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