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珍珠陶石的夹层化合物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忠悦  叶瑛 《矿物学报》1996,16(1):89-91
应用联氨、使珍珠陶石形成其夹层物,然后再用水洗获是水合珍珠陶石,这种水合珍珠陶石具有十分特征的0.835nmX射线衍射峰,而高岭石族的其它矿物却保持不变,利用这一明显的特征,可以容易地区分出混合在高岭石中的少量珍珠陶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用氢氟酸溶蚀的方法,从天然高岭土中分离和富集地开石或珍珠陶石。研究表明,用适当的氢氟酸溶蚀处理,与高岭石伴生的微生地开石或珍珠陶石被富集于残余粘土中,从而达到分离和富集地开石或珍珠陶石的目的.在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石中,以珍珠陶石耐氢氟酸的稳定性最好,地开石次之,高岭石最易被溶蚀。  相似文献   

3.
寿山石的矿物组分和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玉娟 《福建地质》2005,24(2):79-89
寿山石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工艺雕刻石。以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证实,寿山石的主要成分分别为高岭石族矿物、叶蜡石和伊利石.其中以高岭石族矿物,特别是地开石及地开石和高岭石的过渡矿物占大多数。研究表明,不仅寿山石中的极品田黄石存在珍珠陶石。而且在原生矿高山石鸡母窝品种也发现了珍珠陶石。  相似文献   

4.
热液型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是一种纯度高、结晶好的工业矿物原料。据目前所知,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共生的并不多见。吉林省过去所发现的高岭石矿多属沉积型、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长白县凝灰岩热液蚀变型矿床是少有的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共生矿床。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市场新出现的老挝"田黄"石,采用折射率仪、静水称重法等常规宝石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微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等大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对老挝田黄石的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老挝田黄石与寿山田黄石均以高岭石族矿物为主,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老挝田黄石主要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及地开石-高岭石过渡矿物,与地开石质寿山石(高山石等)类似,不含珍珠陶石;寿山田黄石主要成分则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部分样品含有白云母。  相似文献   

6.
福建寿山高山石与坑头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显微硬度测试仪、静水称重法、X射线粉晶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环境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福建寿山高山石和坑头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石含有多种高岭石族矿物,其中以地开石为主要矿物;坑头石中除含有地开石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珍珠陶石以及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珍珠陶石的过渡矿物。认为寿山石的透明度与矿物颗粒的粒度、结晶程度有关。另外,发现铁离子为黑色寿山石的主要致色离子,寿山石中的裂解主要由矿物颗粒间定向排列造成。  相似文献   

7.
夏  张宁克 《地质科学》1986,(4):365-370
珍珠石(许冀泉、方邺森,1982)曾称为珍珠陶土,它是高岭石类矿物中的一种,与地开石、高岭石、7Å多水高岭石和10Å多水高岭石同属于1:1型层状硅酸盐矿物。在高岭土的矿物组成中,珍珠石是一种罕见的矿物。目前,在我国尚未报道过珍珠石的详细矿物学数据。本文中研究的样品,通过各种方法测出的数据,初步认为它们与标准珍珠石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昌化田黄和田黄进行了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测试,以获得两者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别.研究表明,昌化田黄主要由地开石或者高岭石组成,而田黄主要由地开石、珍珠陶石或者伊利石组成.田黄和昌化田黄样品中均可含有少量的硫磷铝锶矿.有的昌化田黄中存在微量明矾石,其石皮中含有微量石英.昌化田黄中的地开石晶体颗粒为自形半自形结构,集合体呈书本状叠置排列;田黄中的地开石大多为他形结构,晶体颗粒在三维空间无序堆叠.田黄中P,V,Cr,Ga和Sr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昌化田黄,而Rb元素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昌化田黄.V-Rb,Cr-Rb,Ga-Rb元素投点图可区分昌化田黄和田黄品种.另外,昌化田黄石皮中Mg,Cr,Fe和S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其石肉.昌化田黄和田黄皆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昌化田黄比田黄的REE富集程度高.当所测主要矿物组成为非地开石,如珍珠陶石或者伊利石时,可能为田黄;如为高岭石时,可能为昌化田黄.当所测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时,两者皆有可能.矿物组成测试结合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微形貌特征可对田黄和昌化田黄进行产地鉴别.  相似文献   

9.
阳西脉岩蚀变型高岭土矿体受阳山逆掩断层的探讨。高岭土主要矿物成分为1T高岭石、7A埃活石及石英,并含少量叶腊石、地开石、绢云母、黄铁矿、方铅矿及闪锌矿等。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讨论,高岭土矿床形成于中低温、中压、酸性、还原的介质条件。其主要成矿作用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地区高岭石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红外光谱实验结合氢氟酸化学处理方法深入研究景德镇地区高岭石结构特征。通过解析红外光谱图确定该区高岭石为无序高岭石范畴,其结构中含有似地开石结构BCBCBC的八面体空位取代。通过对比氢氟酸处理前后的红外图谱,分析出该地区高岭土不含有地开石和珍珠石这两种多型。实验表明红外光谱分析对高岭土中存在的次要矿物伊利石不灵敏,而利用氢氟酸处理可以有效地鉴别,因而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外光谱鉴定高岭石-伊利石混合物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岭石矿物结晶有序化程度与成因关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粘土矿物高岭石的有序化程度与其成因关系密切,而又受诸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我国沉积岩中高岭石的大量研究和资料收集,获得新的发现和认识。无序高岭石一般在常温常压下通过结晶八面体中离子交换而形成,并可在较稳定的地质条件下长期保存,或因相领晶层错动而无序等。但总的说,在地热与高温热水作用或水岩作用中它常由无序向有序化固相发展。过去国内一般认为高度有序化高岭石系受成脉岩或喷出岩热液蚀变而成。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是存在的。然而研究后发现大范围更高度有序化高岭石则是煤系紫压(高岭石软质粘土)受后生阶段区域岩浆上升热水进入粒间空隙叠加于地温等作用之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矿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矿床属花岗岩蚀变型.在区域地质背景概况调查及矿区地质特征、矿石自然品级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在矿区内7个不同地点采集样品并分离提纯.样品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表明黏土矿物主要由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热分析显示了矿物的相变过程;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高岭石为片状;其化学成分以比较低的铁、钛含量为特征;漂白作用对黄色和红色黏土的白度改善非常明显,小于2μm的颗粒分布占80%左右.这些特征表明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的品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昌化田黄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产于浙江昌化玉岩山的一个新的田黄品种。68件样品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昌化田黄主要组成矿物为迪开石、高岭石,并可含石英、明矾石、绢云母、褐铁矿、黄铁矿、辰砂等次要矿物,未见珍珠石。昌化田黄与寿山田黄具有相同成因,并具有田黄的石皮、石形、质地、石色、萝卜纹、红格等鉴定特征。昌化田黄在产状、块度、石形及矿物组成上与寿山田黄有差异,可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潜在能源,广泛分布于大陆边缘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2008年,在祁连山冻土区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2010年,在木里地区开展了反射地震方法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解释反射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初步认为含天然气水合物介质形成的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低速、弱振幅、高频的特征。在成藏机制上,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与深部断裂破碎带有关,天然气沿深部断裂构造向上运移,并受冻土层的封闭而富集,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相似文献   

15.
金洋、蒙西和雪纳高岭土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K、Na、Ca、Mg含量低,而Fe、Ti含量较高;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还含有少量一水软铝石、石英、蒙脱石等。XRD和IR分析结果表明,金洋和蒙西高岭石的有序度较高,HI结晶指数分别为1.19和1.23,而雪纳高岭石的衍射峰峰形弥散,对称程度差,HI结晶指数仅有0.56。二甲基亚砜和甲酰胺与煤系高岭土相互作用后均能进入高岭石层间并撑大其晶面间距,其中金洋高岭土的插层率最高,雪纳次之,蒙西高岭土的插层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吉南老岭成矿带荒沟山、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东南部老岭成矿带中较具规模的荒沟山、板庙子金矿床为代表,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认为区内太古界表壳岩、晚元古界老岭群为主要矿源层,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空间上金矿体的分布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认为金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环境,深部流体、岩浆热液及大气降水作为成矿流体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以大气降水为主,构成大气降水—深源热液循环成矿系统。老岭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良好的找矿远景,区内金矿的分布主要与大型断裂带相关联的珍珠门组大理岩上部不整合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仙人岩高岭土矿床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部分工艺矿物学特征的详细研究,表明仙人岩高岭土矿石铁、钛含量高,高岭石结晶较差,矿石难以分选;因此,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不宜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The Hizeh-Jan kaolin deposit(northwest of Varzeghan, East-Azarbaidjan Province, NW Iran) is a product of the alteration of Eocene andesitic rocks. Based on mineralogical examinations, kaolinite, quartz, smectite, pyrophyllite, muscovite-illite, alunite, calcite, diaspore, goethite and hematite are the most abundant mineral phases in this deposit. The geochemical indicators, such as Y/Ho and Zr/Hf, indicate the non-CHARAC(non-Charge-radius control) behavior of these pairs, which are likely to be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tetrad effect phenomenon in this deposit. Simultaneous concave and convex shapes in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the kaolin samples. Bivariate diagrams of the size of the third tetrad effect(T_3) versus ge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Y/Ho, Nb/Ta and Zr/Hf ratios display two distinct populations for the kaolin samples. The first pop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_3 values(>0.13), which are near or on the fault zone. The second pop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_3 values(<0.13), and are farther from the fault zone. The obtained results from the geochemical data have furnished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fluidrock interaction, overprint of hypogene processes by supergene ones, and structural control, are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tetrad effects in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Hizeh-Jan kaolin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