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2号通知)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5月13日至15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欢迎各界人士参加此次会议。现将有关参会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和地点时间:2015年5月13日-15日地点: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市曲江新区汇新路15号)二、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学术交流活动日程  相似文献   

2.
(中定协〔2013〕5号)各专业委员会、各会员单位、各行业相关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将于2013年9月23-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现就年会专家论坛征文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国家卫星导航产业政策的解读和建议2,GN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理论研究、工程建设和标准制订  相似文献   

3.
环境一号卫星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王桥 《遥感学报》2010,14(1):113-126
2008年9月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的新型卫星,对中国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围绕环境一号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业务运行,首先对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环境一号卫星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给出了环境一号卫星CCD、红外和超光谱数据的实例,并从几何精度和辐射特性等多个方面对环境一号卫星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然后从大型水体环境遥感监测、区域环境空气遥感监测、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角度,系统提出了环境一号卫星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业务流程和数据产品定义在内的环境一号卫星应用方案;最后将所建立的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环境参数反演方法用于京津塘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巢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显示了环境一号卫星应用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多种精密卫星钟差加密方法,以IGS提供的GPSweek 1421周第2天的2号、11号、21号和28号卫星的30s间隔的精密卫星钟差为基准,然后以从中提取的15min和5min间隔的钟差为例,将其用内插或拟合等不同方法分别加密到30s,将加密结果与30s间隔的精密卫星钟差基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样条函数内插法精度较高、较可靠,拟合法精度较差,在个别历元处,内插或拟合卫星钟差的误差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5.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将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应用于电力板块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可在一些作业困难地区的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资源三号卫星数据进行电力工程勘测的作业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确认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在电力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哈尔滨经济和社会条件,对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进行数据检查、筛选、预处理并对研究区域土地覆盖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哈尔滨市区域2013~2014年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利用此应用案例,结合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进一步分析高分一号卫星数据的适用性;同时将高分一号卫星数据与同级国外卫星数据比较,研究国产高分数据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能够满足人们快速掌握各种土地覆盖信息的需求和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用。高分七号卫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我国高分辨率遥感立体观测能力,将有效服务于我国1∶1万立体测图生产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更新,服务于自然资源三维立体调查监测。高分七号卫星于2015年批复立项,是我国首颗亚米级分辨率光学立体测图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1月3日,高分七号在太原成功发射。2019年11月~2020年7月,各用户部门、卫星测控和研制单位密切配合,全面测试了卫星系统、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在轨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工作稳定,星地系统工作正常、匹配良好,实现了1∶1万比例尺立体测图工程目标;与国外高水平遥感卫星相比,高分七号影像的定位精度相当,激光测高精度优异,三维立体数据获取效率更高,应用更广。高分七号卫星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改善我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不足的局面。同时,高分七号将与在轨运行的资源三号01、02星及今年7月发射的资源三号03星组网,实现4颗卫星组网运行,全球立体数据获取能力和水平将大幅提升。高分七号每天可获取25万平方公里的立体影像数据。  相似文献   

8.
北京1号小卫星遥感器性能在轨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1号小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实用型对地观测微小卫星,也是"国际灾难监测星座(DMC)"的第五颗星,该卫星于2005年10月27日在俄罗斯发射成功,设计寿命5年.在北京1号小卫星发射成功后,中英双方开始对卫星进行在轨测控和调试.在分析光学遥感器成像模型基础上,参考国际典型卫星在轨测试内容和北京1号卫星的特点,提出了北京1号小卫星在轨测试的内容、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全面评价了北京1号小卫星的辐射性能、几何性能、光谱性能和图像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北京1号小卫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国航天发射将迎来新的挑战,其中亚太六号卫星的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已排上日程。去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八战八捷,8发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是长征火箭历史上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也是发射卫星种类和数量最多、在轨道稳定运行最好的一年。其中,试验二号卫星的正常在轨运行,标志着我国的小卫星性能已完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余博  李如仁  陈振炜  张过 《测绘工程》2019,28(4):19-23,28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并监测地面的形变信息。2012年前,INSAR研究和应用团队仍然停留在依赖于国外数据的窘迫现状。随着资源三号、环境一号卫星的发射,作为光学卫星为我国测绘事业提供不少便利,但是国内并没有一颗真正意义的SAR卫星。2016年,高分三号作为首颗SAR卫星解决国内SAR卫星数据短缺的问题,研究高分三号卫星的InSAR能力,同时将高分三号卫星应用范围得以拓展。本文对高分三号河南省登封市周围地区进行实验分析,并与InSAR技术成熟的哨兵一号卫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①合成孔径雷达采集时间间隔29 d或者29 d的倍数并且雷达入射角相同的高分三号数据可以用于InSAR试验,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地表进行形变监测,验证高分三号的干涉测量能力;②通过高分三号数据进行山区形变监测,利用哨兵一号数据对测区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高分三号提取地表形变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消息振奋人心。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研制,按"三步走"战略,实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3.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参数探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五号卫星搭载了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分辨率探测仪、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和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共6台载荷,对全球环境监测及中国大气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和云等多个环境与气象综合监测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高分五号卫星任务的大气监测内容,本文对高分五号卫星其中的4个大气探测载荷特征和数据处理算法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各个载荷参数信息、算法介绍和产品初步结果等相关内容。高分五号卫星是中国专门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任务的遥感卫星,随着后续卫星的发射升空,将对中国乃至全球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前几颗陆地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广大用户的要求,美国将于1995年发射7号陆地卫星,目前该卫星正在设计制造之中,据国外报刊报道,该卫星是一颗实用性地形制图和环境监测卫星。 由于目前已发射的一些卫星及其获取的遥感资料,有的覆盖范围有限,不能提供全球覆盖资料;有的不能用于立体地形测图;有的不能进行长时间观察(不能获得一段较长时间的不同时相的遥感资料),因而不能满足全球环境监测和立体测图的需要。因此7号卫星将根据这些不足加以改进。现将7号陆地卫星的设计要求及某些技术参数简介如下: 一、设计要求 1.卫星上装载的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1日12时42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四号”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16.
耿晴  曾浩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56-158,164
为了提升遥感影像质量,增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能力,采用基于云层因素的天气模型,分析了云覆盖对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选取湖北省境内近年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资料,重点分析了云覆盖对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受云覆盖的影响相对较小,高分二号和资源三...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三种精度的卫星影像数据,其中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精度能够达到1.0米,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精度分别达到2.0米和2.1米,在进行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更新时,应当优先选取高分二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资源,并利用高分一号与高分三号卫星影像资源对不完善地方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DOL平面检测精度、DLG平面检测精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2000年发射升空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3颗卫星位于高度近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其定位原理是由用户先发射需要定位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信号和用户信号解算出用户位置后再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与GPS和GLONASS相比“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在地面中心站进行,卫星和用户机需具有转…  相似文献   

19.
王慧珍  王广兴  牛飞  苏醒 《测绘科学》2021,46(1):76-83,92
针对低轨卫星星座有待合理化设计的问题,深入研究了低轨卫星星座增强北斗三号系统定位性能。分析轨道高度、轨道倾角、星座构型对星座覆盖性能的影响,仿真北斗三号、GPS和3种不同类型的低轨星座,研究各低轨星座与北斗三号、GPS的组合系统在所选7个测站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可见卫星数和PDOP值分布。结果表明低轨卫星对北斗三号的增强效果主要与低轨卫星数目有关,且不同轨道倾角的组合低轨星座有利于均衡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见卫星数与PDOP值分布。低轨卫星有望通过改善卫星观测几何构型提高北斗三号系统的定位性能,且增强效果与低轨星座构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测绘》2020,(1):54-57
3D电影你一定看过,所有的事物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那般真实。但是,你看过3D视角下的地球吗?高分七号卫星将为你实现这个愿望,将地球上巍峨的崇山、秀丽的江河和葱郁的丛林展现在你眼前。千呼万唤始出来高分七号卫星的论证研制并非一朝一夕。牵头主用户自然资源部协同其他用户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统计局等与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道,历经数十载,从技术指标论证到载荷总装测试,兢兢业业,攻克重重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